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場動蕩的時候,你應該get這個投資姿勢

來源:Wind金融終端 移動APP

從中美貿易摩擦到P2P事件,從資管新規落地到金融去杠杆,2018年在金融界的歷史上算政策頻出、事件多發的一年。不清晰的投資環境下,上證綜指在2018年從最高的3587點跌至最低時的2449點。作為經濟的晴雨表,股市是否真的反應了當今中國經濟的現狀?各種事件導致的投資情緒的偏離是否影響了股價的變動?作為投資者又如何快速跟蹤事件進行投資呢?

1、什麽是事件驅動策略

作為主題投資策略中的一種,事件驅動策略在量化領域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事件驅動策略研究一個事件發生後,市場上會激起怎樣的波瀾,這種影響要多久會回歸平靜,其學術定義為,在提前挖掘和深入分析可能造成股價異常波動的時間基礎上,通過充分把握交易時機獲取超額投資回報的交易策略

常見的事件驅動分析的內容有:CEO、CFO變更、業績公布、定向增發、大股東增持、指數成份股調整等。投資者需要估算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其對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提前介入事件等待事件發酵,然後擇時退出即可獲得不菲收益。此外,很多事件為傳統因子分析提供了低相關度投資組合的機會。

2、事件的發生會如何造成行為偏差

在開始了解事件驅動策略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事件發生後市場行為上的偏差。

3、為什麽市場觀點錯了

然而以上的五個步驟都有可能發生行為偏差最後使市場觀點發生了偏差。一般來說人們在受事件影響後做交易或多或少會產生心理上的偏差,比較常見的是“認知偏差”和“情緒偏差”

認知偏差常被分為“證實性偏差”和“近期性偏差”:證實性偏差體現在人們在出現驗證性偏見時,無論合乎事實與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見、猜想的傾向。由此在選擇性的收集對猜想有利的資訊,對事件進行片面的詮釋。而近期性偏差時人們更重視近期的數據和經驗而忽視早期的數據或經驗。

情緒偏差常被分為“損失厭惡心理”和“過度自信心理”:在出現損失厭惡心理時,人們會盡可能避免損失的發生,就算一個事件所導致損失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損失的金額很小,損失厭惡心理也會使市場產生偏離。而過度自信使人們對自己的某一決策格外自信而不理智地放置了過多的資產。

這些認知上的偏差促使投資者在中短期做出了偏差的投資決定。

最典型的的例子有:

某隻股票被剔除出滬深300指數-損失厭惡心理-賣空

某隻股票預期淨利潤上漲-近期性偏差-買入

(事件、新聞的發生驅動投資者行為變化,導致投資者做出交易決策)

然而事件風向變化,新的新聞也不斷在改變投資者的行為。

4、市場的偏差有多大?

行為偏差= |新投資者行為-舊投資者行為|

在事件驅動策略中,新的事件不斷爆發,不斷對市場造成衝擊。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投資者在不斷的做交易行為,市場不斷地對事件作出反應。

在某個事件發生後,雖然該公司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但是因為事件的發生聚焦了投資者的注意力,引發投資者的交易行為,使得市場在中短期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而事件驅動策略正是從這種市場偏差中尋求投資機會

(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事件發酵的過程中,公司基本面灰色的Mean線並沒有發生急劇變化,然而該公司的價值卻在事件發酵時急劇上升在觸頂時再次下降最後回歸基本面水準,這個急劇上升然後急劇下降的過程可以被看成是由事件引起的市場行為偏差)

然而做好一個事件驅動事件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跟蹤事件的發展,收集與事件相關的有關新聞,建立一個龐大的數據庫跟蹤研究事件驅動所需數據,這無形中增加了做事件驅動策略的成本。

在下期文章中我們將介紹萬得最新研發的《事件驅動》模塊,用大數據的方法揭開事件驅動策略的面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