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說蘿蔔會消氣?真否?還有這些用處

在門診上,很多人病人會問到吃中藥時的宜忌,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特別會針對指出的是蘿蔔,說是有「人蔘」等補藥的方子不能和蘿蔔一起服用,因為蘿蔔耗氣,再加上中國古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至於為什麼要這樣養生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吃蘿蔔」是因為什麼?


冬吃蘿蔔夏吃薑,就是利用了這兩種食品的寒熱性,配合了季節的寒熱性,來進行陰陽調理,以真正做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

夏天炎熱,喜好貪涼飲冷,加之吹冷氣機、風扇,容易受風寒,產生胃口不好、少食厭膩等胃寒癥狀;而有一些體質差的人則容易出現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癥狀。而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作用,一方面可祛除風寒之邪,解除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癥狀;而另一方面,又可溫胃祛寒, 解除胃口不好、少食厭膩等胃寒癥狀。所以,中醫認為,夏天陽氣在表,陰氣在裡,內臟反而是冷的,所以要吃暖胃的生薑。

冬季寒涼,喜好吃羊肉、牛肉等熱性的食物,這些肉製品不易消化,積聚中焦腸胃,易生內熱。中醫認為,天之陽氣,冬季陽氣內收,內臟反而是燥熱的。此時多吃蘿蔔,不僅能清解內熱,還能消食和胃導滯。


補益性質的中藥與蘿蔔同服是否會耗氣?

蘿蔔,中藥又稱萊菔,有白皮、紅皮、青皮、紅心以及長形、圓形等不同品種,性能大致相同。藥用以紅皮白肉辣蘿蔔為佳。其根、莖、葉、種子均作藥用。據歷代文獻記載:「蘿蔔味辛甘平,微涼,入脾、肺經。辛甘屬土。

生者升氣,止消渴,製面毒,化豆腐積,治肺熱咳嗽,下痢,止偏頭風痛(搗萊菔汁,仰臥注鼻)。冬月以萊菔葉攤屋瓦上,任霜雪打壓,春收煎湯,治痢最效。


熟者降氣,寬中化痰,散瘀消食,利大小便。

臨床應用:

1.急慢性氣管炎咳嗽:蘿蔔洗凈不去皮,切成薄片,放於碗中,上面放飴糖(麥芽糖)2至3匙,擱置一夜,即溶成蘿蔔糖水,頻頻飲服,有止咳化痰功效。

2.久咳痰喘,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萊菔子、紫蘇子各60克,白芥子30克,共碾細末,煉蜜為丸,溫水送下,每服3—6克,一日二次。

3.防治喉痛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白喉等:吃生蘿蔔,或蘿蔔同適量青橄欖,燉水代茶,有預防喉病之功。

4.矽肺:每日大量吃鮮蘿蔔,鮮荸薺,經一段時期後,黑色痰減少,胸緊咳嗽漸次減輕,堅持連服半年至一年,癥狀可漸次消失。(湖北省資料)。

5.急救煤氣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速用生蘿蔔搗汁,頻頻灌服。

6.治偏頭痛:據「東坡雜記」記載:「裕陵傳王荊公偏頭痛方,雲是禁中秘方,用生蘿蔔汁一蜆殼,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或兩鼻皆注亦可,雖數十年患,皆一注而愈。已愈數人矣。」

7.夏季痧氣,肚痛腹瀉(包括食物性胃腸炎):萊菔英(鮮)搗汁服,或萊菔英(乾)90—120克,煎濃湯服。

8.解面毒,消麵食:治麵食積(多吃麵食,胸悶不化)生蘿蔔半斤。取汁燉熟,一次服完,不愈再服。


以上臨床治驗,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蘿蔔藥用頗廣,「但性下氣耗血,多食則鬚髮早白(服地黃、何首烏者忌之,生薑能製其毒)。」至於萊菔子,則「其性辛甚,治痰猛烈,虛弱人勿多用。」又氣虛體弱而服人蔘或黨參等補氣葯時,不宜用蘿蔔和萊菔子,以免減低補氣藥力。

本文摘自陝西新醫藥1979年第5期,作者:孫溥泉。


推薦閱讀:

藥品有效期=使用期?這一點別忽略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代茶飲的小方子發揮大療效

家有未成年人應高度注意!國家葯監局對含可待因感冒藥說不!


如有想了解的內容,請於評論下方寫出,小編會力所能及的為您解答,並做出優質科普!請關注!請關注!請關注!重要事情說三遍!!!

相關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更多健康科普,盡在一點號,請關註:帝都小太醫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及收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