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養生宜養心

■新聞背景

夏至將至,天陽下濟,地熱上升,這時氣候炎熱為四季之最。人與日月是相應的,在人體五臟之中,心屬火,與夏相合。因此,要想安度夏日,首當養心。

■約訪專家寧蔚夏: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暑為夏季主氣,「在天為熱,在地為火」,最易入心。暑邪內傷「心神」,可致人體體溫調節失去平衡,大量蓄熱,兼之其升散的特性,使膝理開泄,不斷出汗,耗氣傷津,易造成人體中暑。所以,夏季養生,首要需養心,防暑降溫。

炎夏,在外要注意防暑,在內需注意養神

心主神志,暑熱之邪侵入人體,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此時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心境,做到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並調息靜養,所謂「心靜自然涼」。

心主血脈,泵血以營養全身。夏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加快,相應心臟負擔加重。夏天不可過勞和熬夜,要注意睡眠和休息。在夜間睡眠減少的情況下,安排適宜的午睡是保護心臟的有效手段,一般來說,午休50~70分鐘,養心效果最好。

「汗為心之液」,與血同源。夏天人體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減少,可致血容量下降。夏天「靜」不僅能養血,減輕心臟負擔,還可斂汗,不致汗液大泄。因此,應盡量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運動,減少出汗,同時還應及時補充水分,擴充血容量。

夏季養心飲食調理很關鍵

飲食調理對養心也很重要,夏天特別有講究。

心在上屬火,腎在下屬水,水能克火,鹹味入腎,可堅陰以遏製心火亢盛之勢,故夏天應注意補充鹽分,既是為了防止體內水分丟失,也是為了平抑在上的心火。酸味食物具有化生津液的作用,且能幫助消化,收斂汗液,宜擇食。還應選擇苦瓜、綠茶等苦而寒涼的食物,以期直折暑熱。夏天應忌大辛大熱之品,以防火上澆油,變生他恙。蓮子、荷葉、竹葉均入心經,不僅有清熱解毒之功,還兼具清心除煩、養心安神之效,可將其分別與粳米同煮製粥,夏季常食。

夏日養生須四防

防中暑。夏氣象溫較高,身處高溫環境之中,或在烈日下遠行,或戶不通風……當外界溫度超過人體正常體溫時,極易發生中暑。因此,應避免烈日暴曬,避開高溫環境,保持室內通風,還可飲用綠豆湯、菊花茶、銀花露、酸梅晶、蘆根水等解暑降溫飲料。一旦出現頭暈、欲嘔、周身不適等中暑先兆,須及時就醫。

防傷濕。夏季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及冷飲,或是大汗後用冷水浴身,這些都易致人體傷濕而出現頭昏頭困、身重無力、精神萎靡、不思飲食等癥狀。故夏天不可暴飲生冷食物,要注意保持環境的乾燥,不要久居濕地。

防受涼。電風扇、空調器等是夏天室內主要降溫工具,但注意不要過用或入睡後不當使用,以防體溫驟降。特別是體弱多病的人,空調、電風扇千萬不可對著身體尤其是頭部直吹,且不要在空調房內久待。另外,還要避免在露天或有過堂風的過道等處臥睡,以免受涼。夏天感冒,因多夾有暑濕,往往纏綿難愈,應多注意,以預防為主。

防疫病。夏季氣象炎熱,適合細菌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長,加上人們常大量飲水,沖淡胃液,以及消化功能減弱,都會使胃腸抗病能力降低。這時一旦食入被汙染或變質的食物,極易發生痢疾、食物中毒、傷寒等腸道傳染病。所以,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加強食物和餐具的消毒,及時處理腐爛變質的食物,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此外,盛夏是癤、膿皰瘡、汗斑、癬等細菌和真菌感染類疾病的多發季節,中醫認為是因火熱毒邪烘盛所致。由於心屬火,故又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之說。因此,對於上述疾病,應以清心瀉火解毒為大法,積極防治。

夏養心可練和血操

夏天在天亮起床後,進行鍛煉有益於身心健康。這套和血操不勞形、不傷津,適應夏季鍛煉,做操後,令人通體舒暢輕鬆。

拍打關節。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直。右手掌輕拍左肩關節,左手掌輕拍右肩關節,往後拍打腰兩側關節,往下拍打膝關節。如此往複16次。

轉動關節。主要有以下方式:

上肢關節轉動單肢轉動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直。左手叉腰,右手臂伸直,自下而上的轉動,轉16次;右手叉腰,左手臂同右臂同樣轉動16次。

雙臂前伸後曲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直。雙手平舉,掌心向外,放在胸前,動作時,雙臂前伸後曲,一伸一曲共16次。

雙手交叉前後擺動式。兩腳分開,同肩寬,身直。雙臂伸開,掌心往前擺動向下,往後擺動向上,一前一後擺動,共16次。

頭頸前後左右轉動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直。頭頸放鬆,往右往左各轉動16次;往後仰,往前俯,上身站直放鬆,一仰一俯,共16次。

下肢關節轉動膝關節轉動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直。雙手掌按住雙膝關節,上身彎曲,下肢直,雙膝關節同時轉動,方向相同,轉動16次。收勢復原姿勢。

單腿前後擺動式。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身直。右腳站穩,右手垂直,掌心向內,左腳離地3cm左右,前後擺動,左手臂伸直,掌心向內,隨腳一起擺動16次,左腳站穩,左臂垂直,掌心向內,右腳離地寸許,前後擺動,右手也隨著擺動16次。

單肢抖動式。兩腳分開,同肩寬,身直。左腳向前伸出半步,腳趾落地,腳跟離地3cm左右,兩手放鬆垂直,掌心向內,微貼腿外側,上身垂直,左腳自然抖動,共16次,左腳收回,右腿伸出半步,做法同左腿,亦抖動16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