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拚命懂事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 點擊「書單」,選擇「設為星標」

每天7點,提前讀文章

你“情商高”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最近,書單君的朋友小劉遇到了一件煩心事:

他租的房子到期了,本想在公司附近找個新住處,結果有個剛來北京工作的哥們說,想和他一起合租。

小劉覺得也不錯,都是朋友,相互有個照應。於是,他放棄了原計劃,改在兩人公司的中間區域選了處房子,自己每天擠半小時地鐵上班。

本以為生活可以安頓下來了,結果,在簽合約交房租的第二天,哥們告訴小劉,他弟弟可能也要來北京工作:“人生地不熟的,咱們三個就一起住吧,委屈一下你。”

事先沒商量,也沒提怎麽分攤房租,小劉和我抱怨:“一室一廳的房子,三個大男人怎麽住啊!”

我建議他直接跟哥們說,要麽讓他弟弟交房租,要麽自己搬到離公司近的地方住。小劉卻很糾結:“我房租都交了,合約也簽的我的名,再說了,都是好哥們,我真是不好意思提。”

書單君相信,你的身邊一定有,甚至你自己就是像小劉一樣的人:害怕和人起衝突,害怕失去友誼,哪怕自己生氣、吃虧、受委屈,也選擇獨自默默承受。

有近20年經驗的心理谘詢師雅基·馬森接觸過很多像小劉一樣的“老好人”,並且把他們的故事寫成了一本書:《可愛的詛咒》。

在馬森看來,那些把友善待人當作唯一的行為準則,卻因此受盡委屈的人們,就像遭到了“可愛的詛咒”。

在心理學上,這種性格被稱為“聖母型人格”,或者“討好型人格”。

在《奇葩大會》上,作家蔣方舟就曾坦承她自己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從小到大,她都不敢反對別人的意見,總是刻意掩藏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緒。

比如,有次和男朋友吵架後,蔣方舟竟然在電話裡道了兩個小時的歉,對方卻覺得她是為道歉而道歉,一點都不真誠,不停地打電話過來,想把事情說清楚。

看著男朋友一個又一個的未接來電,蔣方舟第一反應不是生氣,而是害怕得瑟瑟發抖,她甚至沒有勇氣接起電話大喊一句:“你這樣很煩,不要再打電話來了!”

即便是在如此親密的關係中,蔣方舟也不敢做自己,因為她害怕跟對方爭吵,害怕男朋友不高興。

這樣的姑娘,真是懂事得令人心疼。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討好”的傾向,希望自己能被別人喜歡。但有討好型人格的人,不僅處處先考慮別人、忽略自己,連真實的情感和需求都要壓抑。

時間長了,不僅自尊心備受摧殘,憤怒和怨恨也會越積越多,最終可能以極端的方式爆發出來。

所以經常會有這樣的社會新聞:男子付出多年,求愛不成怒捅女友;家庭主婦捅死賭鬼丈夫……

多少惡人,都曾是步步退讓的“老好人”。

[ 曾被討好型人格束縛的蔣方舟,後來也能罵人摔門勇敢表達自己,文末有一段影片講述她如何拒絕“討好”。]

“可愛”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松子,就是典型的聖母型人格,為了得到愛,她盡全力去討好身邊的一個個渣男。

她為了養作家男友,跑去浴場做陪浴女;她辛苦打工賺錢,卻被賭徒男友揮霍一空;她努力挽救深陷黑道和毒品的男友,並為此坐牢,結果人家不辭而別。

松子不斷付出錢財、肉體甚至靈魂,最終換來的,卻是悲劇的一生。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與她的童年有關。

松子的父親把愛和關注,都給了久病在床的二女兒,而忽視了松子也需要他的關愛。

偶然一次,父親帶松子去遊樂場看演出,滑稽演員的鬼臉逗得全場哈哈大笑,唯獨被妹妹病情困擾的父親一臉嚴肅。松子握握父親的手,學著台上的搞笑演員做了一個鬼臉。沒想到,父親竟然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讓松子感到受寵若驚。

她年幼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顆種子:只要做鬼臉,就可以博得別人的喜愛。

雅基·馬森在《可愛的詛咒》中提出,愛分為“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前者是說“純粹是因為那個人是你而愛你”,而後者則需要附加條件,“我只在你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時愛你”。

與松子相似,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被有意或無意地培養一些“價值條件”:如果我一直都表現得很好(細心、安靜、勤奮,或其他能得到別人認可的行為),那麽,我的媽媽(爸爸或哥哥)就會高興並愛我(或者,他們就不會吼我或懲罰我)。

慢慢地,這些孩子就會對獲得愛產生一種誤解:只有按照別人的要求,才能被喜歡和愛。

他們就像遭到了“可愛的詛咒”,在成年後形成了很多“死板的個人規則”,比如:“不要拒絕別人”“不能反對權威人士”“不要情緒失控”“不能讓任何人失望”……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提出,人們總是渴望獲得認可,而評價的來源有兩種:一個是“內評價源”,即自己評判自己的行動、工作、成就和行為舉止;另一個是“外評價源”,也就是他人的評價。

那些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都很難感受到任何自我評判,而是把評判的權力交給別人。

這種錯誤的習慣,正是源自童年。

那時候,他們往往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並不是無條件的,而是因為自己做了某些事情,才值得被愛。

直至長大,他們也沒找回做自己的能力。

[ 請不要把你的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文末提及的4種問題家庭教育模式,希望所有人都能遠離。]

如何做回真正的自己?

前段時間,某知名律師發了一條長微博,說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坐火車出行,因為隻買到了上鋪票,想找人換下鋪,卻屢遭拒絕,他抱怨道:現在的年輕人怎麽都這麽冷漠?

本以為會站上道德的制高點,沒想到卻引來了網友的排隊“討伐”: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本來,有個下鋪的男孩猶豫一下答應了他,但是後來又反悔不換了:“我的腿受過傷。”

看到這,書單君想為這個男生點個讚。從起初答應換鋪可以看出,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而後來反悔則說明,他沒有讓別人的需求和評價,超過自己內心劃定的界限。

試想,如果他擔心別人的眼光,硬著頭皮換了上鋪,結果導致舊傷複發,甚至更嚴重的後果,還不是要把苦水往自己肚子裡咽?

我們的社會推崇好人,但這並不意味著要被道德綁架。那位不想換鋪的男生明顯內心強大,懂得拒絕,因為他知道無論別人怎麽看他,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所以說,想要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裡,拒絕刻意討好,關鍵是要重塑自我認知水準。

如果你是討好型人格,會發現自己經常說違心的話:“好的”,“您請”,“沒關係”……時間長了,自己到底喜歡什麽、討厭什麽都有些分不清了。

雅基·馬森就在《可愛的詛咒》中建議,可以把人際交往中那些“難以啟齒”的想法、刻意刪除的台詞記下來,比如與母親頂嘴、拒絕朋友的邀請、回擊伴侶的指責,這可以幫助你洞察自我,重視起自己的意願。

擺脫討好型人格的第二條建議,是學會“客氣地拒絕”。

拒絕別人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擔心那樣不夠“nice”,還會得罪人。

不過,只要在拒絕時加上點“客氣”因素,就完全沒毛病了。

比如,想拒絕別人的求助請求,可以先感謝他的信任,再禮貌清晰地表達拒絕,“我不巧沒有時間”、“我的現金不夠了”等等。然後,試著做某些積極的跟進,讓事情有個好結局,例如“某某對這個問題更熟悉,你不妨問問他”、“前面拐角有取款機,你可以去取現金”。

不過,最治本的方法,還是“系統脫敏法”。它可以幫你戰勝恐懼,重塑自信。

我們總是擔心,如果不滿足朋友的要求,就會失去朋友;如果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就會被嘲笑和鄙視。但真實情況可能並沒有這麽糟,一切都是我們腦海中的假想在作祟。

認知行為心理學有個理論:改變行為,就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和感覺。

所以,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行為實驗,通過安全、有計劃、可控的方式,來檢驗自己的預設。如果預想的情況並沒有發生,那我們的內心就會不再害怕,從而產生觀念上的改變,並影響今後的行為。

比如,我那位朋友小劉,他覺得如果提出搬走,哥們就會生氣,或者說他不夠意思。

所以我建議他,坦誠表達自己的意見,並提前設想對方幾種可能的反應,以及自己的應對方式。這樣,就算對方真的不高興,他也不會不知所措。

畢竟,真正的朋友並不會因為你的合理要求而離開,如果無理取鬧,這樣的朋友是不是不要也罷?關鍵是要相信,只要自己仗義,就不會失去朋友。

蔣方舟曾用一年的時間糾正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她說:真正喜歡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的驕傲和自信,而不是故作謙卑、故作討喜的樣子。

當你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找回做自己的信心,你的生命才會更加舒展,人與人之間,單方面的忍讓不會換來和諧,每個人都勇敢做自己,才不會活得憋屈。

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不需要太懂事,你需要的是懂自己。

主筆 | 貓仔 編輯 | 黑羊

圖源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奇葩大會》

請停止討好別人

這裡有一段影片

蔣方舟親身經歷教你如何治愈討好型人格

這裡還有4種問題家庭教育

希望你和你的孩子都能遠離它

了解你的原生家庭

每個人的性格,都能在原生家庭裡找到影子。

如果你不喜歡它,要想改變的第一步,我建議你先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模式,找到問題,再對症下藥。

今天推薦你這個專業測試,能幫你了解自己原生家庭究竟給你帶去什麽樣的影響,以及告訴你,你和家人之間處在什麽樣的關係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