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航監督員”大鬧機艙?不帶這麽“監督”的

7月13日上午,知名編劇李亞玲發布微博和視頻,稱其在7月12日乘坐國航班機時,遭遇了一名“國航監督員”大聲斥責其他旅客,並報警帶走相關旅客的事件。此事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13日下午,國航官方微博在評論中稱“國航從未設置‘監督員’崗位,也從未聘請外部人員擔任‘監督員’。”不過其隨後刪除這一說法。新京報最新報導稱,記者從多個渠道確認,牛宇虹確為國航工作人員,但是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已經未從事實際工作。

目前“‘監督員’大鬧國航頭等艙事件”仍在發酵中。相關視頻顯示,這名自稱‘監督員’”的中年女性,不僅指責其他乘客,在飛機降落後還打電話報告相關部門要求“盡快處理”,態度比較激烈。而從其熟稔航空法規、跟涉事航空公司方面打電話以及聲稱要填報報告表的行為來看,她說自己是“國航監督員”似乎也不像是撒謊。而現在來看,她還就是國航的員工。

實際上,航空公司設置監督員並不是秘事,也不是壞事,很多航空公司都面向社會成員招聘監督員。

2007年民航資源網發布的一篇來自“國航股份西南分公司黨委宣傳部”的報導稱,“社會質量監督員制度是從1994年開始的……所有社會質量監督員本身也是公司知音卡的金卡和白金卡客戶。”在國航官網2011年的國航新聞中,也出現了“邀請服務質量社會監督員”的說法。此外,民航資源網的報導中還出現了“國航為監督員頒發聘書”的圖片。也有網友曬出證書,表示曾被聘為“國航社會監督員”。這些證據,其實都足以推翻國航此前的否認措辭。

航司監督員有什麽用?根據業內人士說法,航司設置監督管理員的初衷是監督班機服務質量,監督員要輔助搜集航空公司的服務短板,向航空公司或民航相關部門反饋,尋求改進空間。航空監督員是要監督班機服務的,而不是監督普通乘客。

那麽,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麽這名自稱國航監督員的女性大聲指責其他乘客時,卻引起了他們的反彈。這不僅是因為她的監督方向錯了,當然也是因為她的溝通方式不夠友好。

的確,在飛機滑行時,乘客打電話的行為不值得提倡,即便是普通乘客,對這種行為加以提醒也未嘗不可。這名女性對不守規矩的乘客提出批評,初衷是好的,但是,她勸說的方式,卻呈現出一種略帶強製的意味,這就不容易被其他乘客接受。

總之,此事已經從機艙裡的“風暴”轉化為一場全民關切事件,頭緒頗為駁雜,尤其其中可能涉及公民被莫名配合調查的問題,更值得認真對待。如果這名女性確實就是國航監督員,那她的處理方式存在不妥之處;而如果她不是,也要查查她這麽做的原因。畢竟,在飛機上“搞事情”,直接關涉其他乘客與機組成員的人身安全,不可小視。

當然,要想解答諸多疑問,顯然繞不過國航。對於此事,國航應該做出更多解釋,以回應輿論關切。

此事引發公眾熱議,也表明公眾投射在“民航社會監督員盡職須合理”上的期許。當事人大鬧機艙的做派或許無法代表更多的“社會監督員”,但毫無疑問,公眾希望看到的,是所有“監督員”的監督都能用對方向、拿捏好分寸,別讓個別監督員或航司內部人士恃“權”亂來,扭曲良好制度設計的本意。說到底,就是監督與被監督者,都能將行為收束在規則的框架下。

新吾(媒體人)

編輯 王言虎 校對 陸愛英 實習生 李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