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壓測量誤區對高血壓診斷和指南的影響

中國高血壓指南:建議診室血壓應相隔1-2分鐘重複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2次讀數相差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加拿大高血壓指南:建議放棄第一次血壓測量的讀數;

英國NICE指南:建議選擇最後兩次測量數值中較低者。

但是,收縮壓波動的幅度對血壓分類的影響以及年齡在其中的作用,在此之前尚未明確。Veloudi, Panagiota 等近期在Journal of Hypertension 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多次連續測量血壓會下降的假設不成立

研究發現,連續兩次測量收縮壓,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第二次相對第一次測量的收縮壓水準越高,而且年齡越小的人,收縮壓差值越大。

這是一項基於澳大利亞健康調查(AHS)數據。研究者納入20?716 名成人進行血壓測量。將受試者分為50 歲以下和50歲以上(含50歲)人群,根據不同指南連續測量血壓後評價收縮壓分類的變化。

根據各大指南診斷不同年齡組的高血壓患病率

研究樣本的平均年齡為45歲(範圍:18~85歲),50%為男性。如圖1所示,根據JNC 7 指南診斷的各年齡組的高血壓(收縮壓)的患病率最高

年齡最大人群中,根據各國指南之間的高血壓患病率的差別最大。

圖1. 根據不同指南定義的不同年齡組中高血壓的患病率

血壓再分類的影響

收縮壓按照第一次測量的讀數進行分類(正常收縮壓或高血壓),然後根據不同指南的方案再與平均收縮壓值進行比較(再分類)。

加拿大高血壓指南中,從正常收縮壓再分為高血壓的比例最高(50歲以下組有3%;50歲以上有12%),而NICE 指南中從高血壓再分為正常血壓的比例最高(50歲以下組有70%,50歲以上人群中有44% )

表. 高血壓患病率,及相對單次收縮壓讀數是否高於140 mmHg分類後,按照每個指南的流程方案再分類的人群百分比

收縮壓的變化趨勢

研究還分析了收縮壓變化的趨勢(升高或降低),以及年齡對收縮壓差異的影響。收縮壓在前兩次測量中升高(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測量)的比例佔到37%降低的比例達到56%,沒有變化的為7%。

年齡與收縮壓水準之間會相互影響(P<0.0001)。年齡越小的個體,多次測量收縮壓的差值越大。

圖2. 年齡和收縮壓水準之間的相互作用。

主要結論
  • 血壓評估會受到很多無法預測因素的影響,導致血壓測量和診斷的不確定性

  • 血壓會隨著連續多次測量會下降的假設並不準確

  • 年齡對診室測量收縮壓差值的影響,可能導致高血壓診斷的變化

  • 血壓測量指南應當基於循證醫學證據,而非假設,以免產生診斷錯誤。

  • 這個研究結果也再次強調為了確診高血壓的診斷有必要用診室外血壓測量

原文:Veloudi, Panagiota. et al. Age-dependent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over consecutive office measurements: impact on hypertension diagno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April 2017 - Volume 35 - Issue 4 - p 753–760

翻譯整理:聚焦高血壓編輯部

溫馨提示:本平台已開通文章搜索功能,可關注後發送關鍵詞體驗。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