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私募大佬談全球投資機遇:選擇好公司總能"吃香喝辣"

  新浪財經 3月15日訊,第12屆中國(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在當日下午的資產配置全球化分論壇中,建信基金總裁特別助理趙樂峰,MSCI執行董事、中國區Analytics業務主管趙丕煒,相關景泰利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管宇,北京金大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海峰、 深圳市華永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余黃炎,就“中國私募基金全球投資機遇分析”這一主題進行了圓桌對話,暢談港股和美股市場的機遇與風險。

  在談及今年海外大類資產的機會時,趙樂峰首先坦言,目前海外大類資產“比去年難做、難配置”,他提醒投資者要注意三點:一是全世界央行開始貨幣緊縮;二是有沒有加息的效應;三是要通貨膨脹和大宗商品的關係。趙丕煒表示,關注市場的風險偏好和市場的風險上升,注重相關性的分析,同時防範壓力測試和黑天鵝事件是他在考量大類資產的思路。

  論壇上,嘉賓們還分享了2018年他們所看好的地區市場。管宇對美股持樂觀態度,在A股則會更謹慎。由於港股通的推出,南下的資金仍能為其提供流動性,因而港股也是其看好的市場。

  范海峰則認為不管A股、港股還是美股,選擇好的公司總能“吃香喝辣”。但什麽樣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余黃炎認為,最顯見的標準是一流公司和行業龍頭,同時他也透露了自己的標準,“成長性不超過五年的成長股”。

  海外市場有機會,同時也存在風險,對於選擇“出海”的私募基金,管宇認為,市場的差異性要尤其引起關注,不同於國內市場龐大的個人投資交易量,海外市場多為機構投資者主導,“很多人把錢弄去炒港股,本來想去香港割韭菜,沒想到自己就是韭菜。”趙丕煒提到了海外流行的Smart Bate的概念,他認為投資者需要在理念、投資邏輯和風險管理上更加靠近海外思路,需要有和海外機構共同溝通的語言。

  以下為圓桌對話實錄;

  主持人:我們請各位老總自我介紹一下自己的公司情況以及自己的情況,方便大家更加熟悉,有請趙總。

  趙樂峰:我代表建信基金,建信是一個公募基金,和私募沒什麽關係,我們公募的規模是6000多億,私募專戶將近4000億,子公司將近4500億,我們的管理規模是1.3兆,我自己負責的是幾塊,我分管海外投資,包括資產配置、量化、指數工程,都是以投資為主,謝謝。

  趙丕煒:我是來自MSCI,MSCI今年有比較大的工作,我們這邊也是有非常大的動作配合到市場各相關機構,我們從業務角度來說,除了指數以外,還有關於MSCI提供一些分析工具,包括量化投資、數據服務方面,這方面是我們很大的一塊業務,國內我們和非常多的機構進行廣泛的合作,包括養老金、保險、銀行、券商、私募,很多都是我們的客戶,這是我們簡單的介紹。

  管宇:大家好,我是管宇,我代表深圳景泰利豐參加這個會議,我本身是景泰利豐香港的CEO,景泰利豐2007年在深圳成立一個私募,我們在國內和香港都擁有資產管理牌照,國內大概有40個億的管理規模,海外有大概1億多美金的規模。出去得比較早,海外運作第一隻對衝基金有超過5年的歷史。

  范海峰: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大虎資本,投資界的小學生,我叫范海峰,我們也是一家私募公司,相對比較年輕,投資的方向是期貨、A股以及海外市場,這次來的主要目的是和投資界的前輩學習,也希望認識一些各界的朋友,大家一起發展。

  余黃炎:大家好!我是余黃炎,來自深圳華永信資本,我們公司是創業時間不是很長的私募,我們做的產品有股票和期貨,我本人是做了比較長時間的賣方研究員 ,現在是股票基金經理。

  主持人:我們簡單認識的各位老總以後我們拋一個問題,2017年全球市場一片大漲,如果把2017年的大類資產,如果要做一個大類資產收益從高到低的排序, 分別為股市、匯市、大宗商品、債市。2018年,各位老總展望一下全球哪些大類資產更有機會?2018年大類資產的排序請排列一下,首先有請趙總。

  趙樂峰:2017年整個市場的情況是相對貨幣比較寬鬆的情況,很多是資金面推出來的,2018年大家要注意三個點:一是全世界央行開始貨幣緊縮;二是有沒有加息的效應;三是要考慮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和大宗商品有關係。

  我講幾個數字,我們作為全球資產配置一定要看幾個數字,美國的預期消費物價指數的目標率是在2.3,目前已經超過了,所以美國才會提出來預期加息三次到四次左右。英國目標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3左右,目前差不多站在這個附近,去年英國已經調過一次。唯一有一個地方還不到目標消費者物價是歐洲,大概是1.9,歐洲目前沒有調息的打算,下半年、第三季、第四季怎麽樣?他們也完全看這個。

  國內來講,目前央行采取的措施和國際采取的措施不太一樣,他可以用很多的手段,去杠杆和資管新規,根據今年的狀況,相對來講會比去年難做、難配置,去年巨集觀策略是Bate來看的,今年大家要想想Alpha,如果想Bate的話,巨集觀策略去年是有效的,今年可能沒有這麽理想,謝謝。

  主持人:趙總提示大家在2018年看到的風險點,總而言之今年比去年難做,如果從FOF配置的角度進行配置,能不能給我們一個大概的配置比例呢?

  趙樂峰:今年債我們不會配、不敢配,債現在也不能擴杠杆,杠杆去年、前年做得很多,債基本上很難配。要配的話,股票我會以做Alpha 比較強的基金為主,可能會這樣。我還會考慮到Bate方面,有些國家Bate還是比較強勁的,股的話,美國還是比較正面、歐洲和日本也比較正面,國內都不用講,事實上是這樣,去年我可能會用Bate來看,今年可能會用Alpha來看,大宗商品去年漲得比較好的鋁和銅還算不錯,今年鋁和銅看起來,銅比鋁好一點,大宗商品是這樣,黃金基本上還在振蕩。匯率的部分,港幣的貶值幅度比人民幣大,下半年人民幣和美金狀況怎麽樣還要看減稅措施,回流美國資金狀況怎麽樣。階段和機遇會調整,今年的調整幅度不像過去,最多調整幾次而已,今年會適度調。

  主持人:至於股方面我們還會再接下來聊,有請趙總跟我們聊聊。

  趙丕煒:這個話題從MSCI的角度我們不適合給出答案,我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解讀,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主要是關注市場的風險偏好包括市場的風險上升,歷史上來講,風險水準還是比較低,風險的上升會對市場造成什麽樣的影響,趙總提到新的周期,這個周期的開始是大家需要關注和考慮的。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不能忽視相關性的分析,如果講到配置,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相關性的分散來影響到組合的風險收益率的特點,這點上來說,我們在相關性上做得非常小心,分析假設基礎多會對結論產生影響,過去的歷史不代表未來,這方面我們希望能通過一些前瞻性的手段,更好預測或是把預測結合到歷史的分析經驗得到一些結論,這對我們做出判斷會更有指導意義。這些方面我們希望能更好的穩健渡過2018年。

  分析方面來說,全球非常關注的是特別的黑天鵝事件,壓力測試和黑天鵝事件還是不能忽視,雖然2018年開始了一個季度,我們不能說後面一定很平穩,相信一年中也不會完全沒波動,我們要關注有可能出現的事件對你的頭寸、風格造成什麽影響。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提示的。領域一點,從MSCI的分析角度,除了資產類別本身之外,還可以考慮他們的風格背後的因素和因子,這一塊是海外機構做得非常認可,也是境外投資人關注的項目,他們希望看看資產類別之外是什麽樣的因素驅動,他想看看歸因分析,是通過一些偶然還是消息面隨機獲得?是否有持續的回報或是收益能力,有沒有風險控制的管理能力,這些大家都可以關注了解,看能不能幫大家在2018年順利做好投資,謝謝。

  主持人:下面有請管總。

  管宇:本身我對商品沒有太多的經驗,我們主要的產品都是像債券、股票,對大類資產配置從資產類別上來說,我們沒有太多的發言權,我可以提供另外一個角度,無論從剛才趙樂峰總的觀點,2018年的整體市場波動會比2017年高,2017年是非常簡單的低波動的單邊上漲行情,基本上2018年後就能獲得比較好的收益,但是2018年像巨集觀的風險可能會被市場更多的關注,整體的波動也會起來。策略上來講,高波動下表現好的策略,比如說商品的CTA策略,還有一些做套利的策略。據我所知2017年的表現、收益都不是太好,這個策略在2018年的表現會更好,年初波動已經起來了,如果能持續下去的話,相信這類的策略表現會比2017年好。

  簡單的延續股票投資買入和持有的策略,在2018年可能不會獲得非常好的收益,很可能是有波幅沒有升幅,如果注重選股,針對Alpha能力的,風險暴露和風險管理得比較好,這種股票型的策略應該還是有機會的。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范總。

  范海峰:我個人主要是做海外中概股和港股的資產配置,對您剛才提的問題,我的回答也比較簡單,沒有觀點,至於未來會怎樣,大家可以多采納一些別人的看法,謝謝。

  主持人:下面有請余總。

  余黃炎:我個人隻研究股票,股票我主要從個股方面開始,巨集觀方面沒有太多的研究。簡單說一下對美股、港股、海外市場的觀點,美股從估值的角度非常謹慎,港股也很謹慎。

  主持人:相對您對哪個市場看得好一點?A股還是其他的市場?

  余黃炎:我們重點布局A股的長線成長股票,我個人未來三五年核心還是A個的創業板和中小板。

  主持人:我們既然談到了股市,我們請趙總、管總、范總具體聊一聊,各位對股市關注比較多,A股、港股、美股或是其他區域的市場,哪個市場股市的機會會更大一點?

  趙樂峰:A股上次四五千隻了,大家看一件事情的時候,講A股其實應該先分大盤藍籌還是中小創或是創業板。整個來看,大盤藍籌的估值相對來講還是相對低的,雖然去年漲了一波,如果把銀行股算進去還是相對低的。中小創雖然跌得夠深,估值已經在歷史已經顯現出來,農歷年以後,中小創就漲了16%,跌到一個程度就反彈上來,從這裡來看,A股也有分好和不好,我個人認為,今年是重在Alpha不是重在Bate,不管是大盤藍籌還是中小創都有Alpha的圖線,今年的選股能力要比較強,研究能力比較強選股比較強,不像去年,去年根本不用選股,買上證50就好了,就漲了20%多,比很多的私募都好,加一個杠杆會更好。時間去年是一九行情,今年可能不會這麽做。

  至於國外股市,港股和國際股的聯動比較強,港股很多仙股基本上是沒有成交量的,玩的還是一些大盤藍籌,仙股基本上沒有成交量,能玩的還是那些東西,有些還是在相對合理的範圍內。估值不合理相對就有得賣,估值合理也有得賣,所以它是波段的東西。

  美國股票納斯達克已經創新高了,標準500還沒有創新高,道瓊還沒有創新高,還在整理當中。有些板塊基本上還在歷史估值的低點,像醫藥板塊。石油板塊也是一樣,也是要看單板塊相對高和低的問題。歐洲股市相對來講還有過渡寬鬆的效應存在,歐洲股市本身來講,他要調高利息,可能上半年看不到,最快最快今年第三第四季或是明年才能看到,他在消費者目標價還有一段距離,歐洲股市可能還有一些太空,最近調整是因為選舉的問題,有些時候是這樣。東南亞股市,很多還要再創新高,我剛從越南過來,越南從舉行到現在,是全亞洲漲得最高,投資越南要小心,成交量太低,進得去出不來,沒有多少成交量。管大資金的人會比較擔心進去出不來,定期贖回怎麽辦?各個國家的股市也有好和不好,今年多看看Alpha,Alpha挑得比較好是比較得利。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管總,以股市為利,哪個地區的市場機會會更大一點?

  管宇:股票資產相關性還是很好的,每個地方基本上很少出現一個國家拉扯漲,另外一個國家大跌的情況,2018年來說,美股我個人偏樂觀,國內的股市因為流動性邊際是收縮的,所以我感覺這兩個市場比較的話,我覺得A股我會更謹慎一點,當然我不是看空A股。我比較看好的是港股,市場整體的估值是有優勢的,便宜就是安全邊際高。因為港股通的推出,南下的資金還是能支撐,給這個市場提供流動性的支持。

  至於美國加息會不會導致資金大量流失香港?目前的時點上我們看到整個香港的銀行體系資金還是很充裕的,本身香港的外匯儲備和他的整體M2的比例也很低,他的金融系統還是比較健全,我會更加看好香港。就跟去年A股一樣,指數漲跌和你沒有太大關係,最終還要落實到你持有的組合是什麽樣的股票,我覺得這個也很重要。

  另外還有一點,當你說這三個市場的收益在做對比的時候,其實有一個潛台詞,還要把匯率疊加的因素加上去,不可能用美元計價的回報和人民幣計價的回報在那裡比,這兩個是不可比的。因為跨了市場地域不一樣,尤其海外投資要疊加的因素是你對匯率的判斷怎麽樣,這個也可能對未來的投資收益國內和國外之間的投資收益比較大的影響。

  主持人:您對匯率的看法是什麽?

  管宇:目前還是很穩健的。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一下范海峰,從您的角度看,這兩個市場2018年的投資機會到底怎麽樣?您個人偏向看好什麽行業?

  范海峰:市場來說,不管A股、港股還是美股,雖然做了這麽多年,我想說說我實際的感受,我也不知道哪個市場會更好,擲骰子也不絕對,我們堅定的認為選擇一些真正好的公司,無論外面多大的風、多大的雨,我們在家裡可以吃香喝辣。

  主持人:好的公司不在乎哪個市場。能不能再具體談一談,在您的標準什麽叫好的公司,現在好的公司沒有好的價格了。

  范海峰:好的公司就是你買了他吃得香睡得香,這個標準其實已經很高了,相信大家都有體會。

  主持人:上午有一個主題演講,嘉賓的標題是吃好喝好怎麽能做不好投資,他是偏重於消費的行業。在行業上來說,雖然您已經說得比較清楚,什麽行業、什麽領域這樣的公司佔比比較高?

  范海峰:確實消費領域佔得比較大,像今天來的路上看到很多公用電話亭,我在北京也看到很多公用電話亭,公用電話亭項目實施的時候是否考慮過現在已經變成了街道景觀?當時肯定不是這麽想的。如果當時是一家做街道電話亭的公司,現在可能面臨著轉型或失敗,哪些公司可能不會變呢?哪些最不容易變的?我覺得和人性相關的是最不會變的,我們都愛吃、都愛喝、都愛玩,我們都會生老病死,消費來講會多一些,這類的公司值得我們長期關注。

  主持人:接下來有請余總聊一下,余總是從A股尋找成長性的公司,今天我聽到更多的聲音,都說2018年的措施會更難,難點在精選好公司,在您的眼中,2018年好公司好不好選,難點在哪裡?怎麽克服這些難點?

  余黃炎:選股無論是2018年、2017年、2016年對我來說選擇公司的標準都是一樣的,我不會根據年度的策略、年度的市場方向選股,剛才主持人問到的好公司標準,我這邊兩個標準:一是一流公司;二是行業龍頭。一流公司是我自己設定的評估標準,這個很難現場說。行業龍頭大家都好理解。

  我個人選股還有第三個標準,成長性不超過五年的成長股,現在有一些大盤藍籌我認為已經屬於成熟級公司,對我們來說,我們僅僅作為歷史牛股的案例研究,對我來說原則上是不會放進投資組合的。

  主持人:很多年前我們覺得是一個好公司,現在的情況可能不一樣,我想知道您在選擇您眼中的好公司會怎麽考慮規避一些可能會出現的潛在風險呢?

  余黃炎:從我研究的A股、港股過去十到二十年大牛股的經驗,好公司一上市就是好公司,不存在一個公司上市的前五年一般般,後五年一下子成了一個大牛股,我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出現的。好公司就一個優秀的人,他是一開始就優秀,之作為研究人員、投資者,你要認識到他的優秀程度,這是非常難的。我對自己選股的要求,從公司一上市開始,我就要認識到他的優秀程度,從上市開始就達到我認可這個公司是可以持有五年到十年。當然這個取決於每個人的評估標準,我覺得時應該投資水準做得非常高的人具備這種眼力。

  接下來請趙丕煒總聊一下,海外市場對於很多私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事情,您對私募比較了解,國內的私募出海可能有哪些風險管理的因素是系要他們提前考慮的呢?

  趙丕煒:謝謝主持人,我們從投資來講,剛才討論了很多好公司的標準以及如何選擇股票,這裡面講了投入裡的一個內容,還有一項是組合管理,當你有一些好公司以後,是不是我們稱為公司間個體的因素會被抵消掉,當你越來越多股票加入管理組合會被分散掉,會呈現市場的風險、共同性的風險。其實他的觀點非常好,這些觀點是可以直接落在組合上,如果我在投資總監的位置上,有一個觀點是怎麽落下去是一個執行的過程。除了選公司還要結合到投資的流程和政策,海外資金是往外配置,你希望獲得更大的機會,如果隻投A股無非就是A股市場,A股市場除非通過對充把市場的風險對衝掉,如果政策不讓做多投。談到海外投資,一個是尋求什麽樣的市場幫你做分散,我們公司的指數告訴你指引不是全部,以什麽樣的比例進行投資?這就是一個參照。作為投資管理人,你知道有全球市場機會的前提下,可以行使你主觀的觀點,就是我們相對基準的偏離,任何偏離都是表達你的觀點,任何偏離都會帶來超額收益,這裡我們稱為Alpha ,如何和德Alpha ,它可被剝離,這個概念又被演化的過程。現在是海外非常流行的Smart Bate,是界於Alpha 和Bate之間,我們不得不回避,這是我們在投入中一定會暴露的。你需要在理念、投資邏輯和風險管理上更加靠近這些思路,以及用合適的工具管理錢,這裡有數據和分析管理方法,需要有和海外機構共同溝通的語言,勢必投資機構對你有要求,他需要知道你的投資是怎麽樣進行的。

  仇總提到,必須全部投資到你的組合裡,不能做擇時,往往是投資機構給的。投資和管理如何貫徹執行,投資機構上層管理的養老金機構對你的要求就是你淨值的一部分。這個話題需要很長時間解讀,我先提到這裡。

  主持人:管總也是做海外配置,對於這方面,如果國內私募出海的話,風險管理措施方面您覺得有什麽建議給他們?

  管宇:之前沒做過海外市場的,市場的差異性要特別注意,之前絕大多數的投資行為都是在國內發生的,實際上海外市場,包括美國市場和香港市場,遊戲規則和國內是不一樣的,容易犯的錯誤,在國內做了很長的投資,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他把這個方法論直接應用到香港市場或是美國市場,這是比較危險的,這裡面有很多的陷井存在。我做一個對比,比如說香港市場和中國市場、國內的市場有很大去,就像鏡面的反射一樣,國內市場的交易量80%是個人投資做的,這個市場因為有非常多的個人投資者存在,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投資水準非常不專業,所以他有很多的行為偏差在裡面。相互之間變成靈活博弈的遊戲,大家希望在價格的短期波動裡獲得收益,但是在香港市場恰恰相反,香港市場是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基本上沒有個人投資者,香港市場的市值是GDP的幾倍,全球數得出名的機構投資者在香港都有分支機構,香港只有600萬人,投資股票的就更少了。個人投資者在市場中的主體是非常小的。你的認知能力比其他的投資者做得比較好,你有就可以在這個市場獲得超額收益,這套東西用到香港的時候你就容易犯錯誤,因為你的對手已經改變了,我經常聽到一個笑話,很多人前期自己把錢弄過去炒港股,本來想去香港割韭菜,沒想到自己就是韭菜。香港市場有做空機制,國內是沒有的。有做空機制和波動的形態會有不同的影響,這是需要大家考慮的,一開始對這個市場積累足夠多的經驗。

  香港市場、海外市場有非常多的風險管理工具,國內基本上是沒有的,或是形同虛設的,比如說個股的賣空機制、融資融倦,香港市場和美鑒定非常低,你很容易借到做個股的溝通。指數層面、指數期貨、指數期權,對於你來管理風險其實是非常有利。

  原來做到最後是調倉位,風險來了把倉位降低,每天想的問題是什麽時候加倉,什麽時候減從,通過減倉,把碑拓提高的時候再把它能掉,同時把你的Alpha 能保留下來,有很多這樣的工具可以使用,這個對於我們做海外投資要進一步學習。

  主持人:謝謝管總,在國內可能賺到別人犯錯的錢,在個座不太容易了。我們再來問一下其他的幾位嘉賓,我們知道在座的幾個基金公司,他們大多數參與海外的市場,原來我們的投資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股票多投,現在在未來全球化的配置過程中,是不是投資策略做一些調整?

  趙樂峰:海外投資還是根據客戶的屬性做決定,我們在海外投資有好幾塊可一是求的差別,或是專注於帶求資源和球信心市場,還有一些而專戶。我經常講蘋果和橘子是不能比的,波動率不超過2%,策略上就不能配高風險的股票,依照他的波動率和行為去界定它的東西,我也訪問,基本上告訴現場的貴賓們、投資者,一定要界定好你要什麽東西,才能界定用什麽策略符合你的東西,不能說我波動率2%,不能下跌2%,請問一下我敢配多少策略?股票策略也不去找波動率很低的股票,很難講,除非是全股票型基金,相對報酬就不太一樣,全球有新興市場的,有港股的都有相對的報酬。絕對報酬策略來講可能會配一些,還是根據客戶的屬性確定投資的策略。我們有專戶、公募和子公司,管理規模大一些,如果海外投資的部分丟到我這邊來看,我都會問客戶要什麽,波動率是多少,如果5%、10%我沒法做,看你波動率我才能配資產、策略,我是這樣看事情。

  主持人:范總做美股和A股,未來投資策略上是否會做一些變化?

  范海峰:水準有限,還是維持在最後的狀態。

  主持人:余總注重做A股市場,對於2018年A股市場投資機會,剛才幾位分享了很多,您有沒有要補充的?

  余黃炎:我個人投A股和港股,美股沒有參與,港股市場我作為獨立的市場,單獨去香港發一隻產品,對我來說不是很好,我把港股市場當成A股的補充,港股並不齊全,達到我選股標準的也很少,我把它當成A股選股的補充,有些行業龍頭沒有在A股上市去港股上市了,我通過港股通可以在港股市場上買,這是我們對港股市場的基本態度。

  主持人:行業上有沒有什麽偏好?

  余黃炎:我們偏向於三大行業:大消費、醫藥醫療、IT。這三大板塊是我們一貫以來重點從這三個板塊選股,原因是兩個,都是財務上的。這三個行業利潤率比較高,這三個行業都是現金流好,我非常認同上午幾位嘉賓的觀點,我們不會投重資產的股票。另外醫藥醫療板塊是未來我們認為中國發展太空最大的,我們的BAT在全世界體量已經 非常大,我們的茅台也是遠遠超過BAT,醫藥行業發展太空還是非常大,也是呼應上午嘉賓的觀點。

  謝謝幾位嘉賓的分享,時間的關係這一場論壇告一段落,謝謝各位。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