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嘴唇,就知道你身體哪不舒服,中醫就是這麼自信

《素問·本臟》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唇為脾之外候,所以通過觀察口唇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脾的生理和病理狀態。

《靈樞·師傳》說:「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

《內經》中有大量關於觀察口唇來推測脾病的論述,如《靈樞·五閱五使》說:「脾病者,唇黃。」《靈樞·本臟》說:「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

這些經驗為我們開展唇診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何曉暉教授在臨床上十分重視口唇的診察,把唇象作為推測脾胃及諸臟腑功能盛衰、病情淺深、寒熱虛實變化的重要依據之一。

何曉暉教授把察唇的內容歸納為觀色、觀澤、觀形、觀態四個方面。其中色分為黃、赤、青、白、黑;澤分為潤、燥、榮、枯;形分為厚、薄、腫、萎;態分為動、靜、正、歪等。

1.觀察唇色

正常人口唇顏色紅潤,紅而不艷,潤而光滑,為脾氣健運、胃氣充足、氣血調和、陰陽勻平的表現。若脾胃失健,唇色可發生黃、赤、青、白、黑五種色澤變化。

(1)唇黃

《靈樞·五閱五使》說:「脾病者,唇黃。」唇色發黃,為脾虛濕困之象;淡而萎黃,為脾胃虛弱或氣血虧虛;唇黃流津,為脾陽極虛,陰寒內盛。

(2)唇赤

色紅為熱。口唇紅絳,多見心脾積熱;紅而乾燥,為脾陰不足;深紅乾裂,是熱盛傷津;唇色暗紅,為血瘀熱蘊;小兒唇鮮紅如胭脂色,多為蟲症積熱。

(3)唇青

《靈樞·經脈》說:「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唇色青紫,屬氣滯血瘀重證,常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心脈瘀阻證或肺氣鬱滯證;唇青紫又主胃寒,因寒凝血脈收引所致;唇色青而深者,主痛極血絡鬱閉;有些食物中毒或藥物中毒,也可出現口唇發紺青紫。

(4)唇白

唇淡白,為血虧、失血或脾虛之徵。唇色白而食少咳喘者,為脾肺氣;唇內有細白點者,為蟲積的特徵。

(5)唇黑

口唇俱黑者,為冷極血滯;病重者口唇黑,為脾腎袁絕,預後極差。

常人口唇明潤而有光澤,不枯不燥,唇內光滑濕潤。若臟腑失調,脾失運化,氣血虧虛,津液不布,則可致出現口唇乾燥焦枯等。

口唇失潤,常出現乾燥、枯澀、脫屑、皸裂,多由於脾經積熱傷陰,或外感燥熱,或熱病津傷。古人將口唇乾癟枯槁稱作唇槁,多為脾胃氣陰枯竭之象,提示病重,預後差;

口唇焦黑乾枯名唇焦,可由血瘀、熱病傷津所致。《醫學人門·傷寒雜症》說:「夫寒熱而唇焦者,多因血瘀。」《溫熱經緯·卷四》說:「唇焦大渴,津液耗傷。」,口唇焦黑燥裂,煩渴飲水,主熱毒盛極。

正常人口唇方正端平,輪廓分明,厚薄適中,上下協調。若脾胄及臟腑失調,口唇形態也會出現異常。

(1)唇萎

唇萎指口唇萎黃捲縮,多見於脾氣衰竭,《醫寄伏陰論》說:「唇萎不收,脾氣絕也。」唇萎也見於血瘀內停,如《金匱要略》說:「病人胸滿,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為有血瘀。"

(2)唇腫

唇腫指口唇腫大粗厚。紅赤而腫者,多為實為熱;淡白而腫者,多為虛為寒。唇紅腫灼痛多見脾胄積熱,潰爛流水多為脾胃濕熱。唇腫齒焦黑者,為脾腎絕。

(3)唇反

唇反是指上唇向上向外翻起。《一靈樞·經脈》說:「唇反者,肉先死。」唇反為脾敗之象,為脾氣將絕、脈不養唇所致,如《望診遵經》所說:「唇反者,太陰之終。」

(4)唇糜

唇糜古亦名唇瘍,為口唇糜爛,最易發生於口角及內唇處,常兼見舌、頰、齶、咽喉等部位潰爛,常伴灼熱疼痛,多由胃火與濕熱上政,侵蝕於唇而成,也有津虧虛熱、脾虛血瘀之虛證。

(5)唇瘡

唇瘡,指口唇生瘡,痛、癢、流黃水。唇瘡多見於脾胃積熱,脾胃二經火毒上攻所致。

正常人口唇形態方正,活動自如,動作協調。口唇掣動、顫動、蠕動、內縮等唇態異常,多為內風,脾主唇,肝主風,故多是脾、肝病變所致。

(1)唇瞤

唇瞤又叫唇顫動,指口唇顫動而不能自製,多為風氣內動。小兒口角掣動不止,伴厭食便溏,屬脾虛生風。

口唇紅赤乾燥,伴動不能自禁,常因陰虛風燥引起,如《外科證治全書》說:「唇風又名唇瞤……此脾經血燥也。」唇瞤伴頭痛目赤,多為肝陽化風;高熱伴唇顫、抽搐,多為熱極生風。

(2)唇縮

唇縮是指口唇內縮,多見於脾經寒盛或脾虛生風所致。《證治匯補·口唇》說:「唇屬於脾,經合於胃,脾胃受邪則唇為之病,風勝由動,寒勝則縮。」治宜理中湯溫中健脾。

唇口窄小,不能開闔,不能飲食,名「緊唇」,多由風痰人絡所致。新生兒唇口收縮,不能吃乳,名為「撮口」,為「臍風」的嚴重癥狀。

——本文摘自《何曉暉論治脾胃病》

本書全面總結了何曉暉教授的脾胃病學術思想,詳細介紹了何曉暉他其治療唇口病、食管病、胃病、腸病及肝膽病的臨床經驗。

全書以中醫理論為主導,以臨證心得為主題,以提高療效為主線,以臨床病案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結合,繼承與發揚並舉,承前啟後,推陳出新,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及臨床參考意義,對讀者提高脾胃病診治水準頗有裨益。

本書創立胃質學說、腸質學說,發揮《內經》「脾營學說」和「胃主五竅」理論;創建「辨病-辨證-辨體-辨時」四位一體的脾胃病治療新模式和「脾胃病治療衡法」;效法經方,汲取時方,融入新識,創製系列脾胃病治療新方。

作者簡介

何曉暉,男,江西東鄉人,1952年5月生。江西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1971年撫州衛校畢業,1978年上海中醫學院畢業,1983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下同)結業。從事中醫工作47年。

長期堅持中醫臨床,精於內婦兒科疾病治療,擅長治療脾胃病,尤其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潰瘍性結腸炎、胃腸腫瘤等難治病的經驗豐富,譽滿江西內外。

全國首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首批江西省名中醫,首批江西省國醫名師。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曾任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江西中醫學院副院長。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西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省中醫先進個人、江西省衛生科技先進工作者、撫州市拔尖人才、撫州市科技標兵等稱號,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主編著作和全國教材12部,發表學術論文120篇。參加973課題2項,主持省部級課題6項,獲獎3項;獲發明專利3項。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公眾號原創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

投稿及顧問郵箱[email protected]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