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8萬營收10余億估值,荒唐收購何時休

紅刊財經 籍承

《紅周刊》:每周都有多隻黑天鵝飛出已成2019年以來的慣例,本周鴻利智匯稱2018年公司淨利潤預計下滑25%-45%,主要是因計提商譽減值合計約2億元等因素導致。怎麽看?

小徐:上周我們還聊到上市公司收購資產的“保存期限”一般僅3年左右,看了鴻利智匯的公告,3年時間似乎太樂觀了,僅僅1年多時間,公司收購的標的就已經變臉了。

2017年10月鴻利智匯完成了對從事汽車前裝市場車燈產品供應的誼善車燈56%股權的收購,雖然誼善車燈的淨資產僅有0.284億元,相對應56%股權的淨資產僅僅為0.159億元,但鴻利智匯收購誼善車燈56%股權的價格卻高達2.20億元,溢價超13倍之多。僅僅一年多時間,公司就對此次收購計提了高達1.40億元的商譽減值。目前鴻利智匯的商譽高達11.72億元,此次計提因收購誼善車燈等公司產生的商譽合計2億元或許僅僅只是開始。

實際上收購“保存期限”不過3年的不僅僅是鴻利智匯,本周偉星股份預告稱2018年淨利潤下滑10%-20%,下滑的原因是公司2016年5月收購中捷時代51%股權時產生的商譽需計提減值準備。當初鴻利智匯收購了中捷時代51%股權的價格是1.53億元,而中捷時代51%股權相對應的淨資產還不到0.1億元。

更荒唐的是此次收購完成後,2018年5月鴻利智匯再次收購中捷時代9%的股權,而此次9%股權收購的價格竟然高達9790萬元,按此計算中捷時代100%股權的估值達到了10.88億元。2018年1-6月,中捷時代的營業收入僅為18萬元,18萬元的營業收入而其估值竟達10.88億元,如此荒唐的收購何時有人為此擔責呢?

《紅周刊》:說到收購不得不聊聊武漢中商,本周武漢中商稱擬發行約60億股,收購居然新零售100%股權,本次交易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初步確定為363億元至383億元之間,而截至2018年10月31日,居然新零售的淨資產僅為121.51億元,此次收購溢價高達241.49億元至261.49億元。

小徐:先來看一個小細節,2018年3月,阿里巴巴通過增資方式取得居然新零售6%股權,耗資約21.81億元,按此計算當時居然新零售100%股權估值約為364億元,與此次武漢中商的收購價相比相差不多。

《紅周刊》:看來武漢中商收購居然新零售的價格還算合理。

小徐:若不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還算合理,但居然新零售最主要的業務為家居賣場業務,主要收入來自於家居賣場內向商鋪收取的租金、市場管理費等,與一年前上市的美凱龍較為接近。

2018年1-10月,居然新零售實現淨利潤16.23億元,而美凱龍2018年1-9月的淨利潤則高達41.60億元,很明顯美凱龍的盈利能力遠在居然新零售之上。目前美凱龍的總市值約400億元,而武漢中商完成收購居然新零售後的總股本將增至62.868億股,按目前股價計算其總市值已超過500億元。美凱龍不僅僅只是目前的盈利能力在居然新零售之上,其淨資產目前約為413億元,同樣遠高於居然新零售,相比之下即使武漢中商此次重組成功,其估值相較美凱龍而言仍顯偏高。

《紅周刊》:本周和佳股份稱公司2018年預計實現淨利潤10012.73萬元-11125.26萬元,同比增長8%-20%,公司業績看似增長,但近些年公司應收账款同樣快速增加,這是否也是一種高風險呢?

小徐:確實如此。和佳股份讓人關注的重點其實並不是公司的業績有多少,2018年1-9月公司的營業收入為7.74億元,而其應收账款淨額高達10.71億元,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公司的長期應收款更是高達25.72億元,雖然這與和佳股份的行業性質有關,但如此巨額的應收款項是隨時可能引爆的雷區。

《紅周刊》:爾康製藥本周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將獲不超27.7億元紓困資金支持,這是否會對爾康製藥未來的發展形成利好支持呢?

小徐:2018年爾康製藥因通過關聯方交易等虛增利潤2.48億,被處以60萬元的罰款,不到一年時間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就獲得了當地政府不超27.7億元紓困資金支持。造假2.48億元,罰款僅60萬,大股東還能獲得27.7億元紓困資金支持,造假成本如此之低,難怪上市公司各種奇葩事件層出不窮。

(本文已刊發於2019年1月26日出版的《紅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