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爭了九年 陳發樹終於吃下雲南白藥

  爭了九年,陳發樹終於吃下雲南白藥

作者:於靜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陳發樹終於等來曙光。7月22日,新京報獨家報導,雲南白藥控股已完成高管人員變更,福建前首富陳發樹接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並出任公司董事長。這起延宕了九年的“股權爭奪案”自此畫上圓滿句號。

  壹

  陳發樹與雲南白藥的淵源可以上溯至2007年。陳發樹參加長江商學院課程時,與雲南白藥一位長官相識,後來去法國楓丹白露學習時,對方把雲南白藥的發展情況詳細向他描述一番,陳發樹當時就認為,這是一家非常好的企業,這家百年藥企如果能做好,市值達到千億不難。

  2008年,陳發樹去昆明打高爾夫球時,第一次從報紙上看到紅塔集團轉讓雲南白藥股權的資訊,2008~2009年第一次定向增發時,陳發樹就準備參與競價,但他們已經選擇了平安。2009年下半年,雲南白藥開始做快消,陳發樹對這一前景更加看好,再加上當時自己持有的紫金礦業股票解禁,手裡有不少現金,紅塔集團掛出6581萬股出讓雲南白藥時,陳發樹決定參與競拍。為此,陳發樹還托朋友調研了一下,一家市值如此高的老總,座駕竟是一部開了十幾年的老奧迪,調研結果再次印證當初的判斷。

  紅塔集團雖然掛出股權轉讓資訊,但交易並非自願,而是為了響應“煙草企業退出非煙投資”要求,因此,交易過程中,對方指定了苛刻的交易條件,比如非外商投資企業、提前支付2億元保證金、轉讓協定生效期5日內一次性支付全部股份轉讓款等。

  這些條款陳發樹全部符合,最終以22億元收購雲南紅塔集團持有的雲南白藥12.32%股份,為了盡快促成交易,陳發樹甚至提前把22億一次性打入紅塔账戶。交完錢的當天,陳發樹心裡非常開心,還與商學院的同學奔騰集團董事長劉建國、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在昆明搞了個慶祝酒會。

  後來的情況卻超乎陳發樹的想象,付款之後,股權一直沒有過戶,直到自己去催,才意識到自己像個小孩子,對方則是久經世故的大人,還是太過樂觀了。

  等了兩年,陳發樹一直沒有拿到紅塔股份。

  這項交易之所以卡住,是因為一則附加條款。條款內容是,“《股份轉讓協定》自簽訂之日起生效,但須獲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準後方能實施”。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上級機構不批準,陳發樹就拿不到股份。

  紅塔集團十年間在雲南白藥上取得15倍收益,對於此次轉讓,公司內部早有分歧,將此項附加條款操刀進股份轉讓協定的紅塔集團代表,就是不想轉讓的數位高層之一。

  國企面前,首富遭遇求告無門的困境。

  

  陳發樹出生於福建安溪,憑著在老家林場的信譽,將木材倒賣到廈門發家,在安溪和廈門之間做了3年生意後,將事業中心轉移到廈門。1987年,陳發樹購買了一輛計程車,生意不景氣,卻意外發現幫小店拉貨可以賺錢,小店老闆後來在賭博虧錢轉讓店鋪時,陳發樹將這家店面盤了下來,成為“新華都”的雛形。

  從1995年在福州成立“新華都百貨”到後來的“新華都集團”,陳發樹短短十幾年積累巨額財富,2009年首次成為福建首富,2018年仍以350億元資產佔據福州富豪榜第一位。

  陳發樹的財富激增離不開資本騰挪。2000年,持有工程機械的陳發樹與閩西上杭紫金礦業合作,因礦山是有名的貧礦,對方資不抵債,為了抵消所欠工程款,陳發樹以債務收購紫金礦業33%的股份。意外的是,幾年之後,紫金礦業通過技術突破,礦山儲量暴增,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金礦,隨著國際金價的飆升、2008年紫金礦業A股上市以及新華都在深交所上市,一年後,陳發樹一躍成為福建首富。

  除了首富寶座,這段時間把低調的陳發樹推上財經頭條的還有聘請前微軟中國公司總裁、職業經理人唐駿擔任新華都總裁兼CEO一事。唐駿到來後,新華都的投資事宜都由唐駿掌握,新華都投資港澳資訊、青島啤酒以及2009年收購雲南白藥,都由唐駿一手操辦。資本市場的斬獲,讓陳發樹贏得“陳菲特”的雅號,但在接下來的交易中,“陳菲特”變成了“陳秋菊”。

  收購雲南白藥未成,與唐駿的疏忽有關。唐駿自述收購過程,“我們隻跟紅塔方面見了一面,花了10分鐘時間讀了股權轉讓協定,覺得沒有問題,就讓陳總簽字了。”

  “打工皇帝”唐駿如同陳發樹的意外插曲。2010年,唐駿因學歷造假受到關注,聽到唐駿說出“騙過所有人就是成功”的辯詞之後,據說陳發樹在高層會議上摔了杯子,不過,分手時,陳發樹還是以股權形式兌現了對唐駿的10億元承諾,對唐駿的容忍也給陳發樹的對外形象加了不少分。

  2011年12月8日,陳發樹正式起訴雲南紅塔集團。儘管家人、朋友、一道打江山的兄弟、甚至律師都反對陳發樹去打這場官司,覺得趕緊把22億拿回來做點其他生意更為理性,但陳發樹還是比較固執,力排眾議。

  2012年1月17日,中煙方面以“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由,最終拒絕此次股份轉讓。2012年底,起訴紅塔一案一審敗訴,陳發樹的律師稱,陳發樹花了1690萬元訴訟費僅僅獲得了知情權。

  對於中煙遲遲不肯批複的做法,法律人士對《南方周末》稱,中煙並無違規,人們只能從道義上譴責這種拖遝、低效的官僚作風。但是,憋了一口氣的陳發樹卻拿出國內有史以來個人訴訟費最高紀錄的1700萬元,於2013年2月再次向最高法上訴。

  2013年12月,案件二審最後一次開庭,雙方依然沒有達成協定。2014年7月,持續近5年的官司塵埃落定,雲南白藥發布公告稱,雲南白藥股權依舊歸紅塔集團持有。

  這起“中國最大的股權投資官司”之後,陳發樹雖然拿回投資所用的22億本金及750萬元利息,但最終與雲南白藥失之交臂。

  至於為何不理性地打一場勝算不大的官司,陳發樹在2014年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我就是認為有理走遍天下,錢交了,東西不給,很難想象”。

  “就是像秋菊一樣討個說法”。

  叁

  官司失敗之後,陳發樹並沒有放棄對雲南白藥的關注,陳發樹以及新華都開始從二級市場大額買入雲南白藥股份。

  雲南白藥2015年半年報顯示,陳發樹及其旗下新華都實業均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陳發樹合計持股一度進入雲南白藥第四大股東之列。

  入股一事最終通過其他方式迎來轉機。在大力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全面推進國有股權開放性市場化重組背景下,2016年7月,雲南白藥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雲南國資委正與白藥控股籌劃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

  早在2016年初混改方案出爐後,雲南省就邀請華潤、複星、平安、新華都等多家企業前來應標。在第一輪答辯中,華潤因屬於國企不符合混改條件退出,複星以做短期貨易為主,不符合公司長期發展要求退出,最後僅剩下平安和新華都。

  與團隊決策相比,陳發樹自認簡單、直接,想好了就拍板,他出價最高,決心最大也最誠懇。陳發樹對此次競標充滿信心,稱自己不是唯一的選擇,但肯定是最好的選擇。2016年7月,雲南省國資委最終敲定陳發樹為合作夥伴,並答應陳發樹提出的停牌要求。一個月後的定價談判環節,陳發樹用5分鐘陳述、5秒鐘拍板,最終敲定了這筆254億元的投資。

  2016年底,雲南白藥最終發布了這起交易公告。交易完成後,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白藥控股50%股份,新華都成為上市公司雲南白藥控股股東。儘管2017年6月,江蘇魚躍以56.38億元取得公司10%股份,但並沒有改變陳發樹的實際控制人角色。陳發樹以其間接持有的18.68%股份以及他本人和新華都持有的4.25%股份仍為雲南白藥實際第一大股東。

  九年之間,陳發樹之所以對雲南白藥癡心不改,一方面是他對大健康產業的認識,大健康產業一直是他近幾年的主要關注方向之一,陳發樹認為這是值得千秋萬代去做的事業,另一方面則是對雲南白藥的信心,雲南白藥與同仁堂片仔癀東阿阿膠並稱中藥四大家,陳發樹認為,雲南白藥不只是一家藥企,還是一個大健康產業平台,它有非常好的藥品基礎以及優秀的團隊,混改完成後,可以通過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並購,在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等領域拓展、布局,對標市值3600億美元的美國醫療消費巨頭強生集團,公司發展潛力巨大。

  不過,陳發樹究竟還是為他的選擇付出了代價,為了抓住這次混改機會,陳發樹出售了在全國各地布局的多處地產資源,並將自己之前投資的部分公司股份出售或抵押,以賣場為主營業務的新華都集團出現增長乏力。

  從零售業、礦業、房地產到後來的互聯網科技、投資,陳發樹建立起龐大的產業版圖,曾經,一位商人朋友用人們形容閩商的那句名言形容他,“閩商嘛,你看這個‘閩’字,圈起來是條蟲,放出去會成為一條龍。”

  不知這位首富,是否可以在覬覦已久的雲南白藥身上,找到失而復得的野心。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