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京建案交付即維權,究竟是“維權”還是“房鬧”?

來源:搜狐焦點南京站

南京業主維權又將頻發?網友齊sir有話說。

來源:網友 齊sir

現如今,購房者因房子問題進行維權,已不是什麽新鮮事。有的是正常訴求,而有的,卻逐漸變了味。

房子質量差了,鬧!房價降了,鬧!房價漲了,鬧!政策變了,還得鬧!

近來各地建案維權的事件一個接一個,各大媒體更是爭相報導,部分維權中出現了“房鬧”,對於不少開發商來說,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無論一線房企,還是其他普通房企,都被推到過這個風口浪尖上。

1

南京也不例外,多個開發商頻頻被維權,如江北核心區的某精裝房,業主因為精裝和小區綠化等原因維權;城北某精裝建案,因為虛假宣傳和精裝遭到業主維權;江寧某精裝房,還未交付就因精裝和綠化遭到業主維權......售樓部聚集、拉橫幅等事件不斷上演,愈演愈烈。

如今更甚,有的業主會因為看了一張照片或一條信息,就引發一場維權。並且購房者在不信任的市場環境裡,更容易引發維權。

隨著維權次數越來越多,維權原因也日益呈現多元化,並且已從以往的剛需盤維權蔓延至一些品牌豪宅。

的確,受南京限價影響,不少房企為了博得更大的利潤,開始做起了“減法”,減配成風,這樣產生的維權實屬正常。

而近期的一場維權,部分內容值得大家一起探討。

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鼓樓濱江某熱盤的其中一個組團,離交付還有10個月時間,業主看到的小區景觀、建築品質其實並未最終成型,開發商也表示,交付後呈現的結果必將維護全體業主的共同利益。不過維權風波依然鬧得沸沸揚揚......

業主投訴供圖↓

現場實拍↓

業主投訴供圖↓

現場實拍圖↓

2

從開發商角度來看,面對業主維權,有的是置之不理,有的訴諸法律,有的甚至硬對硬,暴力應對。

去年8月,南京樓市維權頻發,部分建案業主因不滿開發商虛假宣傳、房屋質量不達標等情況多次投訴,有的開發商態度強硬,強製提前交付,有的開發商在協商無效的情況下,與業主爆發肢體衝突。

今年1月,鼓樓濱江某熱盤的業主以同樣的訴求打響了2019年第一波維權,開發商對業主代表提出的疑慮與建議以書面形式進行了答覆,不過部分業主對此並不理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勢。

同種訴求,兩種舉措,兩種似乎並不是那麽合理的局面,這讓我們不能不為之反思。

維權本身,是弱勢群體的一種集體發聲,為了維護自身本該有的正當利益。但現在南京維權正朝著撈好處、混圈層、賺“群紅”,由此產生的“房鬧”,更是一種嚴重威脅社會穩定、毫無原則的破壞行為。

有需求,即有市場。

在豪宅的維權中,大多數業主是沒有時間跟開發商耗的,甚至還催生了一種服務於維權的職業“房鬧”。

一開始,這些職業維權者會本著解決問題的原則和開發商談判,受利益的驅使,底線就越來越低。

“房鬧”們故意在維權群裡煽動業主情緒,帶頭鼓動社會群發性行為,引發社會隱患。

這類房鬧目的性也非常明顯,利用業主憤怒的情緒,向開發商提出很多無理需求,如果開發商無法滿足,便煽動大家把事情鬧大。甚至有些時候還出現了敲詐、勒索開發商,從中獲益。

3

房子的事兒,永遠都是大事,所以最容易傷感情。當建案出現質量問題,是買賣雙方都不願看到的事情,只有業主理性維權,開發商勇於擔當,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依法維權,理性維權,是全社會應攜手共建並維護的良性社會法治秩序,無論是維權者或被維權者,亦不論孰是孰非,所有的維權之舉都應回歸到理性的法治軌道之上,方為有效解決矛盾與爭端的正道。

不誠信的開發商和肆意維權的業主都不是無辜的,他們都應為錯誤付出代價。

法治社會,一切依法行事,切莫被利益熏心者拉下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