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稱防曬霜會進入血液?該用還得用,畢竟曬黑曬傷的酸爽你懂的 | 周末漲知識

夏天來了,氣象熱了

又到了種草各種防曬霜的季節

等等

居然有研究稱,

防曬霜會進入我的血液?

還會影響我的內分泌系統?

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研究顯示,防曬劑中的有效成分會被人體血液吸收,被吸收的成分需要更多測試才能確保安全性。

研究人員對市面上四種防曬產品的吸收情況進行了檢測,包括兩種防曬噴霧、防曬乳液與防曬霜。四種產品隨機分配給24名志願者,要求每天塗抹4次,連續使用4天。

接著,研究人員測量了志願者血液中四種常見防曬成分的濃度,阿伏苯宗(avobenzone)的血漿濃度最大,其次是氧苯酮(oxybenzone)、奧克立林(octocrylene)和依茨舒(ecamsule)。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前主席羅伯特?卡利夫和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雜誌》(JAMA Dermatology)主編金納德?新海在該研究的評論中寫道:「儘管防曬霜已經被廣泛使用了幾十年,但它並沒有經過標準的藥物安全測試,臨床醫生和消費者缺乏系統性藥物水準的數據。」


"However, sunscreens have not been subjected to standard drug safety testing, and clinicians and consumers lack data on systemic drug levels despite decades of widespread use," former FDA chairman Robert Califf and JAMA Dermatology Editor in Chief Kanade Shinkai wrote in an editorial accompanying the study.

此前的一些研究發現,在羊水與尿液中都能發現氧苯酮。因此,研究人員指出,防曬成分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


Oxybenzone has been detected in amniotic fluid, urine, and blood. Furthermore, some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hav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oxybenzone to affect endocrine activity.

上個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布氧化鋅和二氧化鈦等礦物防曬成分是安全的,但是包括氧苯酮在內的另外12種常用的防曬成分,則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其安全性。

研究的合著者之一、FDA非處方葯部門主管特蕾莎·米歇爾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這些成分會被人體吸收並不意味著它們是不安全的,這也是為我們需要更多研究數據的原因。」


「Just because they are absorbed doesn』t mean they are unsafe,」 study coauthor Theresa Michele, director of the division of nonprescription drug products at the FDA, told NBC News. 「That』s why we are asking for additional data.」

既然目前的研究尚未得出充分的結論證明防曬霜對人體是否有害,那我們還是乖乖地塗抹吧,畢竟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更大。

據了解,紫外線目前仍是皮膚癌的主要誘發因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增近30萬例黑色素瘤病例,使其成為第19大常見癌症。

防曬究竟是防啥?

防曬產品,防的是陽光中可造成人體皮膚損害的兩類紫外線

一類是短波紫外線UVB,可到達真皮層,是導致皮膚曬傷的主要原因,對人體的毒性較強,可引起急性光毒反應,使人體在暴曬後出現紅斑和水腫,但可被普通玻璃所阻擋;

一類是長波紫外線UVA,可穿透真皮上部,是導致真皮膠原纖維破壞、皮膚曬黑、衰老的主要原因,穿透力較強,能穿過玻璃窗折射進室內。

圖片來源:知乎用戶@護膚小仙女

那麼,挑選防曬霜需要看哪些指標呢?

SPF和PA是最常見的兩個防曬指數,幾乎每款防曬霜都會在最醒目的位置標明這兩個指標。

SPF是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縮寫,指的是防護UVB,即防曬傷的能力。

PA是Protection UVA的縮寫,針對的是UVA,就是防曬黑,可分為三級,即有效 PA+、相當有效 PA++、非常有效 PA+++。

來看看怎麼根據不同場合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霜:

通勤:SPF15、PA++

野外遊玩:SPF30、PA++以上

海邊遊玩:SPF50、PA+++

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

哪個更好?

可能經常有朋友聽到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個概念,那麼哪種方式更好呢?

  • 物理防曬主要是通過二氧化鈦(tio2)、氧化鋅(zno)等無機粒子,均勻塗抹在皮膚表面。

  • 化學防曬選擇性地吸收紫外線光,再以熱能或無害的可見光效應釋放出來,屬於有機防曬的一種。

圖片來源:zo-skin health

安全性方面,物理防曬溫和無毒、不被皮膚吸收,對皮膚的負擔比較小,不會產生刺激,敏感肌膚也可以使用。而化學防曬劑容易滲透入皮膚,對皮膚會產生刺激性,並且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會分解、裂變。

使用方便程度方面,物理防曬即塗即防曬,無需等待,效果比較持久,可以不經常補塗,但塗在皮膚上會泛白,質地較油膩,看起來不自然。化學防曬一般透明清爽,不會泛白,顏色自然,不過需要時間吸收,一般都要在塗抹20分鐘後才能發揮防曬作用,而且會隨時間而不斷氧化,需要勤補塗。

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沒有好壞之分。一般來說,物理防曬適合乾性皮膚、敏感肌與兒童使用,化學防曬適合油性肌膚以及對防曬要求不高的人群。

充分認識自己的膚質,了解需要使用的場合,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防曬劑塗抹小技巧

? 塗抹要夠量

按照防曬霜人體試驗的國際標準,使用量應達到2 mg/cm2,即至少有一元硬幣大小,厚度和1-2張A4紙差不多。

一瓶30亳升的防曬霜,在夏天,應該一個多月就用完。塗抹時不要忘記如耳朵、腿後等部位。

? 化學防曬需要提前塗抹

化學防曬劑需要一定時間與皮膚產生化學反應,一般推薦出門前20分鐘塗抹。

? 及時補塗

防曬霜失效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出汗,所以建議每2小時補塗一次防曬霜。

? 嬰幼兒使用要格外注意

防曬霜的安全試驗尚未涉及6個月以下的兒童,所以嬰幼兒的防曬還是以衣物遮蔽為主的好。

這些防曬誤區,你得了解↓

? SPF值越高越好

SPF值只能告訴你,你能免受多少UVB射線的傷害,例如,SPF15可以保護你免受93%的UVB射線的傷害。

事實上,不同國家都限制了SPF的最大值,如2011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議將防曬霜SPF的最大值限定在50,沒有證據證明SPF值超過50的防曬霜能夠延長防曬時間或產生更好的防曬效果。

? 我的防曬霜SPF值很高,所以我只需要塗一次就好了

一般來說,一個沒有任何防曬措施的人待在陽光下10分鐘以內不會被曬傷,使用SPF15的防曬霜,可以將這個時間延長15倍,即150分鐘免受紫外線侵害。用「SPF值x時間(分鐘)」這個公式,可以推算出你什麼時候該補塗防曬了。

建議最好每2個小時補塗一次防曬霜。

? 用含有防曬係數的化妝品代替防曬霜

現在市面上不少妝前乳、粉底液、BB霜等化妝品都帶有防曬係數,但它們不能代替防曬霜。在基礎護膚之後,使用化妝品之前,需要先在臉上塗好真正的防曬霜,才能得到最好的防曬效果。

? 只有夏天、晴天才需要塗防曬,冬天、陰天不需要

UVA是可以穿透雲層到達真皮層的,所以冬天和陰天也需要做好防曬措施,長期不擦防曬很容易導致皮膚老化。

除了防曬霜,還能做哪些防曬措施?

如果你極其怕被曬黑,除了塗抹防曬霜,CD君建議你還可以嘗試以下防曬措施:

  • 選擇顏色深、UPF數值大於40、傘面大、弧度大的防曬傘;


  • 選購防曬衣物要認準防曬標識。近年流行的質地輕薄、顏色鮮艷的防曬衣,其實防曬效果不如同等材質的深色衣物。因此,UPF數值大於25、紫外線透過率小於5%的織物產品才有防曬效果。

  • 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是紫外線最強的時段,應避免在這個時段暴露陽光下。

精彩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