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業大佬論道量化投資:"中國的橋水"還有不少橋要過

  專業大佬論道量化投資:規模尚小、數據不足、A股波動性大 “中國的橋水”還有不少的橋要過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楊軍    

  如果從第一隻量化基金成立算起,國內的量化投資正式起步於2009年。

  2015年之前,國內市場上的量化對衝策略曾經歷了幾年的快速增長。市場曾一度認為,量化對衝將成為公募基金的主流策略,不過受2015年三季度相關股指期貨管控政策的影響,量化對衝策略元氣大傷。

  經過2015~2017年市場洗牌,今年量化投資市場進入競爭的相對平穩期,在優勝劣汰後,剩下的量化投資機構能力相對較強。相比過去幾年,在股市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今年以來量化投資的相對收益有所回升。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一場量化投資峰會上,迎來了來自國內外銀行、券商、公募、私募的諸多量化投資專業人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場投資峰會上,有專業人士分別用“編年史”和“三階段”來回顧、展望量化投資在國內外的發展歷程。而從目前國內的市場環境、數據積累等條件來看,國內的量化機構距離成為“中國的橋水”還有不少的橋要過。

  ●量化投資目前還不能算主流

  2009年算是國內量化投資的起點。此後,量化投資在國內迎來了連續幾年的蓬勃發展。

  而在國外成熟市場,量化投資已經有了近70年的發展歷史。從包括“橋水”等一些海外大型對衝基金運行的情況來看,通過量化投資來管理風險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2015年前,量化對衝策略快速增長。市場曾一度認為,量化對衝很有機會成為公募基金的主流策略,不過受2015年下半年的股指期貨政策影響,量化對衝策略規模大幅縮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經過2015~2017年市場洗牌,今年量化投資市場進入競爭的相對平穩期,在優勝劣汰後,剩下的量化投資機構能力相對較強。

  今年,市場上的量化策略逆襲了主動管理。中信證券金融產品研究部高級副總裁厲海強指出,今年主動管理產品遭遇了明顯的挑戰,而去年權益類產品是表現最好的,幾個量化類產品卻表現墊底;今年以來,幾類量化的策略都取得了正收益,例如今年上半年不少阿爾法策略取得了正收益,一些優秀的團隊甚至取得了兩位數的收益。

  對此,德瀚基金總經理馮子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量化投資可用的工具和手段比較多,可以通過這些工具對衝風險,不像一些主觀多頭的基金,只能做多股票;另外量化投資的電腦模型自帶風控,實現了全自動交易,可以不受主觀因素影響地果斷止損,相比之下在趨勢性下跌的時候,那些選擇“死扛”的主動基金虧損就會較多;同時市場風險加大,波動率會上升,會有利於量化交易,目前資產價格有所分化,也有利於對衝交易。

  談及量化投資在國內外理財行業的應用,瑞士銀行集團執行董事Colleen Zhou表示,這幾年市場的波動趨於加強,隨著各類資產的關聯度加強,傳統的投資工具難以真正地分散風險,而量化投資有別於其他大類資產走勢的特性,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據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產品負責人奚聲麒介紹,近一年的時間裡,量化佔其所管理的近80億元資產的配置比例從2%漲到了10%。他認為,量化投資在資產配置組合中可以起到穩定器的作用,“以近期的土耳其金融危機為例,我們在商品CTA和量化策略上保持了微弱的正收益。”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公募基金來看,目前量化投資仍然不能算主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公募基金量化資產規模為1460億元。相比之下,當前海外的量化投資基金的管理規模已經達到4000多億美元,佔整個海外對衝基金業規模的近14%。

  有公募基金人士認為,量化投資作為被動管理工具,未來會成為中國投資者比較主流的配置工具和大類資產配置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量化投資會在養老基金的配置中佔到較大的比例。

  ●人工智能策略將成行業趨勢

  有量化投資人士曾指出,二級市場的量化投資機構的生存之道在於其策略。這幾年國內量化投資基金往往呈現雄起一把就關門的狀態,在策略跑順的時候收益能明顯跑贏大盤,一旦受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就可能面臨清盤的風險。

  在2015年之前,新興的量化投資在國內曾經歷了幾年的黃金時間,不過隨後的2015~2017年,行業經歷了一輪長期洗牌。

  盛世資產合夥人劉曉俊通過國內量化投資“編年史”的形式,介紹了這幾年量化投資市場的冷暖變遷。“2012~2014年,做多一攬子股票同時做空等值股指期貨的股票阿爾法策略火爆,不過2014年12月時,滬深300指數在各權重板塊的輪流帶動下快速上漲,但同期不少個股的漲幅卻不甚明顯,阿爾法策略開始暴露出了風險。”

  “股災期間大部分基金都在虧錢,但量化基金卻還有不錯的收益。不過到2015年9月初,政策規定一天股指期貨只能做10手,還提高了股指期貨各合約持倉交易保證金標準,導致很多量化對衝基金不能對衝,比如說我本來有個10億元的產品,一天本來要交易接近1000手的股指期貨,來對衝下跌的頭寸,但是一天只能交易10手後,我只能對衝1000萬元。如此一來,不少量化基金只能選擇清倉股票,這讓不少加了高杠杆、背負高昂銀行利息的量化基金元氣大傷。阿爾法策略基本宣告失敗。很多當時那一輪的量化同行現在還活下來的基本上好像已經沒有了。”

  “2015年底開始,商品期貨的趨勢策略、跨商品套利策略逐步興起,不過到了2016年‘雙11’之後,整個商品市場的波動率和交易量急劇收窄,形成一個陰跌市場,有點像現在的股市,這些商品策略開始失效,最後基本上也不掙錢了。又一批純做商品的量化投資的投顧又倒下了,等於是行業第二輪的洗牌。”

  “從2017年起,價量股票阿爾法策略開始興起,不過隨著市場成交量的明顯縮水,該策略也呈現頹勢。”

  那麽量化投資基金如何才能跳出怪圈?劉曉俊認為,“首先要對策略非常熟悉,你需要有更多的策略,你需要有運用過策略打過多年仗的經驗;第二需要有對未來巨集觀的判斷。這兩個條件都具備了,相信將來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基金,這也是現在華爾街為什麽有不少量化對衝基金可以做到百億甚至千億美元規模的原因,因為他們已經把這些事情都經歷過了,已經歷了四五十年幾輪牛熊,有足夠的工具,足夠的創新,足夠的巨集觀判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展望未來,多位量化投資人士認為,人工智能與量化投資的深度結合果將成趨勢。第一創業機構銷售部總經理鄭昕認為,量化投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量化交易只是主觀交易的一個輔助工具;第二階段,量化交易融入了很多各類因子,經過人的梳理之後,形成一套完整的量化交易策略,它可以進行自己下單;第三階段,人工智能將深度影響量化投資,量化投資將進入一個可期的更廣闊的太空,而這一階段才開始。

  據行業人士介紹,現在人工智能策略在華爾街被越來越認可,最近有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加盟了海外某知名量化投資機構。

  ●海外成熟策略在國內也失靈

  “據我了解,目前幾大商業銀行對量化資產的配置比例都沒有超過5%,主要參與的都是一些私募或者是從國外投行脫胎而來的投資部門。”奚聲麒表示,目前,國內整個市場裡個人投資者對於量化這塊的參與是非常少的,大中型機構對於量化投資也基本處於嘗試和起步階段,配置比例較低。

  而A股波動性大、政策市特徵相對明顯、歷史數據積累不足等,也給量化投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國內的量化機構距離成為“中國的橋水”還有不少的橋要過。

  陸金所金融產品部高級經理烏彬指出,這幾年,股票市場的風格變化較快,所以量化模型和量化策略,特別是一些單一策略在這個過程中受到了較大衝擊。

  “據我們觀察,投資人可能還是挺在乎產品本身的業績曲線,它的業績曲線是不是平滑,因為高端客戶還是比較注重本金的安全,不希望太大的波動。”烏彬指出,“不過現在不少量化策略波動率不低,這也讓不少大客戶體驗不佳。”同時,他表示,在國內做量化受到政策限制較多,影響了量化投資機構的發揮,希望隨著未來政策的松動,投資人能夠選擇到更多好的量化對衝策略或是更完善的量化對衝策略產品。

  而有著十多年海外量化投資經驗的私募人士崔颯則認為,中國量化投資的一個問題是歷史數據遠遠不夠,相比海外市場,A股的歷史還太短,而海外做股票的多因子模型都是用30年、40年、50年以上的數據做全方位的驗證。他表示,對量化投資而言,數據是最重要的勝負因素,“去年股票多因子策略失效,其實在2003年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大家沒有用2003年的數據去做回測,即便是用2003年數據做了回測之後發現還會出現新的問題,因為中國股市只有20多年的歷史,之前的股票數量也不多,從統計上來說中國的數據是遠遠不夠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也有觀點認為,“基於數據來分析市場過去的行為特徵,這種多因子的分析最大的問題是數據不全,在國內這一問題較為突出。”一些在華爾街較為成熟的量化策略在國內市場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中誠富國首席經濟學家常青認為,從過去幾年來看,那些直接採用“拿來主義”的量化團隊的業績表現不見得就好,因為他們無法適應中國市場的政策市特徵和較大的情緒化波動。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