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健科普」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待肥胖與減肥!

超重還有肥胖目前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包括富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出現了廣泛的流行,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能量攝入和消耗出現失衡而導致的,而由肥胖引起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以及一些癌症性疾病等)之間的相關關係已經非常明確!

而你是否有這個困惑呢?

你的是BMI多少呢?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肥胖就是吃太多嗎?

運動太少嗎 ?

發病機制是怎樣的呢?

目前肥胖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認為肥胖的發病不只是與能量攝入過多,和運動減少有關,還有可能是跟遺傳因素有關,事實上,在一些人群的遺傳學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可能決定70%的體重差異,而不同區域人群肥胖發病率顯著差異有提示營養因素同樣是肥胖發生的重要因素。

總結來說,參與肥胖的發病已知或可能因素:

1.高能量攝入,尤其是精製碳水化合物

2.高脂肪攝入

3.低身體活動/靜坐的生活方式

4.遺傳因素

5.後天因素

6.胰島素抵抗

7.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和胰島素)

8.合併症

什麼?遺傳因素可能決定70%的體重差異?

顯而易見,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不單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很大幾率影響到下一代身上,這是非常可怕的!!!

那我們怎樣健康減肥塑身呢?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減肥方法,如各種各樣的運動減肥,各種個樣的藥物減肥,針灸減肥,這些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肥胖的根源問題,所以往往容易出現反彈,減肥效果不易持久,而且一些減肥方法回導致人體的營養素進一步的流失,而使身體受到進一步的傷害,比如運動減肥,運動也是需要能量攝入的,也是需要營養的,只有營養足夠時,運動安全有益,達到減肥塑身的效果。

從本質上來說,健康的減肥塑身就是維持能量攝入和消耗的平衡:

?

1.健康營養的飲食習慣嚴格控制高糖、高脂肪、高膽固醇

2.適當的運動,正常人來說堅持20-30分鐘的步行,也是很有益身心的!

3.提高健康飲食的意識,葷素搭配要均勻,適量食用粗糧、雜糧 如燕麥、小米、糙米等

4.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進餐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每日3-5餐,早餐吃好,晚餐少食,盡量不吃零食,少吃甜食,吃少鹽清淡的食品

肥胖已經嚴重危害我們健康,也是一種慢性疾病,提高營養健康意識,拒絕亞健康,將減肥、營養,運動結合在一起,按同類食物互換和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好每天飲食,適量的運動,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減肥塑身的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