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食品添加劑致癌"傳聞不斷,外面的食物還能不能吃?

隨著科技的進步,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食品添加劑漸漸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有人說食品添加劑致癌,外面的食物不能吃,這樣的說法科學嗎?有這樣一句話,存在即價值,食品添加既然能在食品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

那麼,到底什麼是食品添加劑呢?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營養強化劑、食品用香料等也包括在內。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名單中的物質都不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有2000種左右,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防腐劑、膨鬆劑、香精、色素等。使用食品添加劑一般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滿足加工工藝的需要,二個是滿足口味或營養的需求。比如,高鈣餅乾、高鐵醬油裡的鈣、鐵的添加是為了提高和加強食品的營養價值;比如,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劑,為了提高食用油的穩定性,防止變質。改進食品感官特性,比如冰淇淋中的乳化劑、增稠劑;比如,果肉罐頭裡的防腐劑和充氣包裝中的氮氣,是為了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與貯藏。

所以說,食品添加劑在安全適用範圍下,對食品的營養、口味、保存期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的根本就是要看是否合法,用了多大的量,而和使用的品種數量沒有必然聯繫。只要符合標準的要求,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劑量決定毒性。

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劑對兒童健康不利,這也是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實際上是零食攝入過多,油鹽糖的過多攝入,能量過剩,導致孩子肥胖、高血壓等健康問題。

所以說,不必要談到食品添加劑就恐慌,致癌。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在安全適用範圍內,對身體是沒有危害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