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能見度】「血袋娃娃」抗爭記

血袋娃娃」抗爭記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一名地貧患兒在接受輸血治療。

新華社記者陸波岸攝

靠輸血「續命」27年

初夏的廣州已經非常炎熱,而且雨來得很快。

何淑娟顧不上打傘,三步並作兩步來到記者面前。「對不起,我剛剛做完地貧防控宣傳活動回來,遲到了。」說話時,雨水順著她的額頭滑向臉頰。

廣東省廣州市市民何淑娟是一名重型地貧患兒的母親,她和女兒莉莉已經與病魔抗爭了27年。27年來,莉莉身上流淌著近3000人獻出的血液。

1991年,在番禺區一家製衣廠當工人的何淑娟生下女兒莉莉。出生後2個月左右,莉莉就開始出現貧血癥狀,經常哭鬧吐奶,臉色也越來越蒼白。在3月齡和7月齡時,莉莉因病住了兩次醫院,但都沒能檢查出是地貧。

何淑娟當時對地貧一無所知,隻認為是自己經驗欠缺,不懂得如何照顧女兒。直到1歲生日前夕第三次住院,莉莉才被診斷出患有重型β地貧。醫生的話徹底把她和丈夫嚇懵了——遺傳病,無法治癒,花費如同無底洞。

「當時還沒有造血乾細胞移植,重型地貧的孩子每個月都要輸血、排鐵,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活過20歲,甚至早早就夭折了。醫生勸我們放棄。孩子生日當天,我們得知了這樣的結果,這份生日禮物太沉重了,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回憶當年那一刻,何淑娟依然忍不住落淚。

進一步的檢查發現,何淑娟和丈夫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如果何淑娟再生育,胎兒有1/4幾率不攜帶地貧基因,1/2幾率是同父母一樣的輕型地貧患者(即地貧基因攜帶者),還有1/4幾率是中間型或重型地貧患者。也就是說,下一個孩子還有可能和莉莉一樣。

何淑娟一家的生活徹底被打亂了。莉莉必須靠輸血維持生命,更殘酷的是,長期輸血極易並發含鐵血黃素沉著症,過多的鐵沉著於心肌和其他臟器,嚴重的將導致心力衰竭。經濟壓力也像一座大山。莉莉的輸血量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加,並且為了防止鐵元素聚集、傷害內臟等,還需要每天打排鐵針、吃排鐵葯,每月的治療費用從幾千元增加到上萬元。在莉莉7歲時,何淑娟的丈夫選擇了離婚。

「莉莉每隔25天就必須去醫院輸血,那段時間我們幾乎不出門,總在哭泣,就連母親來探望,我都不願意見。」何淑娟說。她曾經無數次想放棄,甚至想過做傻事,可每每看到女兒是那麼天真可愛,她終於堅定了想法——無論經歷什麼樣的挫折,都不能剝奪女兒的生命。

莉莉飽受病痛折磨,讓何淑娟常常偷偷落淚。「排鐵針往肚子上打,如果是平時上學,就會從晚上打到第二天天亮,肚子上要一直綁著半斤多重的儀器;住院期間,排鐵針幾乎要24小時地打。」莉莉10歲那年,不得不切除了日益膨脹的脾臟。因為每個月都要輸血,有些血管逐漸硬化、堵塞。何淑娟說,她多麼想替女兒受苦啊。

莉莉的痛苦還來自於精神上的孤獨。因為從小就要輸血,一些同學給她起「吸血鬼」之類的難聽綽號,大家都不願意跟她做朋友。

千難萬難,何淑娟帶著女兒都熬過來了。莉莉18歲那年參加了全國高考,並拿到了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遺憾的是,因為身體原因,她終究沒能圓大學夢。後來,莉莉自學了韓文,現在在網路上做一些兼職。

從小到大,何淑娟給莉莉拍了很多照片。因為不知道哪天女兒會離自己而去,所以和女兒在一起的每時每刻,何淑娟都分外珍惜。

儘管一直堅持治療,莉莉的身體狀況仍然漸漸惡化,3年前她被查出患上糖尿病,必須每天打胰島素。「以後的事真是不敢想。」何淑娟說,「因為年齡較大,內臟受損比較嚴重,莉莉已經錯過了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的時機。」

打破地中海貧血「魔咒」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提升整個社會對地中海貧血的認知程度,積極做好地貧篩查及產前診斷,力爭將中重型地貧出生率降至零;同時,積極開展規範化治療,進一步探索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對國計民生意義重大。

向「零出生」邁進

地貧是全球分布最廣、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在我國,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及周邊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等。其中,廣西、廣東、海南發病率最高,以廣東為例,約每6人中就有1人攜帶地貧基因。

「地貧目前尚無藥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靜止型和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重型地貧患者要麼定期輸血和排鐵,進行保守治療,要麼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做根治。如不進行規範性輸血和排鐵治療,多在未成年前死亡。」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副會長尹愛華說。

地貧雖然難治但可防。尹愛華指出,在地貧高發地區開展育齡人群婚前、孕前與產前孕早期廣泛的地貧篩查,診斷出攜帶同型地貧基因型的夫婦;在孕期進行產前診斷,在遺傳諮詢和知情選擇的基礎上,通過醫學乾預措施阻止重型地貧兒出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有效防控地貧的首要措施和重要策略。

救治應魔幻三傑

「傳統治療費用以百萬元計,患者生存質量嚴重受損,中重型地貧給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南方醫院兒科副主任馮曉勤說。據介紹,在進行規範輸血加去鐵治療的前提下,重型地貧的生存期為40歲~50歲,終身醫療費用達400萬元~700萬元。

而造血乾細胞移植平均醫療費用為40萬元~50萬元,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存在5%左右的死亡風險。目前,國內主要的地貧移植中心已經完成造血乾細胞移植近1500例,地中海貧血的無病存活率已達80%~90%,屬於國際先進水準。

「造血乾細胞移植的最佳年齡是3歲~7歲,一些家庭限於經濟條件,不得不放棄造血乾細胞移植。但實際上,和長期輸血的費用相比,移植的花費並不算高。針對地貧患兒救治,應建立家庭、政府(醫保)、 社會(慈善組織等),三方共擔機制。」業內專家指出。

實際上,除了大病保障和專項集中救治,社會慈善組織、患兒家長互助組織也積極行動,成為地貧防控和患兒救助的重要力量。

目前國外已經有地中海貧血基因治療臨床研究成功,中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或將有新的治療方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