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癌病人的CT片看到胸膜轉移,還能活多久?會有奇蹟麽?

肺癌是我國近年來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像我們部門,每天大概200個CT病人,至安有1-2例是肺癌,有的比較幸運,屬於早期,有治癒的機會。

上周遇到一位女性病人,4年前發現時就已經發生了肺轉移和胸膜轉移,不能動手術切除了。但患者治療敏感度很好,保守治療效果極好,4年後的複查病灶穩定,很難得!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順便解答一些讀者朋友的疑問。

病例:女性,54歲,查體發現肺部佔位3天(2014年)

左下肺腫塊,邊緣可見胸膜牽拉,提示肺癌已經侵犯胸膜

看過前面肺結節系列文章的讀者朋友就會知道,肺癌發生了胸膜牽拉,提示容易發生轉移,預後相對差。

這個患者的CT片子上,同時發現了胸膜轉移和肺內多發轉移:

後面這張圖,箭頭所示多發小結節,分別表示胸膜轉移和肺內多發轉移,這標誌著病人失去了手術機會

這裡有個知識點需要了解一下——

關於胸膜牽拉和胸膜轉移:

1.肺癌的葉間胸膜轉移多見於肺腺癌,其次是小細胞肺癌,CT觀察單側葉間胸膜小結節數量>6枚;

2.葉間胸膜單髮結節肯定為良性;

3.原發病灶均與胸膜相貼,或者可見胸膜凹陷征;

4.文獻統計,沒有發生胸水的葉間胸膜轉移(乾性轉移)的平均生存期為38個月,伴有胸水的葉間胸膜轉移為13個月。

我國在肺癌治療方面進步很快,有很多技術突破。雖然這位患者已經不能動手術,其它可選擇的治療手段卻也很多。

患者開始接受化療,一年後複查病灶明顯縮小,轉移灶也消失不見了:

期間病情有反覆,又做了放射性粒子植入。

在接近第4年的時候開始口服靶向藥物,病情穩定!

今年複查未見複發徵象:

這個病例對胸外科和腫瘤科的啟示:

發生於胸膜旁的肺癌,一定要做胸部螺旋CT薄層重建,重點觀察有無胸膜牽拉、胸膜結節等徵象,一旦發生了轉移,就不要要貿然開刀手術了。

但肺癌治療手段眾多,化療、放療、免疫治療、靶向藥物、射頻消融等,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敏感的方式,爭取長期帶瘤生存。

關於中晚期肺癌的靶向治療,一些最新觀點:

南華大學附屬二院曾教授:

肺癌有了靶向藥物治療後,生存時間明顯有延長。目前我院在診的病人就有診斷肺癌ⅳ期,單純口服靶向藥物五年以上。但這部分人群數量較少。平均口服靶向藥物一代TkI的PFS8-10月。

千佛山醫院陳博士:

肺癌的治療方面,治療明確進展的是具有EGFR敏感突變和/或ALK融合基因等驅動基因的肺腺癌,就是TKI,如吉非替尼、克唑替尼、埃克替尼、厄羅替尼等,有效率高於化療,大約40-70%,高於化療的30-40%,但大部分口服TKI的病人在10個月(7-11個月)出現進展,進展分為三種情況,須分別作出處理,若有T790M突變,可用奧西替尼。

單用靶向藥物1年甚至3年以上的,屬於少部分病人。肺腺癌突變率50%,不吸煙、亞洲女性可達到60%,鱗癌10%左右。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專註醫學科普,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的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