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只看見好萊塢明星身上的火罐印,卻不知道這些年中醫在海外經歷了什麼

自裡約奧運會選手身上的火罐印和好萊塢明星的同款「紋身」在社交網路上走紅,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到了針灸、刮痧、拔火罐這些傳統中醫療法。而在20多年前,這一切簡直無法想像。

裡約奧運會上運動員菲爾普斯身上的火罐印引發關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故事發生在世紀之交的美國,一位中國老父親赴美與兒子一家團聚。一天,5歲的孫子發燒,獨自在家的爺爺使用刮痧療法為孫子治病。幾天后,刮痧留下的紫紅色淤痕被為孫子看病的醫生看見,一家人因虐待兒童罪被起訴。

這是電影《刮痧》開頭的一幕,故事圍繞著爺爺為孫子「刮痧」一事展開,講述了上個世紀末中國的大門剛剛打開,外國人對這個保守的民族缺乏了解的時期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從中也可以看到當時中醫在美國的尷尬處境。

電影《刮痧》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一時期,現實與電影如出一轍。

如今在紐約曼哈頓擁有一家中醫診所的金鳴醫生清楚地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剛來美國時,中醫在美國還沒有立法,中醫的行醫之路困難重重:

醫生坐診時,會有當地黑幫過來找茬;開方的中醫師有時會被當地部門抓起來——第一天上班,金鳴就遇到警察來中醫館抓人,她趕緊拿起自己的脈枕跑掉;開在中國城的中藥鋪,會被突然查封,因為在美國出售藥酒也是需要賣酒的牌照的。

金鳴醫生和丈夫結婚照

生活在別處系列故事

金鳴

中醫博士

在紐約曼哈頓擁有一家中醫私人診所

  • 1977年考入上海中醫藥大學

  • 1982畢業後在醫院工作了兩年

  • 1984年繼續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博士

  • 1990年大年初一來到美國

  • 如今在紐約曼哈頓擁有自己的私人中醫診所


初到美國

1990年初,中醫博士畢業的金鳴赴美與丈夫團聚。因為時差,初一從國內出發,到了美國仍然是初一。就這樣,金鳴在1990年大年初一這天與丈夫在美國團聚了。

初到美國的金鳴在朋友的一家中醫館工作,當時在美國的中醫師像金鳴這樣的學院派是極少數,大多數中醫師並沒有在中醫學校接受過系統的醫學教育,中醫在美國也處於灰色地帶。

面臨不時出現的警察抓人、藥店被封的情況,金鳴心裡很慌,要在一片非中醫土壤的地方重新開始真的太難了。金鳴想起出國前導師對她說的一句話:如果你做中醫,你就留下來。你如果要去改行,你就走。

在美國「非法」行醫的日子裡,金鳴也曾想過不如就回國發展,「我想如果中醫一直是這個狀態,我可能還是要選擇回去。」金鳴說。

在這期間,在金鳴身上還發生了另外一件插曲:一位華裔母親為孩子刮痧治病,被以虐待兒童罪起訴,為了向法庭證明刮痧是一種醫學療法,金鳴被請去當證人。這就是開頭提到的電影《刮痧》的原型。

電影最終以大團圓結局,但現實生活中,這個案子拖了兩年多。期間孩子一直在兒童保護中心,而母親也被送進了監獄。最終官司打贏了,但是這位單親母親出獄時已經有些精神失常。

中醫在美國的尷尬處境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終於,在1994年,國會通過了美國國家針灸法。而這看似輕描淡寫的結果背後,卻是在美中醫奔走十幾年的結果。

針灸立法之路

說到美國的針灸立法,必須提到一位美國中醫界的老前輩——丁景源醫生。

他出生於醫學世家,曾祖父丁甘仁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創始人。丁景源醫生上世紀70年代從香港來到美國,在金鳴的印象中,從香港來的丁醫生當時比身邊很多人都高瞻遠矚。

「當初來的時候,他就說要走高層。他去義務地幫州長看病——就是紐約大法官,給教育局長看病。這些人經過他治療以後,就知道了針灸確實是可以治病的。」

這些接觸過中醫的美國高層官員有了去中國訪問,了解中醫情況的想法。

金鳴醫生為病人會診

其實,上個世紀70年代尼克松訪華後,美國人就開始知道中醫了。但大多數美國官員還是很謹慎,包括丁醫生曾多次義診的當地教育局長。

為了促成中醫立法,丁醫生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幾乎負擔了這次美國高層們訪華之行的所有花費,包括機票和接待。

到了中國,他們訪問了衛生部長,走訪了多家醫院,看到中國很多醫院也在使用針灸、刮痧、拔罐這些傳統中醫療法,並且有那麼多的病人接受中醫治療。他們終於意識到在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療法背後,其實有著醫學理論的支撐。

除了丁醫生個人的努力,當地許多中醫也在積極為立法奔走。他們大多數人並不識英文,為了促成針灸立法,他們舉著一張張寫著「support」的牌子,背面寫著對應的中文發音:「塞破特」。金鳴說,這樣的場景至今想起來仍讓人感動。

為了中醫立法,金鳴醫生每周跟著丁醫生為官員們進行義診。義診的對象不僅包括政府議員和教育部門的官員,還包括醫療部門的普通醫生——一些西醫在了解中醫之後,有時遇到病人需要調理或者食療的情況時,也會讓中醫提供一些處方,或者在身體疼痛時做適當的針灸治療。

就這樣,中醫在美國本土被逐漸接受。1994年,美國中醫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針灸立法了。

「記得,當時通過,我們在那個萬壽宮開慶功宴。我們都瘋了,都覺得,哎呀,這下我們總算不要逃了,總算沒有人抓我們了。」時隔多年,再說起這件事時,金鳴醫生仍然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

中醫立法後,金鳴順利通過了專業認證考試,拿到了針灸執照。也成為第一批在美國拿到針灸執照的中醫。

如今,金鳴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中藥公司,並且將私人中醫診所開進了繁華的曼哈頓。

同時,她還是好萊塢明星布拉德彼特,藝術家小野洋子,DKNY名時裝設計師Donna Karan,紐約州前副州長Mary Anne,紐約前市長David Dinkins等政要的私人針灸保健醫生。

Q&A

Q:為什麼會選擇把診所開在曼哈頓這麼中心的區位?

這要感謝我的老師。我最初是把診所開在法拉盛的,相對房租便宜一點。後來老師就跟我講,你要分析你的周圍人的情況,如果你能講英文,你就要到講英文的人群中去。既然丁醫生已經把你帶到了這裡,那你就應該從這個方面去走。

我說那邊房租好貴啊,然後他就說,那你也應該去的,要不然你跟人家有什麼不同,就說你一定要去。後來在老師鼓勵下,我就想,對對對,那我就去吧。那個時候我記得,我打三份工,在三個醫生那兒打工。我早上出診,晚上教書,所以我一天大概睡四個小時,一周工作七天。

剛搬進曼哈頓的時候,我就租了個一房一廳,把廳做成我的診所,我自己住在房間裡。當初搬進去的時候是很好笑的,因為我的治療床和我的睡覺的床都是我自己用木板切割成的,和我的一個病人一起用釘子敲的,釘子都戳在外面了。

所以那天我搬進去的時候,那個building的人都睜著很大眼睛看著我,真的很多人,他們覺得這麼大一個高尚大的building,怎麼你搬的東西是這種東西。

他就攔住我,就說,你是要搬進去住的嗎?我說是啊。然後我們的被單也是從飯店找來的舊桌布做成的,一塊塊拚起來的,就是這樣開始的。但是說實話,把診所搬進曼哈頓,起點還是不一樣。

Q:目前中藥沒有立法的話會帶來哪些不便?

其實像我這樣一個診所,我們自己會有系列的葯,因為我做了三十年了嘛。但是對於新起步的中醫來講,非常的困難。因為他要自己具備這樣一個藥房,是要有一定投資的。

我成立自己的中藥公司,也是因為其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為我做婦科嘛,我們上海中醫學院那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葯,平時專門做子宮肌瘤的。這個葯當初拿出來以後,它在美國的市場屬於超標的藥品。

那個時候我們剛來不久,衛生局就帶著隊伍來查我們所有葯的藥品,每個藥品都拿去檢測,看看有沒有超標。然後我們還為了這件事情上了法庭,跟病人打官司。

當初我的講法就是,我們有正規的醫院製作的那個東西。他說不管的,你醫院製作是按照中國的法律,在美國就要按照美國的法律。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是1994年,開始成立了中藥公司。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個中藥公司來提供一批在美國生產製造的,符合美國法律標準的中藥。

Q:有西醫院來您這裡買葯嗎?

因為我是做專科專方的,比如說我做一個糖尿病的葯,我就會跟那些內分泌科的醫生聯絡。當他們治糖尿病遇到一個瓶頸時,比如吃了降糖葯和打了那個胰島素,他還是解決不了一些癥狀,像爛腳啊,眼睛瞎,等等這些東西,就需要我們中醫的配合嘛,他們就會去找我們的葯。

但是這些醫生不能直接給病人開中藥,他會通過我們的一個網站搜索這些葯,然後將病人推薦給我們,這樣呢,西醫生他沒有法律責任,這個法律責任還在我們身上。

這樣的方式持續了很多年,我們的葯在市場上是找不到的,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不過最近我們也在找同仁堂合作,我就是想同仁堂它中藥品牌也比較好。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努力,以後能夠做成一個系列的,比較讓人信服的,讓美國的醫生也使用(的中藥)。

我們目前跟西醫診所合作更多的是在「更年樂」和「更年安」這兩個葯上。因為更年期的疾病呢,西醫原來是用那種荷爾蒙替代療法的。

現在因為說,荷爾蒙替代療法有很多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市場就很驚慌。目前大概有四、五十個診所,他們會提供這些病人說你去去可以買這一類的葯。

Q:阻礙中醫藥立法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中藥不安全,而且沒辦法控制。你看,產地不安全,中藥現在大多數都是來自國內,它重金屬都是超標的,是超過美國的標準的。比如說當歸,雲南產的當歸,就我們以前說雲當歸,和別的地方種的當歸,它裡面提取出來做成的中藥成分是很不一樣的,但是你也可以去規範它。

我想中藥的立法呢,也會在不遠的將來到來。第一步肯定是先要從它的安全性來立法,而不是從它的藥性來立法,藥性太複雜了。我想對美國的民眾或政府來講,如果不出事,它是可以允許的。

中藥有好幾百種,我相信大概有兩百種左右的中藥,還是可以先走向立法的,這也需要我們大家努力。就是說要堅決杜絕中草藥再因為因為安全問題被起訴,被媒體曝光。

還有一個我真是覺得講這個我也不大好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的中藥成品的製作部門,製作來源,大多數是在美國,因為很多美國民眾,因為毒奶粉之類的事情,他們對中國製造還是有點怕的。所以我們現在的葯基本上就選擇在美國加工,或者在香港加工,他們還接受日本的。

我現在要求,就是一個,中醫要用更加嚴謹的科研手段來提供數據,來告訴美國的主流媒體,我們現在對這樣的藥物的品質控制已經到了一個什麼水準。我們所有的藥廠和加工廠,所有的診所都是採取這種方法,在走向一個規範化的用中藥的這樣一個過程。

了解更多關於海外移民的故事

請鎖定鳳凰衛視中文台

《生活在別處—中國新移民》

帶您走近海外華人的苦與樂

首播時間:7月8日(本周日)

? END ?

撰文:粟霜晴

編輯:蒙小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