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茶不同,功效也不同,你喝對了嗎?

「寧可終身不飲酒,不可三餐無飲茶。」

「待到春風二三月, 石爐敲火試新茶。」

「春風修禊憶江南,灑榼茶爐共一擔。」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煮茶圖

茶是文化與健康之道的共同載體,是現代人生活必須品。而茶文化更是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瑰寶。現如今,茶文化風靡世界,這不僅是因為飲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而且還因為品茶本身就能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然而,大家是否知道,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飲不同的茶,效果卻可能會與預想大相徑庭——有些人或許會強身健體,而有些人反而會深受其害!

紅茶圖

一.人之異

1. 孕婦

有人認為,孕婦不益飲茶,因為可能會對腹中孩兒造成不良影響;也有人認為,孕婦可以飲茶,因為飲茶強身健體,不僅可以滋補孕婦因懷胎而每況愈下的身體,還可為腹中孩兒補充營養。

在這裡,小編可以認真告訴大家——孕婦可飲茶,但不宜過濃,過量。

茶葉中所含的多種成份對人體都有好處,如茶多酚具有收斂、解毒、殺菌、生津的作用。新近的研究證明,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自由基作用,可延緩人體衰老進程。特別是維生素C在茶葉中含量較高。茶素可以降低血脂,增強血管韌性,對牙齒也有保護作用。茶中的一些原素還有解除原子異塵餘生的能力。故而,孕婦飲茶,可!

然而,若茶水過濃,茶水中過量的咖啡因會使孕婦心動過速,對胎兒也會帶來過分的刺激。故而,孕婦飲茶,須適量、適度!

綠茶圖

2. 孩童

「孩子身體不好,喝點茶補補身體吧。」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兒童宜飲淡茶,因為淡茶可以為兒童補充一些維生素和鉀、鋅等礦物質營養成分;適量飲茶還可以加強兒童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且茶有清熱降火之功效,可以避免兒童大便乾結造成肛裂。同時,兒童飲茶或用茶水漱口也可以預防齲齒。

黃茶圖

3. 老人

對老年人來說,最愜意的晚年生活是什麼?其實並不複雜:一杯熱茶;一張報紙;一個收音機;一架躺椅,僅此而已。

確實很愜意,但老人飲茶養生,最好掌握「清淡為好,適量為佳,飯前不飲,飯後少飲,睡前不飲,即泡即飲,服藥不飲」幾個原則。

①濃茶不飲。

很多老人喜歡濃茶。但茶葉中含有鞣酸,鞣酸與食物中的鐵元素髮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因此,常飲濃茶會阻礙鐵的吸收,尤其是缺鐵性貧血的老人更要注意。相比淡茶,濃茶所含的咖啡因也容易過量,造成心跳加速、心律不齊。建議每次泡茶量2克左右。

②量多不飲。

大量液體進入血管,本身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再加上茶中的咖啡鹼、茶鹼都是興奮劑,會使人體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老人心臟功能較差,特別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的老年人,飲茶多,會產生胸悶、心悸等不適癥狀。另外,大量飲用濃茶會稀釋胃液,降低胃液的濃度,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癥狀,胃不好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③飯前飯後不飲。

飯前飯後20分鐘左右不宜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空腹飲茶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嚴重的還會引起胃黏膜炎。正確的做法是:餐後一小時再飲茶,慢慢小口品飲,並續水兩到三次。

④睡前不飲。

茶有提神興奮、利尿作用。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所以晚間不要飲茶,以免興奮失眠、多尿,影響睡眠質量。睡前2小時內就不宜再飲茶,口渴的話改為飲白開水。

⑤隔夜不飲。

飲茶以現泡現飲為好,茶水放久了不僅保健成分減弱,口感也會大打折扣。泡好後若放置太久,茶湯還會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變質,喝了對身體有害無益。因此切不可飲隔夜茶。

⑥服藥不飲。

茶葉中的鞣質、茶鹼,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特別是老年朋友在服用催眠、鎮靜等藥物以及和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葯、含蛋白質等藥物時,不宜用茶水送葯,以免影響藥效。而中藥人蔘、黨參、元胡、曼陀羅、川牛膝、麻黃、鉤藤、黃連等也不宜與茶水混飲。

白茶圖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茶能提高基礎代謝率,故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老年人不應飲茶;茶裡的鞣酸,能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等的吸收,故患有營養不良及缺鐵性貧血的老年人不宜飲茶;患有嚴重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的老人在病情不穩定時不要飲濃茶。

青茶圖

二. 時之差

為了個人的身體健康,飲茶時最好做到:

1.不飲頭遍茶

由於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有害物的汙染,茶葉表面總有一定的殘留,所以,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飲。

2.不飲空腹茶

空腹飲茶會稀釋胃液,降低身體消化能力,再加上此時身體吸收率高,會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頭痛等「茶醉」現象。

3.不飲飯後茶

飯後立即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同時,茶中的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給胃增加負擔,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中含大量鞣酸,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阻止鐵在腸道的吸收,易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症;鞣酸與蛋白質結合成具有收斂作用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瀦留的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所以進餐後不可立即飲茶,特別不要立即飲濃茶。最好的方法是——餐後一小時再飲茶。

4.生病不飲茶

茶葉中含有茶鹼、咖啡因和鞣酸。茶鹼、咖啡因具有興奮中樞神經、增強血液循環及促進心跳加快的作用。發燒時飲用茶水,會使病人的體溫升高,病情進一步加重。參茶也有興奮神經的作用,故亦不適合飲用。另外,茶水中的鞣酸還有收斂作用,會影響肌體排汗,妨礙正常散熱。體熱得不到應有的散發,就難以及時降低體溫,影響了病體的康復。感冒發燒時,應該多喝一些溫開水。

5.醉酒不飲茶

酒後大量飲茶,在利尿的同時,可使大量未分解的乙醛通過腎臟,使腎臟因受刺激而被損害。此外,飲酒可使人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加重,而此時大量飲茶,會使血容量增加,對心臟更為不利。為了解酒,可進食些柑桔、梨、蘋果、葡萄、香蕉之類的水果,有西瓜汁更好,還可以喝濃米湯等熱湯,還有優酪乳、蜂蜜也可以解酒。

6.服藥不飲茶

藥物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能否用茶水服藥,不能一概而論。茶葉中的鞣質、茶鹼,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變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鎮靜等藥物和服用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葯,含蛋白質等藥物時,因茶多酚易與鐵劑發生作用而產生沉澱,不宜用茶水送葯,以防影響藥效。

有些中草藥如麻黃、鉤藤、黃連等也不宜與茶水混飲,一般認為,服藥2小時內不宜飲茶。 而服用某些維生素類的藥物時,茶水對藥效毫無影響,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可以促進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積累和吸收,同時,茶葉本身含有多種維生素,茶葉本身也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對人體可增進藥效,恢復健康也是有利的。

另外,服用參茸之類的補藥時,也不宜喝茶。

7.睡前少飲茶

茶葉中的生物鹼會使中樞神經過於興奮,心跳加快,增加心、腎負擔,晚上還會影響睡眠,故而平時情緒容易激動或比較敏感、睡眠狀況欠佳和身體較弱的人,晚上還是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

8.不宜飲新茶

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飲,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飲。

9.隨季節飲茶

一年四季節令氣候不同,飲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春季宜飲花茶,花茶可以散發一冬淤積於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髮;夏季宜飲綠茶,綠茶性味苦寒,能清熱、消暑、解毒、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止腹瀉、皮膚瘡癤感染等;秋季宜飲青茶,青茶不寒不熱,能徹底消除體內的餘熱,恢復味甘性溫,使人神清氣爽;冬季宜飲紅茶,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一定滋補功能。

10.不飲多泡茶。

一杯茶經3-5次沖泡後,約有90%的可溶性成分已被浸出,以後再沖泡,進一步浸出的成分十分有限,而一些對品質不利或對健康不利的物質會浸出較多,這不利於身體健康。茶葉沖好後存放太久,一方面會產生微生物汙染並大量繁殖微生物,在氣象炎熱的夏天尤其如此。另一方面,長時間的浸泡,會使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氧化變質。因此,茶葉以現沖現泡為好。

11.隻飲適溫茶。

飲茶首先要避免燙飲,即不要在水溫較高的情況下邊泡邊飲,因為過高的水溫不但燙傷口腔、咽喉及食道黏膜,長期的高溫刺激是口腔和食道腫瘤的誘因。

其次對於冷飲要視情況而定,冷飲會對老人或脾胃虛寒者會產生聚痰、傷脾胃等不良影響,對口腔、咽喉、腸等也會有副作用。對於陽氣旺盛、脾胃健康的年輕人而言,在暑天以消暑為目的時,飲涼茶是可以的。總之,一般情況下提倡熱飲或溫飲,避免燙飲或冷飲。

黑茶圖

三. 類之別

1.綠茶

綠茶忌空腹;忌肝臟病人;忌胃寒之人;忌服藥之人。

2.紅茶

紅茶忌胃熱之人;忌結石患者;忌服藥之人。

3.黃茶

黃茶忌缺鐵性貧血之人;忌神經衰弱之人;忌動性胃潰瘍之人;忌泌尿繫結石之人;忌肝功能不良之人;忌便秘之人;忌哺乳期女性;忌心臟病之人;忌孕婦;忌醉酒之人。

4.白茶

白茶忌經期女性;忌過量;忌空腹。

5.青茶(又名烏龍茶)

青茶忌經期女性;忌嚴重貧血之人;忌腸胃不適之人;忌身體瘦弱之人;忌孕婦。

6.黑茶

黑茶忌孕婦;忌瘦弱之人;忌營養不良之人;忌蛋白質缺乏之人;忌哺乳期女性;忌素食者;忌失眠者;忌嚴重動脈硬化之人;忌高血壓之人;忌貧血之人;忌特殊疾病之人。

7.普洱茶

普洱茶忌低血壓低血糖之人;忌缺鐵性貧血之人;忌神經衰弱之人;忌動性胃潰瘍之人;忌體質虛寒之人。

8.枸杞茶

枸杞茶忌感冒發燒之人;忌炎症之人;忌腹瀉之人;忌高血壓患者之人;忌與綠茶共沖泡。

9.檸檬茶

檸檬茶忌畏寒之人;忌胃潰瘍之人;忌胃酸過多之人;忌經期女性。

10.鐵觀音

鐵觀音忌心臟病人;忌高血壓之人;忌空腹;忌胃差之人;忌體弱營養不良之人;忌尿結石之人;忌經期女性;忌孕期女性。

11.大麥茶

大麥茶忌習慣性便秘之人;忌肝病之人;忌腎病之人;忌高血壓之人,忌心臟病之人;忌空腹;忌哺乳期女性。

12.菊花茶

菊花茶忌脾虛胃寒之人;忌陽虛體質之人;忌易腹瀉之人;忌血壓偏低之人;忌受寒之人;忌感冒之人。

13.苦蕎茶

苦蕎茶忌胃寒之人。

普洱茶

四.物之差

茶不宜與雞蛋,白糖,肉類,雞肝,海帶,螃蟹,蜂蜜,酒,人蔘,黃豆,冷飲,藥物,高蛋白食物同服!切記!

鐵觀音

PS:「茶醉」解析

名詞含義:

茶葉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喝茶多酚,能促進大腦神經的興奮,使心臟機能亢奮,從而影響胃液的正常分泌,造成人體內電解質平衡紊亂,進而使人體內酶的活性不正常,導致代謝紊亂,最終引起血液循環加速、呼吸急促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造成原因:

一,空腹飲茶:由於腸胃中沒有足夠的物體來阻擋茶鹼的過快、過多的運轉,從而致使身體適應性較差的人產生醉茶。

二,飲過量濃茶:茶鹼過多,能加速血液的循環,進而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產生茶醉。

三,飲新茶:由於新茶中含有較多未經氧化的茶多酚、醛類等物質,會對人體的腸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

四,多茶混合:不同種類茶的性質也是不一樣的,混合飲用會產生不良效果。

五,不適合飲茶的人群飲茶:比如怨婦、營養不良、神經衰弱、心臟病等人群。

容易引起」茶醉「的茶品種:

從市場上的佔有率來看,最容易讓人茶醉,含茶鹼最多的茶要數——普洱生茶、綠茶、烏龍茶、新茶了。普洱生茶和綠茶主要是因為加工工藝中需要炒青,而造成茶葉的含茶多酚等物質過多,進而最容易讓人茶醉;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在發酵之前都需要經過炒青的。雖然它的含茶鹼量不像綠茶那般多,但相比其他茶葉它醉人的次數之多,也不容忽視;新茶,則因為剛採摘製作不久,茶多酚、醛類含量還沒氧化消失,從而容易引人茶醉。

應對方法:

輕微者,吃點甜食,糖果、巧克力之類的。較重者還是上醫院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