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白露!最容易生病的日子來了!老福州最愛的龍眼配稀飯,醫生這樣說……

N 海都記者 夏雨晴 黃孔瑜 通訊員 魏映雙 童穎辰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今天白露,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代表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氣象漸轉涼,

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

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

故名白露。

白露之後, 早晚溫差越來越大,

也是傳說中最容易生病的日子。

福州有個傳統習俗,

白露必吃龍眼,

所謂「白露吃龍眼,一顆頂隻雞」。

老福州還有個十分「黑暗料理界」的吃法,

龍眼配稀飯 剝一碗龍眼,

混著稀飯一起吃。

民間的意思是,

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

然而這種吃法真的健康嗎?

白露又要如何養生?

且聽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和傳統內科專家怎麼說

龍眼配稀飯,這些要注意

省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葉彬華說,龍眼是當下的時令水果,正是營養最豐富的時候。龍眼具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白露後氣象轉涼轉燥,龍眼進補是合適的。

她猜測,以前物資比較匱乏,進補的東西比較少,所以可能用龍眼配飯,用於進補。如今人們日常飲食的營養都比較高,所以在吃龍眼時,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吃太多。

此外,龍眼的蔗糖、葡萄糖含量高,糖尿病人更要少吃。

白露養生怎麼吃

炎熱夏季過去,

白露時節可以開始逐漸"貼秋膘"進補。

因為夏季氣血都在體表四肢,

內裡胃腸空虛,

而秋季是一個機體氣血由外走內的季節,

胃腸氣血仍未充,

且氣象轉涼之後人們便準備開始進補,

此時應健脾胃、顧護脾胃功能,

以使冬季進補時更好的消化吸收。

中醫認為海產品多為大寒之品,

易傷脾胃,

所以白露季節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海鮮。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氣候,需要預防燥邪傷人。此時「心臟氣微,肺金用事,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脾胃」。秋天由肺主宰,燥氣可傷肺陰,所以飲食上應多食酸、少食辛,甘潤養肺。對於體虛者,食補首推粥。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涼,又能防秋燥。也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一】初秋養脾,少吃「瓜」

夏天人們對西瓜等水果情有獨鍾,還特別喜歡冰鎮後再吃。但白露之後萬萬不要這樣吃了。葉彬華說,白露之後氣象開始轉涼,瓜類很多都比較性寒解熱,這個時節吃容易拉肚子。對脾胃的傷害卻是很大的。如果想要清熱消暑,可以吃點豆類。

【二】健脾養胃,多吃「白」

葉華彬說,秋季養生,要注意健脾胃、養肺潤燥。按照中醫的理論,秋季吃一些白色的蔬菜水果。如秋梨、百合、蓮子、山藥、蓮子、荸薺、香蕉等等。

秋梨清熱生津,潤燥化痰,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

百合甘寒滋潤,質厚多液,有滋養潤肺養陰的作用。

銀耳有滋補生津、養肺養胃

山藥益氣養肺、補脾肺腎,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調節免疫力

荸薺具有清熱解毒、生津祛痰、消食除脹、通便的作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人體代謝,還有一定抑製細菌的作用。

香蕉含鉀量高,能夠促進帳泌讓人快樂的5-羥色胺,能夠應對「悲秋」

【三】潤燥養肺,多吃「酸」

而在味道上,這個季節也有講究。葉華彬介紹,中醫認為秋季應於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薑等辛味之品,要多吃酸味果蔬收斂肺氣。多吃酸,少吃辛辣,像青蘋果、番茄等都很合適,還有秋梨其實甜中也帶點酸。

青蘋果清肝膽、化膽石、止瀉化濕,最適合清肝膽火氣。

番茄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插播兩道「小夏私廚」菜色

三白飲

【配方】秋梨兩個(去核約220克)、鮮百合60克、銀耳克、水1000美麗、枸杞少許

【功效】養陰潤肺,止咳化痰

【解析】秋梨味甘帶酸,能清熱生津,潤燥化痰。梨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豐富的果糖。一個中等大小的梨含果糖約11克,果糖具有口感好、甜度高、升糖指數低以及不易導致蛀牙等優點。百合甘寒滋潤,質厚多液,有滋養潤肺養陰的作用。銀耳有滋補生津、養肺養胃的作用。枸杞也可以潤肺。三種都是清涼甘潤、滋陰生津的食材,可以潤肺養陰,特別適合於初秋潤燥、養陰、養肺的調理。初秋易感溫燥,這道甜品甘寒涼潤,入秋只是可以多吃以清涼潤燥。

【製作】秋裡削皮切塊,鮮百合洗凈掰碎;銀耳掰碎泡發;同時放入養生壺中,加水700ml,大火煮開後轉文火燉20~30分鐘即可。出鍋前加入少許枸杞。

柚香蓮子雞

【配方】柚子1個,雞肉500g,蓮子30g,薑蔥調味適量

【功效】健脾消食、化痰止咳

【解析】柚子是芸香科植物的成熟果實,味甘帶酸,歸肺、胃經,能生津止渴、開胃下氣、止渴化痰;蓮子有補脾益腎、養心安神的作用;雞肉味甘性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配以柚子入肺,使葯膳能健脾胃、理肺氣,達到健脾化痰的目的。秋季機體氣血由外走內,胃腸氣血仍未充,氣象轉涼之後人們便準備開始進補,此時應健脾胃、顧護脾胃功能,蓮子、雞肉都可補益脾氣。這道葯膳還可緩解肺部疾病所致的痰多咳嗽、氣鬱胸悶、脘腹脹痛、食積停滯等不適。

【製作】柚子剝皮去筋皮,雞肉洗凈切塊焯去血水,蓮子提前浸泡。將柚子肉、雞肉、蓮子同放入燉鍋內,加水沒過雞肉,武火煮開後,文火燉120分鐘,出鍋前適當調味即可食用。

其他養生之法收好

起居上

天亮的越來越遲,陽氣逐漸收斂,而陰氣開始盛行,因此起居也要順應這種變化,盡量能夠做到早睡早起,並且在起床後進行適當的活動,能夠幫助肺氣的宣發。

白露之後是一年中鍛煉身體的好季節,此時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閉目養神,做到動靜和諧。

情志上

進入秋季容易出現低沉甚至抑鬱的情緒,應注意心理養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

習慣上

從白露開始,氣象越來越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尿頻、乏力等癥狀,中醫講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以下介紹一種泡腳、搓耳、按摩的方法補養腎氣。

首先是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搓熱,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泡完腳以後,要做揉腎經的功課,坐到床上,腳心相對,兩腳心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這樣可以連通腎經,然後雙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讓雙手儘可能大面積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邊翻邊按摩,反覆操作就把整個小腿肚的肌肉從上翻到下,從下翻到上,直至小腿發熱為止。

海峽都市報社全媒體中心 出品

常按二維碼,

關注海峽都市報健康公眾號「有醫說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