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試管嬰兒技術40年:不比自然分娩兒「笨」,孕媽需補充的可不止葉酸

1978年7月25日,一位重約2600克的女嬰通過剖宮產在英國曼徹斯特奧爾德姆總醫院降生。路易絲·布朗由此成為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她標誌著人類在胚胎學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開創了新紀元,同時該項技術也被稱為醫學史上的一大奇蹟。如今,路易絲·布朗早已長大成人,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同樣的故事,在十年後的1988年3月上演於中國。在全球試管嬰兒技術發展40年、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發展30年後的今天,通過輔助生殖醫學手段迎來新生命,已成為逐年增長的大趨勢。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辦的好「孕」之旅交流活動上,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張愛軍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近年來,求助於生殖醫學中心的家庭數量增長了六至七成,且患者平均年齡也有所增長。「其中二胎家庭佔門診數量約15%,隨著年齡增長,治療難度也勢必加大。」

為此,他建議有備孕計劃的夫婦應儘早行動,「隨著環境、工作壓力、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無論男性女性,生育力下降如子宮早衰等癥狀已屢見不鮮。」張愛軍說,門診中甚至有26歲的年輕女性已出現停經癥狀等極端案例,「生寶寶如同種莊稼,『種子』『土壤』『肥料』缺一不可,因此備孕夫婦應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放鬆心情、調整內分泌功能且注意補充營養。」

在門診中,也有不少夫婦提出這樣的疑問:試管嬰兒能和自然孕育的寶寶一樣健康嗎?「其實包括智商、情商和體質等情況,國內外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歐盟2003年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試管嬰兒出生孩子在身體、智力、心理發育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很正常,在認知能力方面甚至還略高出一籌。」張愛軍解釋。

那麼,對寶寶沒有害處的試管嬰兒技術,是否又會影響女性的健康呢?據了解,試管嬰兒技術的前階段大都需要用藥物促進排卵,使一個月經周期中有多個卵泡生長。「有些姑娘會有這樣的顧慮:一下子消耗掉那麼多卵子,卵巢會不會迅速衰老,是不是會提前絕經?」張愛軍說,「其實在正常的一個月經周期中,雖然只有一個卵泡最終發育成熟排卵,但在周期早期卵巢中有一批卵泡被募集、生長,其中大部分在競爭中失敗而死亡;試管嬰兒技術中的藥物促排則是讓這些走向死亡的卵泡均有機會成長並成熟。」因此,藥物促排的月經周期雖然得到了數個卵子,但消耗的卵子數目並不比自然周期多,對卵巢的功能並無明顯影響。此外,促排藥物的使用是否會增加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婦科疾病的發病風險,還在繼續大規模的跟蹤隨訪中,而目前沒有明確的不良影響的報導。

營養科也為正在備孕的準父母們帶來營養貼士,「如今越來越多女性知道要在孕前補充葉酸,但這還不夠。」她建議,補鐵、葉酸和碘同樣重要,「孕前如缺鐵,可導致早產、胎兒生長受限、新生兒低出生體重以及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因此備孕婦女應經常攝入含鐵豐富、利用率高的動物性食物,如動物血、肝臟及紅肉等,同時攝入含維生素C較多的蔬菜和水果,可提高膳食鐵的吸收與利用率。」

據悉,目前瑞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已開設多囊卵巢綜合征、反覆著床失敗及習慣性流產、二胎備孕等專病門診,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開展生殖醫學輔助技術的中心之一,成功率已達到50%,如今最大的「瑞金寶寶」已經16歲。

欄目主編:孫剛 文字編輯:孫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