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答疑:隔離人員為什麽有的居家隔離7天而有的要14天

截至11月10日15時,銀川市已累計對751個樓宇、4041個單元、93825戶、225959名居家健康監測人員解除相應管控措施,對13個集中隔離點2650名集中隔離人員解除集中隔離。

銀川那麽多人解封了,怎麽還沒輪到我?好不容易從集中隔離點解封,為什麽還需要居家隔離?詢問工作人員,就說讓“等通知”“不清楚”,到底該怎麽辦?涉疫隔離封控管控管理政策到底是怎樣的?本期《求證》,記者來到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向流調溯源工作專班工作人員李海軍求證。

提問一:那麽多單元都解封了,我家怎麽還沒動靜?

李海軍:老百姓說的單元、小區等,就是我們說的管控區域管理,包括小區、樓棟、公寓、部門、單元、學校等,實施的“14+0”管理,就是管控區域自管控之日起,14天內無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第14天人員及環境標本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經過評估無異常,解除管控措施,就是可以解封。

但14天內有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則參照中高風險區域解除封控標準(14+7+7)執行。

提問二:已經結束集中隔離了,還要居家隔離嗎?為什麽有的居家隔離7天,有的要14天?

李海軍:這屬於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管理範疇,寧夏采取的是“14+7”“14+14”分類管理措施。

根據自治區規定,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滿14天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其中,未出現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後轉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7天,次密切接觸者轉為居家健康監測7天。

出現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後轉為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次密切接觸者轉為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或健康監測條件的,可繼續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進行。因為某種特殊原因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在解除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後,密切接觸者轉為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次密切接觸者轉為7天居家健康監測。

比如10月18日采取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在11月1日需要采集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經評估無異常,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其中,未出現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後,自11月1日起轉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7天,次密切接觸者轉為居家健康監測7天。出現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後,自11月1日起轉為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次密切接觸者轉為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提問三:那麽中高風險地區管理采取什麽措施?

李海軍:寧夏實施的是“14+7+7”管理。但我們也聽到,有的部門未能正確理解“14+7+7”政策,要求幹部職工居家健康監測期滿後,層層加碼繼續居家觀察。

實際上,中高風險地區自封控之日起,14天內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先調整風險等級至低風險,後按照條件解除封控;14天內有新增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則繼續按照出現最後一例新增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之日封控滿14天,先調整風險等級至低風險,後按照條件解除封控。

解除封控後,封控區域所有人員實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居家健康監測結束後,封控區域內所有人員原則上7內不得離開居住小區。

比如,寧夏首例輸入性確診病例艾某某所在的金鳳區森林半島小區封控後,又有病例出現,最近1例病例為11月3日確診的荊某某,因此封控日期需要從11月3日算起,繼續封控14天,至11月17日才能按照標準解封。解封後,自11月17日起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7天居家健康監測結束後,自11月24日起,原則上7天內不離開小區,但可以外出在小區內活動,至12月1日完全解除管理。(寧夏日報周一青 楊傑 黨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