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與首富鬥與大佬鬥一路鬥到1300億 他說人生有幾回搏

  碩士博士圈 常遠

  他靠10萬起家,短短一年就賺到2000萬。此後經歷南京戰役,“美蘇”爭霸,“京蘇”龍虎鬥,愣是用15年創造一家市值1300億的互聯網零售商。他就是蘇寧雲商的創始人,張近東。

折騰,折騰,再折騰

  折騰,折騰,再折騰

  張近東是不幸的,他生在3年自然災害,長在10年文革。可以說,整個少年時代,除了貧窮與動蕩,並沒有太多其它的回憶。

  張近東又是幸運的。1980年,17歲的他擠過高考獨木橋,考入南京師大,並於4年後分配到當地一家國企,每月工資55元7。

  要知道,當時,豬肉才八毛錢一斤,50多塊已經算是很高的工資了,而且國有企業是鐵飯碗,旱澇保收。

  不過,等到1989年出差到上海外灘喝了幾杯咖啡後,張近東才知道自己的工資不過如此,“喝5杯咖啡就沒有了。”

  所以,1989年春節過後,張近東也決定在南京開家咖啡廳,取名“康乃馨”。

  不過,喝咖啡講究的是情調。春天還可以,一到夏天,屋裡熱得跟個蒸籠似的,顧客哪裡有心思喝咖啡呢?所以,張近東決定安裝一台冷氣機。

  想裝冷氣機?價格貴先不說,隨隨便便一台普通1匹分體冷氣機都要5000元。最主要的是冷氣機不是想安就能安的,還需向有關部門申請,要布置專線。

  要知道,我國1978年才開始有國產冷氣機。直到1984年冷氣機的保有量才10萬台,而同期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的數量已經超過1000萬。

  當然,這難不倒張近東。最後,他通過七拐八拐的關係約來春蘭冷氣機南京辦事處的主任喝咖啡,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鐵杆。

  正是憑著這層關係,張近東決心辭職賣冷氣機,“南京是4大火爐之一,冷氣機大有潛力。”再說,國有企業人浮於事,一份請示要經過5、6層審批,張近東壓抑得不行。

  1990年聖誕節後的第一天,張敬東在南京寧海路60號租下了200平方米的門面,取名“蘇寧交電”。

  店門口最顯眼的就是“冷氣機配送、安裝、維修一體化”和“春蘭專賣店”2塊大招牌。

  創新,創新,再創新

  第一次是提供售後。那時的國營商場貨賣出去就算完事,根本不管顧客會不會安裝,或者一等就是半個月。

  而張近東又提供送貨,又提供安裝、維修以及保養,所以很多顧客就是衝著這一點,專程到蘇寧店裡買冷氣機。

  第二次是借雞下蛋。但是,張近東的手頭一直非常緊,一方面是寧海路那家門市每年租金要7萬多,來那個一方面是春蘭需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所以10萬塊根本不夠幹什麽。

  怎麽辦?張近東的對策就是,“先付定金、再送貨上門!”

  1991年6月,南京氣溫達到38度。寧海路隔壁的北京西路上,教育局家屬院需要200台冷氣機,“沒有問題,只要預付60萬定金。”

  拿到那60萬定金,張近東立馬找到春蘭南京辦事處那個主任。

  一進一出,就是20萬利潤到手。要知道,當時,很多上班族一年的收入也不過2000元。

  就這樣,靠著誠信“時間差”,張近東當年的營收突破2000萬。

  第三次是反季節訂貨。為爭取到最優惠的價格,張近東決定冬天打款,夏季進貨,也就是說,每年11月開始向廠家訂貨。

  淡季不淡,廠家當然高興啊。1991年11月,張近東更是押上全年營收,一次性支付2000萬,預定了1萬多台冷氣機。

  搏傻?搏命?是的,張近東就是這麽膽大。要說他運氣好,1992年夏天特別熱,商家就愁沒有冷氣機賣,手握巨量存貨的張近東就此打了一個翻身仗,橫掃15個大學校區、20多個政府家屬區,當年大賺1個億!

  嘗到甜頭後,張近東就把這種“商家淡季支持廠家、廠家旺季回報商家”的模式常態化,成功拿下了華寶、長虹、三洋等10多個品牌,搖身一變,成為全國冷氣機專量販。

  激戰八大金剛

  1993年1月,冷氣機銷售旺季還沒來,只見南京的街頭、報紙、電台和電視上,到處是蘇寧廣告,“要想夏天過得好,就去蘇寧買冷氣機”。

  在那個廣告稀缺的時代,扔出去一張畫報都能砸到一個消費者,更何況50萬巨資砸下去!

  果然,當年4月,夏季還沒來,蘇寧的銷量就已突破9000萬,佔據南京70%的市場份額。

  這還得了?南京8家國有商場不幹了,聯手成立南京家電拓展協調委員會,公開對蘇寧宣戰,“統一價格,統一行銷。”

  張近東想息事寧人,可人家根本不買账。

  “要打就死命打!”他火了。

  對方在報紙上打四分之一版的廣告,張近東一出手就是整版。

  對方降價,他立馬跟進,並且向消費者保證,“買到比蘇寧更便宜的冷氣機將補足差價。”結果開戰第一天,蘇寧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000萬元。

  你想啊,張近東的冷氣機都是冬天進的,價格比現貨要便宜30%,對方打得起嗎?

  哪個老百姓會跟錢有仇呢?所以,3個月不到,八大商場的攻守聯盟就土崩瓦解,張近東大獲全勝,蘇寧銷售額一舉超過3個億,躋身冷氣機批發第一陣營。

  得零售者得天下

  到了1996年,蘇寧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5億。

  然而,好景不長。1997年,冷氣機競爭進入白熱化,並迅速走向慘烈的價格戰。為打破僵局,美的、格力等生產商決定自己發展零售。

  當年年初,春蘭投資10個億,在全國建設3000家連鎖店,“自產自銷,奪取終端市場。”

  緊接著,美的提出“限制大戶、扶持中戶、發展散戶”,海爾也拋棄經銷商,自己搞起終端銷售。

  合作夥伴瞬間變成競爭對手,一時間搞得張近東無所適從。在與董明珠電話裡爭吵40分鐘後,張近東清醒了,“實力才是硬道理,得零售者得天下!”

  很快,1997年3月,張近東在揚州丁家橋開出第一家分店。開業當天,搞出前所未有的現場促銷,“20個女大學生當導購,統一著裝。”

  結果裡三層外三層,當場來了2000多個看熱鬧的,最後不得不讓當地警察出面維持秩序。

  到了1998年,張近東先後在北上廣深和安徽、浙江、陝西等12個省市建立50多家直營連鎖分店,蘇寧也從經銷大戶變成了分布在全國的“小散戶”。

  到底還是專業人士厲害,美的、海爾等就此服軟,紛紛握手言和。

  經歷此役,張近東也長了教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1999年五一,他自建大賣場,擴大產品種類,從只賣冷氣機轉為銷售綜合家用電器。

  2000年,張近東更是在南京新街口扔下4000萬,建起一座18層的蘇寧家電大廈,成功開設第一家大賣場。而到了當年年底,江蘇境內已經開了15家。

  “美”“蘇”爭霸

  2002年,張近東進軍北京,當年3月安貞橋的蘇寧大賣場開業。

  不過,國美在北京經營了20多年,你想到人家的地盤搶食,沒點誠意,消費者怎會買账?所以張近東決定實實在在讓利。

  首先是保證低價。安貞橋大賣場開業之時,張近東放言價格做到全北京最低,“店內6000多種型號家電產品全面降價,平均幅度30%,其中彩色電視最大降價40%。”

  你想啊,當時國產彩色電視降至4000元以內,進口松下純平彩色電視一次性降2000塊,消費者還不瘋了!果然,開業當天,單店日銷量歷史性突破3000萬!

  其次是搞特色促銷。國美當然不是吃素的,當年五一,一次性拿出來2000萬給顧客發放購物券。

  張近東馬上調整套路,“人家買了東西再送券,我們是買東西之前就送券。”

  想想看,每個顧客進店的時候,都會領到500、1000元的購物券,直接抵扣現金,那是什麽感覺?

  很多顧客買了一件還要買第二件,更有娘家剛買完,又把婆家叫過來。2002年五月那一個月,蘇寧的營業收入就突破1個億。

  最後是注重客戶體驗。當年10月,針對十一小長假推出“國慶酬賓活動”,他直接從杭州、南京、天津抽調了60多位業務骨乾,擔任賣場內的導購員。

  不僅如此,張近東還給賣場的所有清潔員發了3000塊節日獎金,“一定要24小時保持衛生整潔。”結果,每層樓的清潔每天都擦7遍地,地板乾淨得可以照鏡子。

  那一年,蘇寧在北京的營收達到了5個億,愣是從對方重兵把守的區域撕開一道缺口。一年後的2004年,在廣外、朝陽、石景山、通州等地陸續開了4家店。

  2004年7月,蘇寧電器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張近東的個人身家也達到100億。

  當然,黃光裕不是吃素的。作為2004、2005、2008年連續三度登上國內財富榜的首富,他2006年收購永樂,2008年更以36億將大中收入囊中,坐穩家電連鎖老大的位置。

  而且,黃光裕還有一個霸氣的計劃,“收購蘇寧”

  不過,張近東更加霸氣,“蘇寧做事雖然低調,但不是無能,你不要想,即使想買也買不起,如果蘇寧做不過國美,就送給你。”

  張近東放狠話是有底氣的。要知道,當時他一年新開店460家,銷售額距離國美只有一步之遙。

  黃光裕當然不甘心,據說反攻的戰略、戰術都已經謀劃好。但就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卻因涉及經濟案件而被判14年,並罰款8個億。

  就這樣,“美”“蘇”爭霸以張近東的勝出而告終,2008年蘇寧銷售收入突破580億。此後6年,蘇寧大賣場以“每2天開一家新店”的超常規速度擴張,成為家電零售當仁不讓的新霸主。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本以為就此過上太平日子。

  沒有想到的是,短短幾年,一個來自江蘇宿遷光明村的農村小夥劉強東,靠著一股子蠻勁,一路虧損,一路拚殺,最後竟然殺出了一條血路,成功在美國上市。

  而且,套路與實體店的打法完全不一樣。

  論產品,蘇寧再多不超過1萬種,但是京東的一站式購物平台展示的產品種類有18000種。

  論配送,蘇寧依靠的是第三方物流,大城市實現當日配送次日到達,但是京東物流系統講究的是極速配送,“北上廣深上午下單,下午到貨,二線城市隔夜送到。”

  因為劉強東背後的是風險投資,人家要的是市場佔有率,要的是銷售規模,所以劉強東可以完全不用考慮成本,所以京東價格可以低到離譜。

  更可怕的是,通過網絡購買家電已經形成潮流,而且不可逆轉。從財務數字上看,儘管2009年蘇寧營收繼續增長,門市銷售收入放緩趨勢非常明顯。

  “必須轉型!”

  “必須從傳統零售商向互聯網零售企業轉型。”

  也就是這一年,張近東啟動了電商業務“蘇寧易購”。2011年以後,他更是大手筆玩起了雲商模式,“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

  不務正業?做虛無縹緲的中國版“沃爾瑪+亞馬遜”?錯!張近東用了短短4年,悄然打造出閉環的O2O模式,涵蓋金融、物流、體育、文化與投資等八大產業。

  所以,當劉強東公開叫板,“京東大家電3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張近東毫不畏懼,“若價格高於京東,給與已經購買者2倍價差的返還。”

  然而,劉強東背後有沈南鵬、張磊、梁伯韜,更有今日資本的徐新。

  所以,劉強東能夠在一路虧損,一路質疑中,堅持到了到納斯達克上市的那一天。

  有了資本的支持,大強子後來又加了一條砝碼,“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便宜!如果蘇寧敢賣1元,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

  “必須放大招!”生死存亡之際,張近東非常清醒。

  2015年8月的一個晚上,蘇寧品牌部的全體人員在九點多被緊急電話召回公司,要求簽訂保密協定。

  接下去的一周時間裡,他們被封閉,和他們一起合作的還有來自杭州的20多人的團隊。

  緊接著,2015年8月10日,一個爆炸性消息傳來,阿里宣布以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

  背靠大樹好清涼。從此,淘寶、天貓就成了張近東自家的地,“雙十一”更成了蘇寧的主場。

  如今,蘇寧雲商已經擴大到家用電器、辦公設備、通訊設備、百貨、汽車、快遞物流等20多個領域,全年營收超過3500億。

  也正是2009-2017年長達9年的堅決轉型,讓蘇寧具備了再次騰飛的動力。如今,張近東壯志滿懷,“到2020年線下達到2萬家店、交易規模達到4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夢想確實還是要有的。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