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頸椎病的早期表現有哪些?

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由於頸椎運動量大且位置特殊,極易受損,人們就容易患上頸椎病,它嚴重地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頸椎病指的是頸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並累及周圍神經、血管,出現與影像學改變相應的臨床表現的疾病。現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頸椎病已經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那些愛玩手機的「低頭族」,以及天天和電腦打交道的辦公室白領,得頸椎病的概率已經明顯升高。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頸椎病,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頸椎病?頸椎病的早期表現有哪些呢?

頸椎病的類型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多樣化,根據頸椎受累組織和結構的不同,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壓迫型)。如果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稱為「混合型」。

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是在頸部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急、慢性損傷,椎間盤退化變性,椎體不穩,小關節錯位等的基礎上,機體受風寒侵襲、感冒、疲勞、睡眠姿勢不當或枕高不適宜,使頸椎過伸或過屈,頸項部某些肌肉、韌帶、神經受到牽張或壓迫所致。多在夜間或晨起時發病,有自然緩解和反覆發作的傾向。常見癥狀有頸項強直、疼痛,可有整個肩背疼痛發僵,不能作點頭、仰頭、及轉頭活動,呈斜頸姿勢。多見於30-40歲女性。

頸椎病初期以頸型最常見,臨床表現可有

1 頸部癥狀,比如有頸部的不適、活動受限或者是疼痛、酸脹、發僵這種情況。一般在晨起、勞累、姿勢不良或者受到寒冷刺激的時候會加劇。在按摩、熱敷以後會有明顯的緩解。在活動頸部的時候,可能會有哢哢的異響,同時頸椎的肌肉摸起來發硬,同時有壓痛。

2 肩部癥狀,可以有雙肩的發沉,肩部酸痛、脹痛,同時有局部的按壓疼痛。

3 背部癥狀,背部有肌肉發緊、發僵,觸摸的時候可能有疼痛點這種表現。

4 頭部癥狀,常常在勞累以後,感覺半邊頭部或者是整個頭部發緊、頭疼,在休息以後有明顯的緩解。

神經根型頸椎病

此型發病率最高,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於突出的椎間盤、增生的鉤椎關節壓迫相應的神經根,引起神經根性刺激癥狀所致。多為單側、單根發病,但是也有雙側、多根發病者。多見於30-50歲者,一般起病緩慢,但是也有急性發病者。

臨床上

1 開始多為頸肩痛和頸部發僵,短期內加重,並向上肢放射。有些患者還有肩部及肩胛骨內側緣疼痛。放射痛範圍根據受壓神經根不同而表現在相應皮節。有時癥狀的出現與緩解和患者頸部的位置和姿勢有明顯關係。頸部活動、咳嗽、噴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癥狀的加重。

2 皮膚可有麻木、過敏等異常,同時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動作不靈活。

3 檢查可見病側頸部肌肉痙攣,頸肩部肌肉可有壓痛,患肢活動有不同程度受限。

4 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上肢牽拉試驗及壓頭試驗可出現陽性,表現為誘髮根性疼痛。仔細、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有助於定位診斷。

圖片來源於《外科學第九版》

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由於頸椎退變結構壓迫脊髓或壓迫供應脊髓的血管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包括四肢感覺、運動、反射以及二便功能障礙的綜合征,為頸椎病最嚴重的類型。通常起病緩慢,以40-60歲的中年人為多。合併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時,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比無椎管狹窄者小。多數患者無頸部外傷史。由於下頸段椎管相對較小(脊髓頸膨大處),且活動度大,故退變亦發生較早、較重,脊髓受壓也易發生在下頸段。

臨床表現有

1 多數患者首先出現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感,隨後逐漸出現行走困難,下肢各組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繼而出現上下樓梯時需要藉助上肢扶著拉手才能登上台階。嚴重者步態不穩、行走困難。

2 病人出現上肢或下肢無力、僵硬、雙足踩棉花感。

3 軀乾部出現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在胸部、腹部、或雙下肢有如皮帶樣的捆綁感,稱為「束帶感」。同時下肢可有燒灼感、冰涼感。

4 雙手精細動作障礙如寫字、系扣、持筷等難以完成,持物易落,甚至不能自己進食。

5 後期可出現二便功能障礙。如排尿無力、尿頻、尿急、尿不盡、尿失禁或尿瀦留等排尿障礙,大便秘結。性功能減退。

6 檢查時頸部多無體征,可有感覺障礙平面,肌力減退。四肢肌張力增高,可有折刀感,腱反射活躍或亢進,而淺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減弱或消失,Hoffmann征、下肢Barbinski征等病理征可呈陽性。

椎動脈型頸椎病

由於頸椎退變機械性壓迫因素或頸椎退變所致頸椎節段性不穩定,致使椎動脈遭受壓迫或刺激,椎動脈狹窄、迂曲或痙攣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出現頭暈、噁心、耳鳴、偏頭痛等癥狀,或轉動頸椎時突發眩暈而猝倒。因椎動脈周圍有大量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可出現自主神經癥狀,表現為心悸、心律失常、胃腸功能減退等。這些癥狀與頸部位置改變有關。偶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可出現一過性癱瘓,發作性昏迷。

交感型頸椎病

由於退變因素,如椎間盤突出、小關節增生等,尤其是頸椎不穩刺激或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而引起的一系列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多與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有關,有交感神經抑製或興奮的癥狀,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製癥狀。表現為癥狀多,體征少。

臨床表現

1 頭部癥狀:如頭暈或眩暈、頭痛或偏頭痛,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2 眼耳鼻喉部癥狀:視力變化、視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霧等;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乾、聲帶疲勞等;味覺改變等。

3 面部或某一肢體麻木發涼、多汗、無汗、畏寒或發熱,痛覺遲鈍。

4 心血管癥狀:心悸、胸悶、心律失常等。

5 胃腸道癥狀:噁心甚至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以及咽部異物感。

專家提示

總之,患者在了解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後,那麼就很容易聯想到頸椎病而及時就醫。不論是否是頸椎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都應該引起重視。

以下附皖南醫學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病例一例

患者 王**,男, 50歲

手術名稱:頸椎前路頸5椎體次全切+頸6/7單間隙椎管減壓鋼板內固定術

病例特點

1 主訴

頸部疼痛伴四肢無力1月余加重1天余住院

2 因(系)

患者1月前無明顯誘因下感頸項部酸痛不適伴有四肢無力,遂至蕪湖市中醫醫院就診,行頸椎+頭顱MRI提示「頸椎退變,C3/4,C4/5,C5/6,C6/7椎間盤突出」,給予藥物(具體藥物名稱不詳)口服治療療效不佳。1天前患者出現四肢無力癥狀明顯加重,並出現雙手指尖麻木,行走不穩,腳踩棉花感及軀乾部束帶感均明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現為求進一步治療,今來我院就診,門診擬「脊髓型頸椎病」收住病房。病程中患者無發熱盜汗,無明顯四肢肌肉萎縮,四肢無明顯不自主抖動,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狀況良好,飲食及睡眠良好,小便正常,大便正常,體重無明顯進行性下降。

3 專科檢查

脊柱生理彎曲存在,未見明顯側彎畸形,頸部各方向活動無明顯受限,頸項部壓痛(+),雙上肢自雙肩平面以下、軀乾部自乳頭平面以下、雙下肢皮膚刺痛覺明顯減退,左側上肢肩外展肌力4級,右側上肢肩外展肌力4級,雙側上肢屈肘、伸肘及伸腕肌力均4級,雙手握力下降,雙手麻木,指尖麻木更加明顯。雙下肢屈髖、伸膝及踝、拇背伸肌力4級。四肢肌張力正常,腹部反射存在,雙上肢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橈骨膜及雙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均亢進,對稱。雙側Hoffmann征(+),雙側Babinski征(-),雙側踝陣攣(-),鞍區感覺正常。

術前頸椎正側位

術前動力動力位片

術前頸椎CT提示:椎間隙後緣骨贅形成

頸4/5椎間隙層面

頸5/6椎間隙層面

頸6/7椎間隙層面

科室討論後行「頸椎前路頸5椎體次全切+頸6/7單間隙椎管減壓鋼板內固定術」

術後第二天複查頸椎CT示:椎體後緣骨贅完全去除

術後第二天複查頸椎MRI示:椎管減壓徹底

皖南醫學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

皖南醫學院脊柱外科研究中心始建於2009年,於2017年由皖南醫學院正式批準為校級臨床研究機構,是省內最早成立的脊柱疾患研究中心,相繼開展各種頸椎疾病及創傷的前後路和非融合手術治療、脊柱結核的前後路手術治療及經椎弓根結核病灶清除重建、脊柱腫瘤後路I期切除重建、脊柱畸形的外科治療,腰椎退變性疾病的後路微創減壓、TLIF/PLIF融合術及棘突間撐開內固定等多項手術,目前這些技術已成為我院的常規手術;近年來致力於脊柱疾病的微創治療,相繼開展椎間盤鏡、椎間孔鏡、OLIF和MIDLF、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的椎體成型及後凸成型術等多項新技術。

  • 機構於2010年5月被認定為大中華脊柱教育中心安徽地區微創培訓基地
  • 2012年3月「脊柱退行性疾病基礎及臨床應用團隊」被蕪湖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準為蕪湖市 「555」產業創新團隊
  • 為加強學科隊伍建設,使專科建設總體達到國內先進、省內的優勢特色專科,2016年脊柱外科研究中心中心負責人帶領骨科團隊成功申報成為安徽省骨科臨床醫學重點專科
  • 機構目前為山東大學博士學位培養點
  • 本研究機構現有高級職稱5人
  • 博士及碩士16人
  • 安徽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1人
  • 「江淮名醫」1人
  • 博導1人
  • 碩導3人
  • 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
  • 皖南醫學弋磯山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
  • 安徽省衛生廳領軍人才1人
  • 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

主要從事脊柱外科退行性疾病、脊柱疑難病、脊柱腫瘤、脊髓損傷的防治研究以及脊柱常見病、多發病的規範化臨床治療研究,同時依託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開展脊柱退行性疾病非編碼RNA相關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

  • 2009-2019年共獲批各類科研課題4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省部級課題8項
  • 獲省科學技術三等獎3項
  • 蕪湖市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明專利7項
  • 發表學術論文300篇,其中SCI收錄50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