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食用油問題頻出就自己壓榨,靠譜嗎?什麼樣的油能給寶寶吃?

致力打造綜合育兒公眾號

國家高級營養師、育嬰師

宛寧領銜打造

親子閱讀推廣人維尼媽媽

電台主播維尼爸爸聯袂奉獻

食育 | 養育 | 童書 | 故事 | 微課 | 好物

第208個故事

出版致謝

小機靈和小迷瞪

作者:

尼古拉斯?莫爾德維諾夫威廉?利普金德

譯:范曉星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適齡:3-6歲

給孩子的故事,給父母的文章

文 | 宛爸 維尼媽媽

閱讀需5-8分鐘

自從有了娃,真是操碎了一顆老母親的心。

從孩子穿的用的到玩的,一雙眼睛彷彿自帶安檢過濾系統,通通要篩查個遍,確保安全放心才能給寶寶!

吃的東西那就更別提了!

最頭疼的是奶粉,挑牌子挑到眼瞎。

好容易過了奶粉關,殊不知這接下來的一道道關如何過。

眼看著6個月的娃開始添加輔食,食用油又給老母親壓力山大——能不能吃,怎麼吃,吃啥牌子的?究竟是橄欖油好還是核桃油好,要選大桶的還是選小瓶的?

前一陣子央視的《每周品質報告》再次曝光問題食用油,當媽的我又一下子覺得:啥都不能吃了!

新聞回放:

據今年四月央視《每周品質報告》的報導稱,央視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發現,一些所謂食用調和油實際上是勾兌出來的調和油。

記者找到了一款福工坊牌初榨橄欖調和油,配料表得標示:玉米油含量95%,橄欖油含量5%。

這種凈含量5L裝的橄欖調和油在市場上每桶零售價大約為七八十元, 然而在這裡的出廠價卻只有32元。

在福建某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款凈含量5L裝橄欖調和油,配料表裡標稱含有6%橄欖油,94%菜籽油,出廠價34元。

面對記者提出的成本核算,這家公司負責人不得不承認,包裝上所突出的橄欖油實際上添加不了那麼多。

食用油出現各種品質問題,幾乎年年都會上新聞黑榜,隨便在網上搜一搜,就會跳出一大把:

於是媽媽們又躁動了!

買的油都不安全,我人肉背回來進口的總行了吧??!進口也怕假的,我自己在家榨總行了吧??!

講真,自己壓榨的油未必一定好!

食用油按照加工工藝法可以分為壓榨油和浸出油,以原料命名法可以分為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等。以營養素配比的方式命名成為調和油。

壓榨法:是用物理壓榨的方式,從油料中榨油的方法。

它源於傳統作坊的製油方法,壓榨油是油料子仁經過破碎、軋胚、蒸炒、壓榨,將油料中含的油脂擠壓出來的產品,屬於一種物理的製油方法。壓榨油出油率低。

浸出法:是用物理化學原理,用食用級溶劑從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種方法。

浸出油是油料子仁經過破碎、軋胚、蒸炒,使用食用級溶劑(正己烷)將油料中的油脂抽分離出來,它屬於化學萃取的製油方法。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許含有10毫克的溶劑殘留。

但不管壓榨法還是浸出法,初步製作出來的油都叫「毛油」

除橄欖油、牛油果油外,其他原料加工出來的毛油不宜直接食用的原因是,其中都含有大量雜質,不易保存,高溫下若儲存不當,極易可能產生極性物質,從而對健康不利。

例如,自己榨核桃油,由於核桃中含有水分,油脂的水分比也是自己無法精確比配的。核桃上殘留的細菌總數若自己榨取也是無法控制的。

土法熬煮的方式精鍊的油,其中的維生素含量也會被破壞。

毛油中會富含一些雜質,例如棉酚、黃曲霉素、溶劑殘留等。

這些雜質都要在繼續加工去除掉才能成為安全的成品油,這個後續工藝就是精鍊。

油脂的精鍊工藝一般是「六脫」工藝:脫水、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蠟。根據產品特點和油料特性,六脫工藝會有取捨。

那這麼說,花了不少錢買的榨油機,榨出來的油就不能吃了嗎?

不是的!

可以自己用榨油機榨製芝麻油,最好不要壓榨大豆油、花生油。

因為大豆,花生等這些原料在運輸中或轉存過程及其容易進行霉變(黃曲霉毒素)。

家庭榨油機榨出來的毛油,不像成品油一桶500毫升或者1升,可能僅僅是一小碗。

所以自榨油要馬上食用,不能存放時間太長。像盛夏這種高溫氣象,自己壓榨出的油要密封保存冷藏於冰箱,最好在3天內吃完。

防止儲存不當變質哦!

如何給寶寶選油?

首先宛爸要向各位媽媽明確的是,嬰兒可以吃油脂!

12個月以下的寶寶,每日油的攝入量為5-10克/日

12-24個月的寶寶,每日油的攝入量為10-20克/日

24個月以上的寶寶,每日油的攝入量為20-25克/日

數據引用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按照上文中的油的製作工藝分類,給嬰幼兒選油,更適合選壓榨油

不少媽媽覺得,核桃油有營養,橄欖油珍貴,所以認準了一種油後,就隻選這一種給孩子吃,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從種類上說,常見的壓榨油的食用油有:

花生油:

花生油可以補鋅。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鋅,其鋅含量比菜籽油、豆油等都要高出許多,並且其中的油脂含量也是較高的,故經常食用於人體有益。

菜籽油:

優質菜籽油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僅次於橄欖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

此外,菜籽油所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油酸及亞油酸含量居各種植物油之冠。

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含的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它構成各種細胞的基本成分,具有調節新陳代謝、維持血壓平衡、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葵花籽油含有甾醇、維生素、亞油酸等多種對人類有益的物質,其中天然維生素E含量在所有主要植物油中含量最高;而亞油酸含量可達70%左右。

橄欖油:

橄欖油富含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還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

核桃油:

每100克核桃仁的脂肪含量為63~76克。其脂肪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酯、亞麻酸及油酸甘油酯,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

核桃油中富含天然的亞麻酸及維生素A,這兩種營養物對視網膜的發育至關重要.防止夜盲症和視力減退,有助於對多種眼疾的治療。

芝麻油:

芝麻油脂肪酸大體含油酸35.0-49.4%,亞油酸37.7-48.4%,花生酸0.4-1.2%。

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達98%。芝麻油中不僅不含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而且還含有特別豐富的維生素E和比較豐富的亞油酸。

鱷梨油(牛油果油):

鱷梨油適合皮膚乾燥、老化或有濕疹、牛皮癬的人群使用。因陽光或氣候造成的皮膚損傷,比如脫水或營養不良時使用,效果非常好。

宛爸建議:不要光給孩子吃一種油,而應當換著吃。

食用油的選用本質上來說就是對一種脂肪酸和能量的獲取。

油本質上並不在「五味」體驗中,但是卻可以增加人對食物的飽腹感,烹飪的導熱和鍋具的潤滑。

如果長時間食用一種食用油,脂肪酸的攝入就單一化,不符合多種原料、多種營養素的均衡供給的營養攝入。

給寶寶選油,還應當避免哪些問題?

1、不要買散裝油。

2、選油盡量選小包裝油。

家庭用油的量不像飯店那麼大,大桶油極少在短時間被食用完,油品會被氧化,營養價值會降低。

媽媽們在選油時要考慮的是,從第一滴油到最後一滴,營養是否全部吸收,而不是因為大包裝長期存放營養降低油品被氧化。

因此選用時盡量選擇小包裝桶裝油,開封後1個月內吃完。

3、油色深淺不是判斷一桶油好壞的標準。

4、選知名大牌的食用油,學會看清食品標籤。食品標籤會明確工藝,媽媽們選擇壓榨油就可以了。

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