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藥控股擬整體上市 9年恩怨後陳發樹將吃下雲南白藥

  白藥控股擬整體上市 9年恩怨後陳發樹將“吃下”雲南白藥

  在今年5月陳發樹開始任職白藥控股董事長4個月後,白藥控股擬整體上市了。

  1993年12月,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25年後的2018年9月19日,雲南白藥的控股股東白藥控股宣布,即將啟動白藥控股的整體上市計劃。25年間,雲南白藥已經從國有性質變為混合經營。

  一年多以前,上市公司新華都斥資253.7億元取得白藥控股50%股權,隨後白藥控股進一步引入股東江蘇魚躍。目前,雲南省國資委、新華都、江蘇魚躍分別持有白藥控股 45%、45%、10%的股權,無任何一個股東能夠實現對雲南白藥的實際控制。

  此次白藥控股計劃整體上市,讓新華都、江蘇魚躍兩家公司受到關注。其中新華都的實際控制人陳發樹與雲南白藥已經有9年恩怨,在今年5月開始擔任白藥控股董事長,不到半年的時間便推動白藥控股的整體上市。整體上市背後,陳發樹是否意在“吃下”雲南白藥?

  不過,記者發現,白藥控股仍有一些問題未解。新京報記者發現,白藥控股截至2018年6月底有“解決白藥控股歷史遺留問題”相關的55.8億元應付账款。在應收账款中,截止到2018年6月底,白藥控股對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國資委應收账款分別為27億元、4.43億元,且涉及時間較長。

  9月21日,新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雲南白藥總經辦並發送採訪郵件,未獲得雲南白藥回復。

  白藥控股旗下業務拓展至保理、融資租賃

  9月18日晚間,雲南白藥公告稱,公司近日接到控股股東白藥控股通知,白藥控股擬進行整體上市相關工作,擬由公司吸收合並白藥控股,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雲南白藥雖然在公告中強調,“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且涉及白藥控股三方股東及國資監管部門的溝通工作”,但此次白藥控股的整體上市也讓市場十分關注。

  作為國藥中的上市公司,雲南白藥旗下覆蓋的核心產品包括雲南白藥氣霧劑、雲南白藥膏、雲南白藥OK蹦等“雲南白藥系列”產品。近年來雲南白藥不斷擴張,不斷鋪開線下醫藥商業銷售網絡外,還做起了洗發水、衛生巾、面膜等產品。

  相比較已經上市的雲南白藥,白藥控股業務覆蓋面還要更為廣闊。白藥控股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旗下除藥系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藥品批發零售業務外,還有保理、基金管理、旅店飲食、融資租賃等業務。白藥控股旗下,還有一家雲南白藥天頤茶源臨滄莊園有限公司,將種茶、采茶、茶SPA高端休閑於一體的超五星生態茶莊園。

  2018年上半年,白藥控股的商業銷售收入、工業銷售收入分別為79.9億元、50億元,毛利率分別為7.15%、67.12%;保理業務、融資租賃業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12億元、526萬元,毛利率分別為99.96%、100%。

  白藥控股幾十億應收款問題待解

  在白藥控股即將整體上市的消息出現後,也有媒體報導中分析認為,白藥控股的上市是為了整體的資金需求。

  無論是白藥控股還是雲南白藥,資產負債率均未超過35%。不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白藥控股卻有大量的應收账款,長時間未收回。

  白藥控股的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底,白藥控股對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國資委的應收账款分別為27億元、4.43億元。兩筆資金加起來的總額已經超過30億元,且時間都已經比較久。

  記者注意到,上述兩筆應收账款時間較長、資金數目較大。早在白藥控股2015年的年度報告中,雲南白藥期末對雲南省國資委資本金的應收账款就為4.83億元,該應收账款的账齡顯示為“3年以上”。

  2016年,雲南省國資委歸還部分資金,到期末時該應收账款已經減少至4.43億元。此後的兩年多,一直到2018年6月底,雲南省國資委未再歸還上述資金。

  除了與雲南省國資委超過5年的舊账外,截止到2018年6月底,雲南白藥對雲南省財政廳有27億元的應收账款。其中的7億元在2015年就已經積累下來,2016年再增加了20億元,至今未能還清。

  根據白藥控股2017年年度中“其他應收款按項目披露”,就有10.24億元的關聯方往來應收账款、1.29億元的國資公司資產清理應收账款,有對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22億元的應收账款等。

  這些應收账款和其他應收账款佔白藥控股2017年末375.6億元淨資產的17%。當時的年報中,白藥控股稱,已經對上述資金計提壞账準備金額6.75億元,實際核銷0元。到了2018年度半年度報告中,“其他應收账款”總額為35.6億元,報告期計提壞账準備金額1億元。

  歷史遺留問題應付款55.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對白藥控股而言,也有大額的應付款項未支付。

  根據白藥控股公告,公司在2017年度期末還有6.69億元的長期應付账款,是國企職工身份轉換費用及離退休人員社保外統籌費用。在白藥控股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的“其他應付款”中還提到,報告期末有解決白藥控股歷史遺留問題應付款55.8億元,報告中未有對“解決白藥控股歷史遺留問題”的具體描述。

  9月19日,新京報記者對上述“解決白藥控股歷史遺留問題”的具體情況向雲南白藥進行了解,對方尚未回復。

  陳發樹、吳光明將成為整體上市受益者

  白藥控股即將上市,誰會成為受益者也讓市場關注。數據顯示,目前雲南省國資委、新華都與江蘇魚躍分別持有45%、45%、10%白藥控股的股權。新華都持有上市公司雲南白藥3.39%的股權。

  資料顯示,新華都的實際控制人為陳發樹,在2016年胡潤百富榜中,以235億財富排名第79位。江蘇魚躍的實際控制人為吳光明,其持有江蘇魚躍95%的股權,同時控制另一家上市公司魚躍醫療,主要從事醫療器械。

  陳發樹與吳光明能夠成為白藥控股的股東,緣起於2016年雲南白藥開始的混合所有製改革。

  2016年7月,雲南白藥公告稱,白藥控股要進行混合所有製改革,由當時白藥控股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雲南省國資委籌劃。當時法國巴黎資本、方正證券、複星國際、中信證券等紛紛前往白藥控股進行調研。

  雲南省國資委、新華都和白藥控股三方於2016年12月28日簽訂了合作協定,協定稱,新華都擬向白藥控股增資約人民幣254億元獲得白藥控股50%的股權。

  為了深化改革,雲南省國資委與新華都又再次共同選定第三方投資者,其間南方基金、中銀國際、平安資產等機構頻繁造訪白藥控股,了解白藥控股的混改事宜。在2017年6月,雲南省國資委與新華都共同選定江蘇魚躍作為增資方取得白藥控股10%股權。

  此後,白藥控股股權結構由雲南省國資委與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新華都與江蘇魚躍分別持有45%、45%、10%股權,據公告,無任何一個股東能夠實現對白藥控股及雲南白藥實際控制,白藥控股及雲南白藥均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企業。

  9年前陳發樹曾與雲南白藥“擦肩而過”

  在眾多投資者中勝出的陳發樹,此前已經與雲南白藥有9年恩怨。

  在2009年8月,當時雲南白藥的第二大股東紅塔集團宣布,擬整體協定轉讓所持雲南白藥股權。早就心儀雲南白藥的陳發樹立即行動,一個月後的9月10日,就與紅塔集團簽署協定,受讓紅塔集團持有的全部雲南白藥國有股,交易總價為22億元。如果交易完成,陳發樹將持有雲南白藥12.32%的股權。

  協定簽訂後,陳發樹很快就將22億資金一次性轉給了紅塔集團。不過陳發樹與紅塔集團的股權轉讓生效,還需要滿足另一個條件:須獲得有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批準同意後方能實施。

  這條限制下,相關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卻遲遲沒有下文。

  2011年4月27日,陳發樹向紅塔集團發出《辦理股份過戶登記催促函》,在近半個月後得到回復稱,紅塔有限正在積極向上級主管機構進行了相關報批工作,現並未收到任何書面批複意見。

  而在此期間,雲南白藥已經進行了2009年度的“10轉增3股派2元(含稅)”分紅。在此後的2011年7月,又進行了2010年度的“10派1元(含稅)”分紅。

  一手交錢的陳發樹遲遲等不到雲南白藥的股權,便在2011年12月決定將紅塔集團告上法庭,請求雲南高院判令紅塔集團全面履行股份轉讓協定。

  在2012年1月,中煙總公司明確回復稱,“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同意雲南紅塔集團轉讓所持雲南白藥股份。2012年年底,陳發樹起訴紅塔集團敗訴。

  此後的2013年、2014年陳發樹繼續發起上訴,終審也再次敗訴。此後陳發樹再次提請再審,最高法院也沒有支持其請求。最終,陳發樹只是拿回了自己22億元的本金及利息,未獲得雲南白藥股權。

  當時的陳發樹並沒有死心,其通過二級市場不斷購買雲南白藥股份,截至2015年6月底,其控制的新華都已經持有雲南白藥2.75%的股權,成為雲南白藥的第4大股東。目前最新數據看,新華都持有雲南白藥的股權已經增加至3.39%。

  也正是有了這些基礎,陳發樹在2016年成功抓住白藥控股混改機會,一舉成為大股東。2018年5月起,陳發樹開始擔任白藥控股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董事。4個月後,白藥控股決定整體上市。

  新京報記者 李雲琦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