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世錦:不要借口保護農民土地阻礙城鄉間要素流通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世錦

  中國發展現在正面臨著不少的挑戰,比如城市房價過高,乃至房地產泡沫、實體經濟成本過高、農民進城難,進去以後住房更難、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增長比較慢……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問題是怎麽改革呢?答案是:農村土地制度。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怎麽改?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講得很清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價同權、同等入市,農民宅基地也要創造條件使其流轉。但到目前為止進展緩慢,原因有很多。

  一種說法是,農村土地轉讓以後,農民酒喝多了房子就沒了,到時候是要出大事的。但問題在於,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對農民智慧和理性的低估甚至是藐視。我曾經見過一個縣委書記,他說他最深刻的體會是“農民一個個聰明得很,各個都是經濟學家。”所以永遠不要低估農民的智慧。中國的改革到現在不能再依靠土地來搞社保了,我們需要建立現代的社會保障制度來解決問題,把土地的流轉解放出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我們需要保護農民的利益。這個說法動機是好的,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不讓農民的土地流轉與交易,那它的價值會明晰嗎?所以不要口口聲聲地說要保護農民土地。

  第三種說法是,未經批準的小產權房不符合規劃。沒錯,確實小產權房是沒有經過規劃的。問題在於,小產權房當初根本不允許蓋,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規劃。但是過去農村在集體土地或宅基地上蓋房是合法的,但改革改到現在,如果你認為農民有這個合法權利的話,當然小產權房的規劃也是必要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城市工商資本下鄉會掠奪農民。這種案例也有,但是資本在城市裡出現的問題更多,到什麽地方都可能出問題。現在城市中房地產出現泡沫,資金去了以後把價格推高了,但資金有什麽罪啊?問題出在體制和政策。另外,我們講農村振興,城市資金、外資金如果不到農村去,能夠振興農村嗎?

  最後一種說法是,城市資金和人員到農村去,無法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糧食安全當然是重要的,特別是基本口糧,但是問題在於,我們需要有一個有效率的、有競爭力的農業,還是需要一個依賴大量國家補貼、低效率,且缺少競爭力的農業?我們特別需要汲取歐洲、日本等地過度保護農業、形成利益集團,因此在國際競爭中長期處於被動的教訓。

  現在需要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十九大提出我們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那麽人民群眾現在的需要是什麽呢?一方面農民想進城,另一方面城裡人也想下鄉,但是現在法律不保護農村的小產權房。大家要注意,城市和鄉村都要分享現代化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者都會出現結構性的分化。一方面,現在大都市圈發展迅速;另一方面,部分城市也開始相對衰落。農村也是這樣:有一部分農村將來會消失,也有一部分農村將來會成長為大城鎮,既可以發展農業,也可以發展第二產業、服務業。這個過程是符合市場選擇的,所以我們的規劃也要順應市場要求。

  要實現這一前景,需要體制在城鄉之間打通土地、資金、人員等各要素通道,允許它們相互流動,並優化配置資源。具體來講,我們要給農村集體土地入市、宅基地流轉、小產權房讓出路,也要在城市人下鄉置業、創業等方面開口子,實現大的突破——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而這方面的改革不需要頒布新文件,關鍵是把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和十九大文件的有關規定落到實處就可以了。

  這項改革會帶來什麽好處呢?會降低城市房價、降低城市營商成本,特別是實體經濟成本、保護與提升產業競爭力,並能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財產性收入、加快小城鎮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改革就是創新,就面臨著不確定性,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我們在不同時期會面臨不同的難題,八十年代有八十年代的問題,九十年代有九十年代的問題,在我看來,現在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打通城鄉要素通道。

  (本文系作者9月15日在第三屆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上的講話)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