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醫告訴你:天一冷就手腳涼原因,逃不出這四個!

很多人天冷就容易手腳冰涼,特別是女孩子,名醫告訴你:天一冷就手腳涼原因,逃不出這四個!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屬於氣血的毛病,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名醫告訴你:原因逃不出這四個!

氣血不足的人:

中醫認為,血氣不足就是血和中氣不足,使身體五臟六腑缺少血氣的滋養,血液循環不暢,手腳冰冷的狀況就容易發生。

女性由於特殊的生理結構,無論是月經、懷孕、分娩等都會造成氣血的消耗,因此也更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狀況,於是,女性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也就解釋得通了。

針對這種情況的手腳冰涼,最適合採用的是食療手段。

平時多食用阿膠、枸杞、桂圓、烏雞等溫熱滋補的食物,可以提高自己的耐寒能力。

氣血不暢的人:

陽虛體質的人往往會氣血運行不暢,因此想辦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手腳冰涼的癥狀也會有所緩解。

比如勤做運動,熱敷刺激身體局部血液循環,飲食上也應該多補充行氣、活血的食物,比如山楂、木耳、洋蔥等。

體質差的人:

體質差,特別是長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陽氣受損,也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癥狀。

針對這種情況的手腳冰冷,除了日常的調理,更重要的是先提高身體素質,治療好慢性病,那麼手腳冰冷的癥狀也會改善。

除了體質上的原因,短時間手腳冰涼的癥狀還多發於以下幾種情況:

1、血糖太低或血壓太低時

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如果你減肥過度、餓過了頭,讓血糖太低時,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

而血壓太低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不過張醫生特別提醒,年輕人的血壓普遍偏低一些,是一種生理正常狀況,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慢高起來的,只要沒有過低都不用太著急。

2、壓力過大時

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就會慢慢恢復溫暖。

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哦。

3、衣物不夠保暖

如果手腳冰冷,表示體溫的平均調配有問題,如果已經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但手腳仍未恢復溫暖,就該注意,因為 許多人體表的溫覺神經接受體的「涼點」,因為太過遲鈍而不能感受到冷。

4、氣象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

這種情況會讓 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從而導致手腳冰冷。所以辦公室白領不要坐的太多,防止腰部以下氣血運行不通,大腿氣血運化不好,導致水腫冰涼。

這冷冰冰的手腳真是讓人難受,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這樣的癥狀?

穴位按摩解決手腳冰涼

1.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腳心。用手掌快速揉搓它,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湧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

2.勞宮穴

勞宮穴位於手心部。一手握拳,以掌指關節揉搓另一隻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熱,再換另一隻手,交替進行。

3.腎俞穴

腎俞穴在背部腰眼處,即第二腰椎棘突往上兩椎體,旁開1.5寸位置。每天稍用力各拍打100餘下。

4.氣沖穴

氣沖穴位於大腿根裡側,此穴下邊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後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5.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脛骨邊緣處,即用手心放在膝蓋上,中指按到脛骨的位置。每日可打或按足三裡穴100下,有助於手腳微血管擴張,舒筋活血,改善手腳冰涼癥狀。

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生薑羊肉湯是一道常見的傳統葯膳。主要用於補益補身湯。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作用。

具體做法: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吃肉喝湯。

勤運動、勤甩手

可以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哦。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便甩一甩,走上30分鐘,促進氣血運行,全身就會暖呼呼。

因為一早就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所以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也可以試試簡單的爬樓梯、原地跳躍,動個20分鐘,達到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

工作40分鐘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時地動動手指、腳趾丫,皆可幫助血液循環。

睡前泡腳

睡前用熱水局部泡手、腳,不但可以促進血管末梢的循環,還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不妨用一個水桶裝入熱水、米酒和薑片(熱水和米酒的比例1∶1),用來泡腳,有助於改善女性怕冷的現象。 但泡完並擦乾後應立刻穿上棉襪保溫,睡覺時也可以穿著。如喜歡,記得分享給更多人!版權歸原作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