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類糖尿病是可治癒的,看專家的飲食療法見神效!

目前,我國居民的糖調節受損患病率逐年上升,然而很多人並不了解其中原因,所以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前期即糖調節受損。

糖調節受損是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的過渡階段,亦稱糖尿病前期。根據空腹和負荷後血糖值,可分為兩種高血糖狀態,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受損。

空腹血糖受損是指空腹血糖≥5.6毫摩爾/每升,但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試驗)2小時血糖<7.8 毫摩爾/每升。糖耐量受損是指空腹血糖<5.6毫摩爾/每升,但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在7.8 毫摩爾/每升-11.0 毫摩爾/每升。

現代醫學認為此病因胰島素抵抗(即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分泌功能缺陷引發。其可發展為糖尿病、維持糖調節受損狀態、恢復正常。以下介紹兩種家庭可行的控制方法,配合藥物治療,及早擺脫糖尿病的困擾。

飲食控制。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體重應減5%-10%並長期維持。穀類、肉蛋類、蔬菜水果、奶製品和油脂類食物每日均要攝取,根據熱量分配標準,脂肪佔25%-30%,碳水化合物佔55%-65%,蛋白質比例<15%來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後必須堅持。青少年及妊娠女性,須至專科就診指導飲食。

運動療法可幫助糖耐量受損的人群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控制血糖,預防或延緩2型糖尿病的發生。

選擇喜歡並能堅持的運動方式,不可盲目地認為運動量和強度愈大愈好。建議餐後1小時運動,時間為30-40分鐘,包括必要的休息時間。這點與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尿病患者選擇運動時間要避開藥物作用高峰期,以免發生低血糖。一般認為每周鍛煉3-4次最適宜,間隔不應超過3天,否則鍛煉效果及蓄積作用會大大減少。心率應在休息後5-10分鐘內恢復到運動前水準,並且運動後輕鬆愉快,食慾和睡眠良好,雖有疲乏、肌肉酸痛,但短時休息後即可消失。特殊人群可根據需要聽取醫生指導,制定專業的個人運動處方。

運動注意事項:隨身攜帶糖塊,避免低血糖。運動前要監測血糖,保證空腹血糖在5.5毫摩爾/每升以上。運動中若出現頭暈、心慌、出冷汗、四肢無力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尋找他人救助。如癥狀不能緩解,須儘快到醫院就診。

文/韓瑾(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

延伸閱讀

飲食療法:可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和活動強度計算其每天所需的總熱量,由專業的營養師制定飲食療法。即「每日所需總熱卡=每公斤體重需攝入熱卡量×標準體重」,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的平方(㎡),正常值為18.5-23,超重>23,肥胖25-30,消瘦<18.5。活動強度及成人每日所需熱卡數。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