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故宮文創收入超1500家A股上市公司帶來哪些啟示?

2月17日,在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主題為“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的演講。 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攝

2月19日是農歷正月十五,在故宮元宵夜亮燈美景刷屏的同時,一則“2017年故宮文創行銷收入達15億元,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水準”的新聞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尤其引發文化旅遊行業熱議。

與故宮那些匠心獨具、頻頻成為“網紅”的文創產品相比,當前市場上大量充斥的卻是設計缺乏創意、製造工藝停留在低水準的旅遊紀念品。不少遊客紛紛吐槽,“賣的東西千篇一律”“一看就是地攤貨,不上檔次”“不買遺憾、買了後悔”……

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旅遊購物佔旅遊收入的比例在60%至70%,目前我國這個數字還不到40%。故宮文創行銷的成功告訴我們,消費者不缺購買力,缺的是讓人入眼入心的產品。

過去,我國旅遊市場發展尚不充分,即便是粗製濫造、千篇一律的低端旅遊紀念品也擁有一定市場,很多商家也隻圖“一錘子買賣”。然而,隨著旅遊消費市場需求逐步升級,遊客對旅遊紀念品也產生了更高的期待。

因此,如果旅遊市場管理者和經營者繼續停留在同質化、低水準重複階段,必然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再不轉型就晚了。

開發旅遊紀念品如何告別粗製濫造、千篇一律?當前,文旅融合逐漸成為旅遊市場發展新趨勢。這是因為,文化是旅遊最好的資源,旅遊也是文化最大的市場。一份小小的紀念品,或是一場獨特的民俗秀,可以成為體現文旅融合的窗口,既濃縮一地特色文化,又帶給消費者美好回憶,還創出良好經濟效益。

因此,業內專家認為,文旅經營者需要在對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的基礎上,融入獨特的文化創意,並加以功能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審美、使用等多重需求。

以故宮博物院為例,其開發的系列文創產品,通過挖掘故宮藏品所蘊含的獨特文化價值,把具有故宮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植入當代工藝品和日常消費品中,讓優秀的文化傳統與時尚元素完美結合,消費者通過文化產品這一載體實現“把故宮帶回家”。

由於精心設計加上精美工藝,故宮文創產品逐步俘獲了數以千萬計遊客的芳心。今年春節,故宮博物院還研發了與“過大年”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近百種,受到了遊客追捧。

當然,做好原創文化旅遊紀念品並不容易。近幾年,山西灌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涉足旅遊文創產品開發,該公司董事長兼CEO黎貫宇介紹,他們一方面與各地旅遊部門、文博部門等合作,幫他們設計產品,“最簡單的產品一般也需要兩三個月設計周期”;另一方面,他們與非遺傳承人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又滿足現代需求的非遺產品。

毫無疑問,文創產品開發需要耗費巨大精力和時間。黎貫宇說,用心打造的產品受到消費者認可很令他們滿足。不過,產品推向市場後也難免遭遇被“克隆”“盜版”的鬧心事,“我們只能增強自己的品牌意識和版權意識,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專家建議,旅遊紀念品設計開發應多鼓勵旅遊部門、文博部門、景區與企業之間展開合作,發揮各自在人才、客源、設計等方面優勢,共同開發高質量產品。從長遠角度看,還應進一步完善保護知識產權相關政策,加強扶持文化創意企業等;並加強市場監管,鼓勵原創設計,打擊侵權者和侵權行為,為文創行業發展營造良性空間。(經濟日報記者 張 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