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攜手「菲越」,控糖更新:內分泌大咖共話糖尿病管理「攻略」

菲越論道

在剛剛過去的夏季,宮廷劇《延禧攻略》著實火了一把。劇中女主魏瓔珞一路更新,走上人生巔峰。

糖尿病是威脅全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共病與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率高,已然成為治療之路上的重重阻礙。因此,要戰勝糖尿病,必須如魏瓔珞般不斷更新。那麼,其攻略何在?

2018 年 9 月 8 日,第四屆「菲越論道」在湖南長沙盛大舉行,國內外糖尿病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大咖蒞臨會議,中日友好醫院楊文英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並致辭。會上,與會專家結合患者整體健康狀況解析糖尿病共病管理的關鍵,探索精準醫學時代新技術對糖尿病管理的啟示,分享糖尿病併發症管理的科研進展與臨床實踐,共話控糖更新之「攻略」。

圖 第四屆「菲越論道」啟動儀式

糖尿病共病與併發症:連理終可破

共病是指同一個人存在 2 種或 2 種以上醫學診斷的病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最高的共病主要包括關節炎、抑鬱、腫瘤。這三種疾病與糖尿病互相促進,增加共病風險。

圖 紀立農教授作報告

腫瘤、化療及化療輔助藥物均會誘導高血糖,因此,需強化糖尿病伴癌症患者的共病管理。另一方面,化療期的高血糖管理需兼顧預防和治療。研究顯示,聯合降糖藥物可以顯著減少化療期的高血糖,尤其是胰島素治療可以改善化療期的血糖控制,並提高化療藥物的抗腫瘤療效。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 Mark. Cooper 教授深耕糖尿病大、微血管併發症領域,曾獲得 2016 年 EASD 的 Claude Bernard 獎及 2017 年 ADA 的 Edwin Bierman 獎。他認為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存在共同的代謝通路。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狀態可促進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 (AGEs) 形成,增加活性氧簇 (ROS) 生成,從而導致腎病,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AGEs/RAGE 信號通路是糖尿病併發症共同的潛在治療靶點,可通過使用二羰基化合物清除劑、特異性 RAGE 中和抗體、NADPH 氧化酶抑製劑等方法進行阻斷。

圖 Mark. Cooper 教授作報告

此外,表觀遺傳學修飾在代謝記憶效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高血糖所致的 DNA 甲基化異常在血糖恢復正常後仍可持續一段時間,這反映了高血糖的代謝記憶效應。因此糖尿病併發症只有通過及早防治才能給患者帶來長期獲益。

精準醫學破解治療困局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李焱教授從精準醫學出發,認為糖尿病患者應在遺傳背景、生活特徵、代謝指征、腸道微生物特徵和生理狀態因素的基礎上,進行安全、高效的個體化營養乾預,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發生髮展。

李焱教授介紹了營養相關的組學技術,如氨基酸水準、腸道菌群等在糖尿病管理中的發展應用,並指出構建餐後血糖預測模型等大數據分析可指導個體化營養乾預,改善血糖控制,精準營養預防和管理 2 型糖尿病(T2DM)的概念框架已初步形成。

圖 李焱教授作報告

當下,人工智慧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也開啟糖尿病診療新變革。貴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時立新教授說,人工智慧在糖尿病中的應用目前多數仍在研究階段,如對於糖尿病和血糖的預測。胰島素泵是目前人工智慧應用最為廣泛的的領域之一,眼部併發症的檢測目前也發展迅速。時立新教授強調,人工智慧並不能替代醫生,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為醫生提供便利,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圖 時立新教授作報告

多因素乾預:推陳出新再出發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孫子林教授圍繞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DPN) 展開了論述。他認為目前 DPN 診治重視程度及規範不足,而病史、癥狀體征、常用五項查體和排除其他疾病所致是 DPN 診斷要素;嚴格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針對發病機制等治療是 DPN 治療的要點。此外,疼痛管理是痛性 DPN 治療的重點,需個體化選擇抗驚厥葯、抗憂鬱葯、阿片類藥物等。

圖 孫子林教授作報告

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為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T2DM 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NASH) 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袁振芳教授介紹,其治療手段包括生活方式乾預、代謝手術、藥物治療等,目前指南推薦可用於 NASH 治療的藥物為維生素 E 與吡格列酮。此外,也有研究證實,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 受體激動劑利司那肽具有改善 NASH 的作用。

圖 袁振芳教授作報告

多學科協作,共度診治難關

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常寶成教授指出,目前糖尿病腎病 (DKD) 的早期診斷困難,纖維蛋白原和腎臟長徑可作為新的參考指標,必要時可選擇腎臟活檢。DKD 的治療除控制血糖外,還需兼顧生活方式乾預、降壓、調脂、微循環擴張劑、針對發病機制的藥物治療等。我國依託內分泌科、腎內科、營養科等團隊治療 DKD 的多學科診療模式(MDT)仍在不斷探索創新中。

圖 常寶成教授作報告

糖尿病足是導致我國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嚴重慢性併發症之一,治療難度大。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王愛萍教授從患者和醫療兩個方面分析了糖尿病足患者傷口障礙的原因,並指出掌握糖尿病足診斷技術、足潰瘍傷口的評估方法和足感染的的診療規範等是糖尿病足臨床療效的最佳保證。此外,糖尿病足病情往往複雜,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最好建設多學科協作的方式。

圖 王愛萍教授作報告

脆性糖尿病血糖波動大,且治療面臨諸多困境。河南省人民醫院李全忠教授結合臨床實戰病例,講解禁食療法在脆性糖尿病中的應用,即在使用胰島素泵時禁食至少 24 h,每 2 h 測 1 次血糖,根據血糖調整基礎率,控糖效果良好。他還與電腦專家協作,對採用數據模型預測血糖水準進行探索,進一步化被動防禦為主動控糖。

圖 李全忠教授作報告

小結

本屆「菲越論道」聚焦糖尿病共病下的管理策略、併發症共同的潛在靶點,關注精準營養治療、人工智慧前沿進展,聆聽 DPN、NAFLD、DKD、糖尿病足等共病與併發症防治的專家經驗,感受多學科協作在糖尿病領域的應用魅力,這無疑是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饕餮盛宴」,為糖尿病共病與併發症診療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4M編號:SACN.DIA.18.09.9734c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