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關節炎疼痛只需艾灸這四個穴位

膝蓋好,才能活動多;活動多,身體棒。但多數人都或多或少都有些膝蓋的小毛病,不僅行動不便,甚至影響生活和工作。

近年來,年輕人患有膝關節炎的也不少。所以,不僅中老年人盼著有副好膝蓋,年輕人又何嘗不是呢!

如何發現膝關節退變

早期——上下樓梯膝蓋疼痛。剛開始的1-2年內,一般是先出現在下樓梯時出現疼痛,走平路不痛。

中期:——走平路也會疼痛,腿部形態發生變化,以膝關節周圍變化比較明顯。如膝關節的腫脹、或兩腳併攏站立時,兩膝間相隔距離加大等。

晚期——膝關節嚴重磨損。疼痛加重,不僅表現在行走時,晚上休息時也會出現疼痛。對X線片顯示膝關節磨損嚴重。

膝關節炎的病因

1、體重過重

體重過大會增加關節的負荷,並由於姿勢步態運動等因素,導致關節生物力學改變,體重超重,患膝骨性關節炎的可能較大,研究提示婦女的肥胖和膝骨性關節炎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2、關節損傷

關節或其附近的創傷有時會誘發骨關節炎,如骨折波及關節面、韌帶撕裂導致關節失穩,以及半月板撕裂引起關節軟骨的異常磨損等。

3、關節過度使用

膝關節長期用力快速屈伸,將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如頻繁快步健身走、自行車、羽毛球、登山、登樓梯等活動,某些使關節反覆受到應力刺激的活動,造成關節損傷,引起軟骨退變。

4、風、寒、濕、邪侵襲

膝部的血循環較差,易受風濕寒邪侵襲,乃至傷及膝關節。如涉深水、運動後沖涼、久坐久臥濕地、女性冬季穿短裙或經期產後下肢受寒等都易受風寒侵襲而患病。

5、退行性病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關節腔粘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逐漸磨損、變薄,膝關節活動能力逐漸減退。年齡增大,骨量減少,骨質疏鬆。部門面積上承載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的退變。

播放GIF

艾灸緩解膝關節炎

膝關節炎患者,肝腎氣血衰少,肝血不能養筋、腎精不能充骨,加之正氣虛弱,風、寒、濕三氣夾雜乘虛而入即發病。艾灸方法——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50分鐘;溫度:38-50℃;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艾炷灸時間:5-7壯。

膝眼穴——位置: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功用:活血通絡,疏利關節。

陰陵泉穴——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功用:刺激陰陵泉穴能夠很好的排出濕氣。

陽陵泉穴——位置: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功用:可治療膝關節炎病變。

神闕穴——位置:在腹中部,臍中央。功用: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古法手工艾條,20支起批發。扶貧項目、品質保障,良心好艾。

八年專業艾條生產商,歡迎來艾草基地工廠考察洽談艾條訂製和貼牌生產。

艾灸百科網:www.aijiubaike.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