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電影報:將限制“超低價票補”進行到底


1905電影網訊 今年國慶檔期的電影票房下降,觀眾人次據稱跌幅超30%。有人認定其主要問題在於票價,說因為製片方、發行方和電商在本次黃金周的“票補”力度大大減弱,售19.9 元以下的電影票已不多見,許多觀眾嫌票價貴,就不進電影院了。


沒有“ 票補”,也許會有一些習慣了買超低價票的觀眾捨不得掏錢看電影,但他們不是觀眾的主流。今年國慶期間,影院觀眾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片源問題。無論是劇情片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還是新卡通片對家長、孩子的吸引力,都遠不及今年春節檔的新片。三四線城市的影院,在非春節長假也不可能湧現許多回鄉探親的年輕觀眾。這些問題,與電影票價並無關係。


有些人總是迷戀“ 超低價票補”,認為它對多方都有好處:如觀眾看電影可少花錢;電影院有收入,可旱澇保收;製片方出點血是吃小虧佔大便宜,可製造爆滿熱賣的票房假象,推動影院增加該片的排片量,煽惑觀眾跟風……


商品銷售搞打折讓利酬賓,本來未嘗不可,但要適度,不能過分,否則就會變味,性質要起變化,會誘發人的貪婪、懶惰、短視等劣根性,成為惡性競爭。電影也不例外,票價隨行就市適當下浮是可以的,但是,讓無節製的超低票價泛濫,必然成災,各方得到的甜頭僅是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很快就要自嘗苦果,害人害己!


首先遭殃的是製片業。因為大量注水的票房已不能真實反映市場需求,虛假繁榮會使許多製片方盲目跟風,作出錯誤的投產決策,導致血本無歸。少數製片方搞“票補”佔了便宜,會使許多製片方認為影片之間的競爭不再是比哪部影片的品質好,不再是比哪部影片的推廣策略高明,而是比哪部影片的票價低,即是比哪家製片方有大把錢或會找電商,誰家“票補”資金雄厚,就擁有較大的排片量,有錢就是大爺,錢多就可以欺行霸市。多數國產片(尤其是中低成本影片),即使製作精良,但無法砸巨資搞“票補”,就沒有排片太空,結果被淘汰出局,劣幣驅逐良幣。製片方若靠打價格戰取勝,就無需下功夫提高創作水準和推廣能力,只需把心思花在如何搞“票補”就行了,再優秀的老藝術家也無用武之地,有才華的無名新人更是難有出頭之日。走正道的守法投資商對電影望而生畏,只能退出影界另謀出路。電影製片業一定大亂,國產片的產量和品質只會越來越低,到頭來,大批的劣質影片充斥市場,怎樣搞“票補”也救不活了。


賣超低票價的“ 票補大戰”,電影院和觀眾似乎都可以坐收好處,其實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影院輕易地拿到“ 票補”,就會越來越依賴“票補”,影院之間的競爭從此不用比誰家的經營管理能力強。本來靠真功夫取勝的先進影院,若不拿“票補”,正常票價的電影票就賣不出去,經濟效益遠不如那些只會拿“票補”坐享其成的平庸影院,一些先進影院的積極性、創造性大受打擊,甚至也隨大流了。其實,依賴“票補”的影院,不會有好結局。因為有別人主動送錢上門,影院還需要認真抓經營管理嗎?還需要動腦筋想妙計推銷影片嗎?還需要花力氣組織團體票和發展會員嗎? 影院人士若總是不勞而獲,缺少磨練,創造力肯定退化,只會做一些最常規最簡單的事務性工作,可謂“溫水煮青蛙”。萬一“票補”減少了甚至沒有了,這些懶慣了的影院經理和員工在經營管理方面已毫無競爭力,完全喪失了主動權。這種影院弱不禁風,一遇到風浪就要倒閉,懶惰無能的影院人士如果失業,想再找好職位就比較困難。


賣超低票價的“ 票補”若泛濫成災,必使中國電影產與銷的生產力都大大萎縮。


到那時,觀眾看不到好影片,找不到好影院,該輪到觀眾倒霉了。為此,凡是頭腦清醒、有點遠見之人,決不能讓貪小利而危害大局的“殺雞取蛋”之風毀滅中國電影業。希望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電影製、發、放各方達成共識,一齊出手,堅定不移地限制“超低價票補”,即使因此而在經濟上暫時出現一些困難,也必須忍受,不能退縮,動手術治病還能害怕陣痛?政府應盡快頒布電影票價方面的政策,作出具體的調控規定,有法可依。


政府還應該獎勵不搞“票補”也能賣座的製片方、發行方和影院,更有利於弘揚正氣。如參加華表獎評選的影片,對其要求就要高一些了,考核影片的社會效益,不僅是看作品的思想內容,還要看經營作風,若不搞“票補”的影片可“加分”。兩年前,廣州青宮電影城拒收《葉問3》發行方提供的200萬元“票補”,自創科學的行銷新手法推銷該片,結果該片在青宮電影城的單片票房收入也能高達112 萬元。今後,這類既守法又能乾的影院也應該受獎。


恢復正常的票價秩序之後,只要有優質影片,有優質影院,還怕沒有人看電影?即使是一時逃離影院的觀眾,也會回來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