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尿酸血症常見的五個治療誤區

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男性超過420μmol/L (7.0mg/dl),女性超360μmol/L(6.0mg/dl),就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症。近三十年,我國高尿酸血症呈逐年增多的趨勢,男性高於女性,經濟發達的城市和沿海地區高於其他地區,高發地區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達23.5%,高尿酸人群已經超過了糖尿病,接近了高血壓。隨著人群的增多,人們對高尿酸的認知也越來越清晰,並積極治療。然而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誤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常見的治療誤區,將痛風發作扼殺在搖籃中。

1、素食就能把血尿酸降到正常

因為很多高尿酸人覺得肉類、動物臟器以及海鮮類嘌呤含量較高,所以有的高尿酸人就乾脆改成了素食,甚至一天就吃點主食和生的蔬菜,認為這樣血尿酸就不會高了!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節製飲食固然可以明顯降低血尿酸水準,減少痛風發作。但我們每天需要各種營養成分,血尿酸高也應該通過多種蔬菜水果、蛋奶來滿足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其實魚、肉類嘌呤含量也不盡相同,可在痛風無發作時選擇嘌呤含量低的適量攝入;而素食中有像蘆筍、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菠菜、蘑菇、豆腐嘌呤類含量相對較高,應盡量不吃或少吃;另一方面,通過低嘌呤飲食,所降下來的血尿酸是有限的,只有60umol/L左右,對那些血尿酸長期處於高水準的僅靠飲食控制是不夠的。

2、高尿酸不完全是吃出來的

尿酸產生過多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是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其中排泄障礙是主要原因。而尿酸的產生,絕大部分是來自於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攝入食物產生的尿酸隻佔一小部分。所以,高尿酸不完全是吃出來的,通過飲食控制來降尿酸的作用也有限。研究發現,即使嚴格的飲食控制,對尿酸的降低也不到100 μmol/L。

3、根據使用的藥物,是否需要鹼化尿液

在降尿酸過程中,無論用促進排泄還是抑製生成的藥物,初期均需要給予鹼化尿液,這與疾病本身有關,而與使用的藥物無明顯相關性。鹼化尿液(將尿pH值維持在6.2~6.9範圍內)有利於尿酸鹽結晶的溶解和從尿液的排出。

碳酸氫鈉(小蘇打)是既便宜又有效的鹼化尿液的藥物,每次1~2g,每日3次,可防止和減少尿酸鹽結晶在腎臟的沉積。

4、腎功能評估中僅需要監測肌酐水準

隨著病情的惡化,腎小球濾過率呈線性下降,可直接、客觀地反映腎功能水準。而血肌酐與腎功能的關係呈指數曲線,在血肌酐達到正常值上限之前,其實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出現損害,一旦超出正常值上限,才迅速升高。臨床中推薦使用eGFR作為評估腎功能的指標,而不能僅依賴肌酐水準。

5、控制飲食不等於飢餓療法

臨床上對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都要求飲食控制以減輕癥狀,這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我們說的飲食控制是平衡膳食,不是飢餓療法。我們的營養都來自於食物,不加節製地吃喝而導致營養過剩肯定不好,但矯枉過正,什麼都不讓吃而致營養缺乏更不好。而且這些疾病的發生,飲食因素隻佔一部分原因,單靠飲食控制而不用藥物治療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上述五個常見的治療誤區,你踩中了幾個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