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年皮膚病治不好,腹脹消化不良,都是幽門螺桿菌在「搗亂」

患者陳小生,自述吃完飯肚子脹,感覺不消化,時而還泛酸噯氣,大便有不消化的食物。

患者還有多年的蕁麻疹,備受折磨。沒發體檢報告前,我的判斷是消化不良或者胃食管反流。

但發過來的體檢報告的病理診斷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不良。幽門螺旋桿菌是因,而消化不良是果。它們可能同時出現,也可能單獨出現。

但這位患者還同時有多年的蕁麻疹,這時候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更是要注意了。

幽門螺桿菌、肝炎病毒、鏈球菌、弓形蟲和部分真菌等在體內的感染等與蕁麻疹有關,一些人慢性蕁麻疹與胃密切相關。

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等,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

影響胃粘膜的消化吸收,使大分子過敏物質通過胃粘膜進入體內,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風團、瘙癢等。

相關文獻顯示原來1998年,加斯巴裡尼醫生髮現,55%的慢性難治性蕁麻疹患者可以檢測到胃中有幽門螺桿菌,81%的患者在抗菌治療後沒有出現麻疹。

此外,這些患者體內常存在特異性IgE抗幽門螺桿菌抗體,可持續釋放抗原,通過人體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導致過敏癥狀。

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及其相關成分可能導致人體局部微血管損傷和功能障礙,可誘發或加重皮膚水腫或風團形成。

其他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能改變胃粘膜的通透性,促進組胺的釋放,引起人體免疫功能紊亂,引起體液免疫失衡,產生特異性抗幽門螺桿菌IgE,誘導嗜酸性粒細胞釋放有毒的陽離子蛋白和鹼性蛋白,從而引起慢性蕁麻疹的持續發生。

與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相關的HP可能也是慢性蕁麻疹的背後。因此,長期未治癒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應到醫院檢查胃內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