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發現血糖高後就去運動,結果越運動血糖越高,到底怎回事?怎樣運動才能有效降血糖?

昨天,門診來了一位4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要求檢查靜脈血糖和尿常規,說自己過完年後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空腹血糖在13mmol/L左右,餐後2小時血糖在15mmol/L左右。最近一周每天堅持60分鐘的快慢結合跑步鍛煉,想看看這一周的運動效果怎麼樣?

下午兩項檢查結果回報:靜脈血糖:15.2mmol/L。尿常規:葡萄糖2+,酮體+-。

對於這個檢查結果患者不太認可,懷疑檢查結果有誤,要求重新複查。再次檢查結果回報:血糖(隨機指血):16.3mmol/L。尿常規:葡萄糖2+,酮體+。

分析兩次檢查結果相近,且血糖與尿常規結果比較匹配,因此判定檢查無誤。

  1. 為什麼此糖友運動後血糖不降反而升高呢?

  2. 不運動採取什麼措施血糖會下降?

  3. 什麼樣情況下不適合糖友運動?

  4. 糖友採取什麼樣的運動血糖才能下降?

1.為什麼他運動後血糖不降反升

大量的研究表明:當血糖超過14mmol/L或出現酮體時,需要延緩體育運動,待血糖相對穩定、酮體消失後再參與體育運動,否則會發生血糖濃度增加和潛在酮症酸中毒的風險。

因為血糖過高時,就意味著自身胰島素不足或者胰島素抵抗嚴重,這時再運動交感神經興奮,升糖激素分泌,致血糖更高,誘發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結合這位糖友情況,最近血糖控制較差,應待血糖平穩後再參加運動鍛煉,正是因為這位糖友對運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缺乏認識才造成上述結果。

2. 不運動採取什麼措施血糖會快速下降

血糖過高不能參加運動,又擔心血糖高的危害,糖友要做到以下幾點:

  • 祛除誘發血糖升高的因素

    很多糖友血糖升高伴隨著一些誘發因素,想要血糖快速平穩,這些因素必須祛除。如:急性感染、停用藥物、外傷、手術等。

  • 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

    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做到低糖、少油、限鹽、戒酒、心情舒暢、作息規律,平衡膳食,控制總能量。

  • 調整藥物用量

    發現血糖升高,及時調整藥物用量,對於口服1種或2種降糖藥物的糖友,可以增加藥物劑量(注意不超過藥物最大耐受劑量)或改為2種或3種降糖藥物;

    對於已經注射普通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者,根據血糖數值適當調整用量。一般1部門胰島素可利用2-4克葡萄糖,相當於降低2.22-3.33mmol/L的血糖,具體也要根據自身情況(胰島素抵抗程度輕重)而稍有不同。

  • 強化胰島素治療

    如果上述三種情況都已做到,血糖仍未達標,說明胰島素已經嚴重缺乏,建議糖友胰島素強化治療,短期內將血糖降到平穩安全水準。

    胰島素強化治療,一般需要專業的內分泌大夫指導,需要住院治療,實時監測血糖波動,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及方案。

3.在什麼情況下糖友不適合運動

在以下情況下糖友暫不適合運動:

  • 血糖明顯升高,尤其超過16mmol/L,尿酮體陽性時;

  • 明顯低血糖或血糖波動較大時,發作時血糖小於4.0mmol/L;

  • 並發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特別是發熱的時候;

  • 合併未控制的高血壓,血壓大於180/120毫米汞柱;

  • 合併嚴重的心功能不全,稍微活動一下就會出現胸悶、憋氣、氣喘時;

  • 合併嚴重蛋白尿、腎功能不全者;

  • 合併嚴重的眼底病變,眼科檢查存在眼底出血者。以上情況建議病情好轉後再參加運動。

4.什麼樣的運動才適合糖尿病患者

並不是所有的運動形式都適合糖友,有的運動使血糖達標,有的運動使血糖更高,因此糖友運動必須講究科學性。

《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指出——中等強度及以下的運動強度可以使血糖水準下降,抗阻訓練可以使血糖更平穩,高等強度的運動鍛煉造成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更適合選擇:中等強度及以下運動形式,另外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抗阻訓練(如負重運動、家用小啞鈴、俯臥撐、平板支撐等)。

以下是運動強度分類分樣表,糖友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環境及場所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


運動強度 運動項目
最低強度運動 散步、家務、打太極拳、購物
低強度運動 步行、跳舞、平地騎車、打撞球
中等強度運動 慢跑、打羽毛球、登山、交際舞
高等強度運動 快跑、跳繩、游泳、打籃球

5.糖友運動的時間、頻率是否有講究

臨床上遇到過不少糖友因空腹運動或運動時間過長引起低血糖不良反應而來急診就診的,也有運動強度頻率過大、過多而血糖居高不下住院調整的。

  • 一天當中建議不選擇晨起空腹運動(尤其是胰島素依賴性的糖友),此時段血液黏度較大,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和低血糖發生。

  • 成年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周運動3-4次為宜,時間不少於150分鐘;

  •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指南推薦每天可進行60分鐘的體育鍛煉。

此外,一項研究表明,餐後90分鐘進行運動與餐後60分鐘或30分鐘進行相比,餐後90分鐘運動降糖的即時作用最強。

因此,建議糖友最好選擇用餐1小時後至1.5小時之間進行鍛煉,這樣發揮降糖效力最佳。

6.糖友運動必須個體化

不是所用的運動形式都適合每一位糖友,所謂一雙鞋不可能適合所用人的腳,糖友運動也需要採取個體化的運動方案。

①合併冠心病者:一般以較低的運動強度為宜,每次為20-40分鐘,不宜超過1小時,每周3-4天。運動過程中出現胸悶、憋氣、心前區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如運動過程中無不適癥狀,運動結束後不應驟然停止,注意做整理運動。

②合併高血壓者: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時運動更安全,運動時選擇中等及以下強度運動,避免憋氣運動或高強度的運動。

③合併糖尿病腎病者:重體力活動會增加尿蛋白分泌,而對於微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對降低微量白蛋白是有積極作用的。指南中建議選擇低強度、低運動量為主。

④合併糖尿病足者,以上肢、軀乾與非病變肢體有氧運動為主,建議每日一次,時間可控制在30分鐘之內。

具體病情和運動形式都可以諮詢專業內分泌醫生,制定符合自己的運動形式,讓運動更安全。

最後,糖友想達到運動降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是需要循序漸進、長久的堅持,而長久的堅持也需要毅力,糖友需要看到效果的正面反饋來提高積極性。

運動中糖友可制定大小不同的目標並逐一實現,及時看到成果,讓運動更持久、有效,血糖更穩、併發症更少、生活更積極。

精品推薦

許樟榮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

糖尿病基礎知識100問



許嶺翎 北京協和醫院

如何駕馭胰島素,達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雜誌社

破解餐後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糖尿病之友》雜誌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