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清大醫傅青主

傅青主傅山博學多才,通經子諸史和佛道之學,對金石書畫,尤其是書法,篆、隸、楷、行、狂草無不貫通,尤精醫學。傅山身背藥籠,行醫治病,風雨無阻,幾十年如一日,足跡走過大半個中國。他獨到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使他聞名遐邇。現今太原市內和市郊的上蘭竇大夫祠、五龍廟、土堂淨因寺、晉祠、松莊等地,均有傅山的遺跡。其代表作有《霜紅龕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石室秘錄》等,尤以《傅青主女科》一書成就卓越,成為中醫婦科者必讀的專著。

太原有一種風味小吃叫“頭腦”,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經常食用,有益氣調元、活血健胃、滋補虛損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所以太原人常常天不亮就趕著吃“頭腦”,所以又叫“趕頭腦”。

據說這種風味早點與傅山有關。傳說傅山中年喪妻後,一直沒有再娶,而是侍奉在老母身邊。其母年邁體弱,長臥病榻,為使母親康泰頤壽,傅山以肥羊肉、蓮藕、山藥、黃芪、良薑、煨面、黃酒、酒糟等為原料製成了“八珍湯”,並把這種湯作為老人冬季進食的早點。經過一個冬季的精心調治,他的母親百病盡消。從此,“八珍湯”之名不脛而走。看似尋常的一份小吃,其實是一份很好的藥膳食品,其中羊肉味甘性熱,補虛開胃;蓮藕清熱化痰;山藥補脾健中;黃芪補脾益氣健肺;良薑味辛性熱,溫中下氣,暖胃消食。藥寓於食,藥食並用組成一劑溫補而不膩、清薄而可口的滋補藥膳。

傅山精於醫學,而且極重醫德,對待病人不講貧富,一視同仁,對老百姓會給予更多的關照。對於那些前來求醫的闊佬或名聲不好的官吏,則婉詞謝絕。他說:“好人害好病,自有好醫與好藥,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醫與胡藥,正經者不能治。”而其在醫學上最大的貢獻是他傳世的幾部醫學著作:《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對後世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主要的婦產科專著,該書文字樸實,論述簡明扼要,理法方藥謹嚴而實用,善用氣血培補脾胃調理之法,為後世中醫婦產科醫生所推崇。從書中的處方來看,多以四君子湯、四物湯、異功散、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等加減化裁,是傅山經過長期實踐的結晶。

傅山曾用寫文章來比喻醫生處方用藥:“處一得意之方,亦須一味味千錘百煉。‘文章自古難,得失寸心知,’此道亦爾。魯莽應接,正非醫王救濟本旨。”醫生處方用藥如同寫文章一樣,自古以來就很難,不可草率下手。文章寫不好,頂多貽笑大方,藥方出差錯,卻事關病人性命大事。甲申明亡後,傅山流寓晉中各地:“所至老幼男婦以疾請者,輒遮留不得去,從容診治,多奇驗。酬之金,不受也。”“日惟專醫救人,登門求方者戶常滿,貴賤一視之,接無倦容,藉以回生者不可勝數。”

傅山作為一名天才型的雜家,被後人賦予很多形象。梁羽生小說裡,他是“天山七劍”的精神領袖,武功深藏不露;坊間名醫錄中,他懸壺濟世,堪稱婦科聖手;妙筆丹青內,他狂傲不羈,詩書畫藝無一不精,與顧炎武、黃宗羲等人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傅山無意仕途,他博覽群書,除經、子、史、集外,甚至連佛經、道經都精心覽讀,穿道士服裝,住在佛教的寺廟裡,交友遍布儒道釋各界。

傅山忠君愛國,清兵入關時他39歲,毅然出家入道拜還陽真人郭靜中為師,是全真道山西龍門派第六代傳人,其師賜其號“真山”。據傳傅青主曾蟄伏於靈石山幾個晝夜,承法師指點迷津,從此醫學造詣突飛猛進,處方精到實用,因而頗受後世醫家推崇。他以行醫為業,借醫弘道,以醫傳教,從事反清複明活動。在行醫實踐中,他對前人經驗和民間驗方,非常重視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醫學著作《青囊經》和《青囊秘訣》授於親傳弟子反清複明志士浙江山陰(今紹興)人陳士鐸,陳氏迫於清代文字獄,將其師傅山所傳醫著隱去傅氏之名流傳於世。據有關資料顯示,傅山的兒子傅眉和侄兒傅仁,當時曾在太原橋頭街開設藥店,藥店招牌“衛生館藥餌”和楹聯均為傅山所親題。楹聯為“以儒學為醫學物我一體,借市居作山居動靜常貞”。傅眉和傅仁經營藥店,傅山則住在郊外。

傅山“懸壺濟世,不為名相,當為名醫”。他整天行醫按脈,風塵仆仆,寫下了《傅氏女科》《青囊秘訣》等“流布天下”的醫書。

傅山27歲時,妻子就因病而逝,當年,兒子傅眉只有5歲。傅山發誓不再娶妻,與兒子相依為命。白天,他與兒子同乘一車,外出采藥賣藥。晚上,父子二人圍坐在燈下,傅山為兒子講授文學、醫理。在傅山流離在外和隱居的生涯中,傅眉一直相伴在他的身邊,父親是朱衣道人,兒子則自號糜道人。而且深受父親影響,傅眉也並未像絕大多數書香子弟一樣走向仕途,父子二人始終保持著特立獨行的氣節。

對於傅山來說,傅眉不僅是兒子,更是知音和良伴。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