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冬吃些啥?豬油拌新米,來碗糯滑香嫩的鹹肉飯

立冬進補,到底該吃點啥?

今日立冬,意味著正式進入冬季了。在不同的地方,立冬有不同的食俗,吃餃子、燉羊肉自然不足為奇,然而,蘇州、潮汕等地的吃食卻讓人覺得新鮮~

潮汕吃蔗糖、喝藥膳

在南方很多地方,立冬這天人們愛吃雞鴨魚肉,用來燉湯暖暖身子。具體到潮汕則流傳著一句俗語“立冬食蔗無病痛”。

潮汕人認為在立冬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護牙齒,又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不過,這可能也跟冬天是潮汕收獲甘蔗的季節有關。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蝦仁、紅蘿卜等做成的香飯也深受潮汕民眾喜愛。營養價值豐富,口感濃鬱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飯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藥膳進補也是潮汕人所推崇的。據說,潮汕人立冬當天進補,營養成分會百分之百被人體吸收。進補藥膳用的中藥材有人參、當歸、枸杞、西洋參、魚膠、鹿茸、冬蟲夏草、茯苓、黃芪等等,藥膳常用的食品有烏雞、鷓鴣、鴿子、鵪鶉、水鴨等。

蘇州吃螃蟹、鹹肉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蘇州,立冬之後螃蟹會越來越少,但這時的螃蟹才算真正長足。不論是雄蟹還是雌蟹,蟹膏或是蟹油,都已豐滿醇厚、風味最佳,肯定要一飽蟹癮。桔紅色的蟹黃、白玉似的脂膏、潔白細嫩的蟹肉,難怪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女士曾說:“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蘇州人吃蟹最常見的方法是煮蟹。蘇州話中“煮”的發音和“閘”相似,所以,有人說大閘蟹的本意是大煮蟹。雖然這只是一種說法,但也足以證明蘇州人吃蟹以其原味為正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立冬日吃上一碗鹹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霜打過的矮腳青、肥瘦兼有的鹹肉丁,配上糯滑香甜的新米,半個小時的功夫,灶台上就飄出了誘人的香氣。

稍微燜上片刻,盛一杓在瓷碗裡,再用筷子劃一小塊杏色的豬油,借著菜飯的溫度,豬油逐漸融化進飯裡。鹹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它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據老蘇州講,吃鹹肉菜飯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即吃鹹補腎,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暫且不談,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吃鹽。

北方吃餃子、涮火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要給北方的吃食排個排位的話,餃子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什麽節日都得露個面兒,扛把子一樣的存在,立冬也是少不了的。

據說,北方立冬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一定要吃餃子。水餃外形似耳朵,所以民間這種“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廣為流傳。其實,北方人這麽推崇餃子大概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營養豐富:麵粉做皮兒,葷素搭配成餡,即是主食又是蔬菜,吃完了餃子還可以喝碗熱湯,是冬日裡不可多得的溫暖。

與家裡的主婦一樣忙活的,還有京城的老字號飯店。同春園飯店新添了豬肉薺菜和豬肉茴香餡水餃,特意推出了節日限量發售的“白菜大蒜餡”水餃。哎,等等,白菜大蔥我知道,百菜大蒜,口味這麽重是怎麽個意思?不過據說大蒜有多種食療功效,這個口味2016年剛推出的時候也受到了質疑,但銷量火爆,供不應求。

不光是餃子,老北京怎麽能不吃火鍋?每年到了立冬,曲園酒樓就有一半的顧客點火鍋,所以這次專門推出了菊花火鍋,鍋裡除了有菊花,還有海參、大蝦等多種食材,菊花下火火鍋暖和,聽起來就很養生,至於味道是不是奇葩,就得你們自己去嘗一嘗了!

采寫/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 大西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