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人群真的不能喝粥嗎?事實與你想像的並不一樣,趕緊改

粥是主食的一種,在製作手法上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放入合適的水,準備好食材就可以了。在每餐中都可以食用,但有的人說,患了糖尿病之後就不能喝粥了,會有升高血糖的危險。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喝粥,只能吃別的主食,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去控制血糖水準,還有的人說,糖友能喝粥,不僅不會影響健康,還對控制血糖有利。

那糖友喝粥到底是一件好的事情,還是一件壞的事情呢?

我們先來看下,最常見的大米粥,大米粥在所有粥類當中,是最容易消化的一種,也是在烹飪時間比較短的一種食材,甚至是把剩的米飯,再加上水就煮上一小會兒,就可以食用了。

但也正是因為大米粥好消化吸收的原因,含有的水分越多越容易消化,從營養成分上來看,1個半碗的純米飯,就能夠煮出1碗的大米粥,每百克的大米粥熱量是在46千卡。煮的時間越長,越容易消化。

糖尿病人群食用之後,就很容易讓餐後血糖上升,對於病情十分不利。所以,對於大米粥,是不建議糖尿病人群經常食用的,即使是精白米面都要少食用,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群是不是就不能喝粥了呢?

上面我們說的只是大米粥,並不包含所有的粥。除了大米粥,其它種類的粥,如五穀雜糧粥就是一個好的飲食了。在大米粥的基礎之上,添加一些豆類或者是穀類,可以粥整體的營養有所提升。

豆類中含有的膳食纖維、活性物質、單寧等,都對身體健康有益,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或者是血糖高的人群食用。並且,還有相關的研究上發現,即使是豆粥在煮的時間上比較長,裡面的營養物質,如單寧、植酸等營養物質的活性,也能夠保持在3成以上。

跟同等量的大米粥相比,食用的熱量不僅少了,還吸收了更多的營養物質,對於餐後體重以及餐後血糖的控制都有很好的幫助。

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兩點,一點是在烹飪的時間上,在粥已經熟了的基礎之上,要減少烹飪的時間,因為不管是什麼種類的粥,在長時間的烹飪下,都會有一定的營養物質流失,且更容易消化,對於餐後的血糖有不利的影響。

另一點是不能光喝粥,即使你烹飪的粥食材種類再多,也不能光喝粥,不去吃蔬菜,這樣下去反而會增加你營養不良的概率。因此,在喝粥的時候,要注意蔬菜以及蛋白質食物的供給,這樣營養上面會更均衡。

在喝粥的時候,溫度上不要太燙就是一種很好的做法了。

各位朋友,你餐後的血糖水準值高嗎?在喝粥上面,你有哪些禁忌呢?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