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養心,夏天千萬不要傷了心!

從中醫來看,五臟各對應於一個季節,每個時節都需要養不同的臟器。因此,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

? 入夏之後,氣象漸趨炎熱。夏氣通於心,故夏季養心,最當其時。

? 夏天,心火浮、水愈沉

心者,火臟。心之為字,類似於「火」字倒過來。心藏君火,火性炎上,人之聰明思悟皆因君火向上而生。但君火上炎,腎水下潛,則成火水未濟之象。故善養生者,要養心火向下,以溫煦腎水,以成水火既濟之卦,則腎水不寒而心火不浮。古賢製字之妙,概在於此吧。再者,水之為字,亦坎卦之象,其中自有妙義。

夏天炎熱,熱則心火浮,火愈浮則水愈沉;再者,心火妄動,易擾相火,導致精宮飄搖。因此,夏天不但要安心,亦需調腎。調腎,使腎水上承,既可以涼潤心火,又能使心火不至於過度上浮;安心,使心靜,則君火暢和,相火自然穩固。

? 心者生之本,神之居

中醫重視人身三寶,曰精氣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精存則生,精失則死。腎主精,肺主氣,心主神。腎精充足為養生之本;精足而肺氣亦足;氣足則心神得養,故精為本。「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心神妄動,上則耗氣,下則耗精,為禍最烈。

故養生不但在寶精,更需養心神。心主神,恬靜少言則神收,閉目息慮則神藏。神足而君火自明,五臟六腑因而和暢。

百病之生,或擾於臟腑氣血,或晦其神明君火,世人皆知藥餌調其血氣,卻不識養心復其神明。諸位大病、重病或久病患者於服藥打針之餘,尤需重視養心,若心神不寧,則正氣難復。故曰:養心實為康復第一捷法。

所以,在悶熱的夏季,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而護陽首先要從飲食入手,其中粥是夏季比較好的選擇之一。專家認為,夏季喝粥,不但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可以補養身體。如果再添加了其他食物,則能起到更佳的效果,如荷葉粥解暑潤腸,冬瓜粥利水消腫,百合粥潤肺安神。

另一方面,中醫指出,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所以夏季養心也是養生保健的一大重點。

? 食療+幾個簡易動作

食療:心主血脈,心若過度勞累,就容易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心其色為紅,自然的紅色食物有養心之效,如西紅柿、紅葡萄酒、烏梅、胡蘿蔔等;心通於火,午時火最旺,要小睡片刻;心在液為汗,炎熱則當汗出,能解心之熱。

? 護心食物夏季養心安神的食物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在飲食方面要少吃動物內臟、肥肉以及過鹹的食物。? 護心水果

西瓜可除煩止渴、清熱解暑。

黃瓜為生津解渴的佳品,具有清熱解毒,緩解便秘的功效。

桃可生津、潤腸、活血、消積。

苦瓜能除熱邪、解勞乏、清心明目,工作勞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輔助動作:夏日由心所主。與心氣相通,心要工作,就必然會累,因此炎夏要重視養心。除了湯藥、針灸以及推拿、食療之外,亦可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以刺激心經,達到養心之效。

? 一則雙手指交叉翻掌外撐,兩小魚際根部使勁;

? 二則雙上肢在體側外開45度,然後以小指為軸努力外翻手掌;

? 三則雙手握緊單杠,利用體重懸垂數十秒鐘。以上動作皆自然呼吸。

? 靜坐或站樁是養心的法門

靜能養心,故要學會靜心。患病的人最忌煩躁,越是煩躁,其心越是不安,心越不安,其臟腑越不和,其病亦越不容易康復。佛家講,要保持靈台清靜;道家講,靜能生定;儒家講,靜能生慧;醫家也講,靜者壽,躁者夭。靜心,不只是靜坐,還包括對世事恬淡自安的態度。

?中年之後正氣漸虧,此時要開始重視養生,最好能做到素食、獨宿、默坐。素食有利於脾胃運化升清,則腸中之氣不濁,且素食者往往精神健旺,不易生病;獨宿意味著減少房室,從而可以將養腎精,腎精充足則先天之本不傷;默坐可養心,心神以靜為養,以動為泄,久久靜坐則心神內斂,五臟六腑皆得安和平衡。

? 心態調節夏季養心首先要做到,讓心靜下來,即俗話說的「心靜自然涼」,清心寡欲、閉目養神都有利於「心」的養護。聽悠揚的音樂、看優美的圖畫,或釣魚、打太極拳等緩有氧運動,都有利於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除此之外,夏季除了要護心,還要學會怎麼「降火」,避免出現口舌生瘡、煩躁不安等癥狀。火,分實火和虛火,它們有哪些區別?一起來看:

? 實火的表現:口乾口渴,能喝水,飯量也大。便秘,口臭,臉上起痘痘。有的人還伴有腳臭。容易出汗,脾氣大,愛發火。?虛火的表現:常口腔潰瘍,口乾口渴,喝多少水都覺得渴。睡覺踢被子,容易失眠煩躁,難以入睡。嘴唇乾燥甚至起皮。眼睛乾澀,或看東西模糊。所以,如果覺得自己上火了,一定要先分清是實火還是虛火,對症下藥,治療才能有效果。那如何判斷是實火還是虛火,教大家一個辦法:看舌頭。

舌頭紅赤,舌苔比較厚,有的舌苔甚至呈黃色。只要出現這樣的舌苔,就代表體內有實火。舌頭整體發紅,跟舌頭一樣平的紅點舌稱為星點舌,紅點比舌頭高的紅點舌稱為芒刺舌。只要出現星點舌和芒刺舌,都代表體內有虛火。了解了這些之後,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如何去火?

? 去實火中醫稱實火為陽亢,顧名思義就是陽太亢盛了。除了上述癥狀之外,還會出現牙齦腫痛等癥狀。治療實火除了吃去火藥之外,還要多吃去火的食物,比如苦瓜、絲瓜、黃瓜等。

? 去虛火中醫稱虛火為陰虛火旺,虛火不是你真的上火了,而是身體的陽比陰多了,因而造成陰虛火旺。此時,應該補陰,而不是去火。補陰的食物有:梨、荸薺、 甘蔗、琵琶、銀耳、百合、百合花、玉竹、麥冬、天冬等。

夏季,氣象比較悶熱,為了更好地度過夏季,溫馨提示大家一定要重視養生保健工作,注重「養心」和「降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