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北伐多以失敗告終,為何朱元璋北伐能徹底成功?

縱觀兩千年封建帝王史,似乎北伐這件事只有朱元璋乾成了,而其他南方政權往往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北伐確實很難,這是公認的事實,但也不是不能成功。早在三國鼎立時期,東吳大將呂蒙都指出北方政權的一個弱點。

呂蒙的原話都這樣的: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這是呂蒙就東吳局勢進行的分析,他認為東吳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奪取荊州;二是進攻徐州。尤其是經過合肥之戰的慘敗後,呂蒙深刻認識到即便奪取了徐州,東吳也很難長時間佔據這裡。

呂蒙說的很有道理,東吳優勢在於水軍,而徐州所在地處於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後來,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北伐時,先是迅速佔領徐州,隨後兵分多路秋風掃落葉般席卷中原,如果不是“第一號功臣” 劉穆之病死,北伐很可能就成功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反觀朱元璋北伐,顯然是吸取之前歷朝歷代北伐的教訓,他制定了北伐總戰略:“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卷而下。”

根據朱元璋的設想,明軍北伐行動至少應該分為三個不走。第一步,攻取山東後攻取河南,佔領潼關;第二步,攻下河北後立即進兵攻取元大都,徹底消滅元朝;第三步、從元大都向西南席卷而下,攻下山西,平定山西甘肅,完成北方的統一。

事實上,如今我們分析朱元璋北伐策略,打破了歷代兵家的思維定勢,“得關中者得天下”。除了北伐策略得當外,朱元璋北伐之前朝代相比,有個巨大的優勢,經濟中心已經南移,朱元璋佔據的東南一帶才是賦稅人口重地,而打仗歸根到底拚的是綜合實力。

另外,大運河的便利使得南方軍隊也能快速推進到中原地帶,同時有利於糧草的運輸。事實上,上面這些都是客觀條件,南方民眾之所以誓死追隨朱元璋北伐,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建立的新政權給他們帶來的希望。

無論是史學界所提倡的經濟決定論,還是地理決定論,其實都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人才是創造一切的根本。

參考資料:《明史》、《歷史的北伐戰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