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用這種方式永遠留住父親

胡永平

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郴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我的父親

美國作家托馬斯·沃爾夫說:人生最深刻的追尋,是對父親的追尋,這不僅是一個血緣關係上的父親,而且是一個力量和智慧的化身,一個外在的、超越了他的饑渴的可以將他的生命的力量和信念統一起來的形象。

------- 題記

父親名叫胡光福,1936年12月29日出生於湖南省桂東縣寒口鄉(現並入漚江鎮)秋裡村,1956年3月應征入伍,在廣西桂林當兵,1959年2月退役分配到廣州鐵路局工作,為了照顧家中老小於1961年3月申請回鄉務農。桂東縣是老少邊窮地區,父母含辛茹苦養大我們兄弟姐妹五人。母親於1999年11月患白血病去世後,父親偶爾來我們兄弟姐妹家中小住,父親當了一輩子農民,永遠也離不開那塊生他養他的祖地,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住在老家,砍柴、種菜......過著清靜、孤寂的日子。

2005年我有了一架自己的照相機,開始為父親拍照片,十多年來只要跟父親在一起,就給父親哢嚓幾張,把對父親的感恩、對母親的懷念與歉疚融進一張張照片裡,希望用這些照片記錄父親的點點滴滴,這樣就能夠永遠留住父親了,也用這些照片記錄下家鄉的發展、變遷,給自己留下永不磨滅的記憶。

父親說:“你回來一次是一次,要是現在不弄清楚,以後就會不知道了。”他不時用手指著遠方,說著從哪裡到哪裡是我們家的山,“山上還有不少的樹,我們村裡啊就我們山上還有些大點的樹了......”圖為父親帶我去看自留山,2005年10月2日。

父親給母親上墳。一早父親就準備了祭品、香燭、冥紙及鞭炮,給母親辭完年就去大姐家過年。母親去世後我們每年基本上都是在大姐家過年,一直到大姐去世。2006年1月28日(農歷臘月二十九,除夕)。

父親來我家(郴州)這住的時候,白天太多時間都在逛街,找不到路了就原路返回,偶爾還會在街邊吃上碗餛飩。圖為父親在郴州市北湖公園觀看市民樂器演奏,2009年10月2日。

農歷正月初四,大哥為父親添酒。大哥另起的房子在老屋的後面,距離就100來米,逢年過節大哥大嫂都叫父親去吃飯。2011年2月6日。

鄉親們偶爾來老家跟父親說說話、拉拉家常。圖為父親忙著給鄉親們拿櫈子,2012年10月1日。

父親家有隻貓陪伴了父親好幾年,2016年6月父親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回去,它死在灶堂裡,父親又沒“伴”了。圖為貓舒坦地睡在父親的手臂上,2014年5月31日。

老家在山區,陰潮,電視機的螢幕上經常滿是水滴,用不了2、3年就壞了。父親一個人住在老家,電視機是唯一跟他能講話的陪伴。圖為父親在搜索著電視信號,2015年1月2日。

父親在集市上買年貨。父親說過年了我的那些外孫侄兒都會來,要買一些餅乾、糖果,要不孩子們來了什麽吃的東西都沒有。2015年2月15日。

臘月二十八,寒口集市,村支書陳建雄給父親發優撫紅包。父親1956年3月至1959年2月在廣西桂林服役,退役後一直享受優撫待遇,每年按月發放的優撫費逐年增加,每年過年政府都給紅包。2015年2月16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農村社會保險體系日趨完善,全村村民全部參加了社保,為了方便村民,桂東縣農商銀行及社保部門專門派人下到村組辦理業務。圖為父親在同組村民胡光文家辦理社會保障卡,2015年5月1日。

扶貧隊把水接到了每家每戶,但是父親的仍然沒有接,每天從旁邊的水井挑水用。2016年2月6日。

父親農歷12月29日生日,我為父親蒸蛋酒。每年父親生日我都跟父親在一起,但是很少為父親過生日。按照老家的習俗,生日,吃蛋酒。2016年2月7日(農歷臘月二十九,除夕)。

父親是陰歷12月29日生日,他從不願意辦壽酒。今年父親80歲,農歷正月初二,我約了兄弟姐妹集中為父親補過生日,這天我買了菜,大家一起做飯,在老房子裡熱熱鬧鬧為父親過了一個生日,中飯後在老屋前拍下了這張最值紀念意義的晚輩們跟父親合影。2016年2月9日。

幾年前嫂子就為父親做好了壽衣,隔段時間拿出來曬曬,這天剛曬完,父親說試試看合身不。圖為嫂子給父親試壽衣,2016年4月2日。

父親臨睡前數存折。父親勤儉節約,我們給的錢、國家發放的農林補貼、優撫款都不捨得用,全部存起,怕不記得也從不設密碼,去哪裡都要把存條帶起。2016年5月28日。

父親用竹片燙豬肉毛。母親去世後父親時不時在大姐家住,大姐家在縣城,住大姐家方便,父親可以在縣城到處溜,但是大姐2014年3月去世以後,父親就再沒有去過了。但是大姐夫卻時常掛念老嶽父,時不時給父親錢,買些東西,這天特意給父親送來了十多斤豬肉。2016年9月26日。

父親去趕集時喜歡跟鄉親們在集市上喝一碗米酒,吃上2、3個油炸糯米糍粑。2017年1月25日。

父親用電從大哥家接線,大哥為父親出電費。其間用了兩根電線杆,應該有十多年了,父親幾次跟我說電線杆已經腐朽要換了,不換哪天斷了掉下來就會出事。農歷正月初八趁春節二姐夫妹夫都來了,兄弟姐妹跟父親一起換電線杆換了。2017年2月4日。

每年父親都種菜,一小塊土挖了一糞箕馬鈴薯。回來父親馬上把它放到樓上攤開。父親說,馬鈴薯這樣攤開可以放很長時間也不會壞。圖為父親在閣樓上晾馬鈴薯,2017年5月29日。

父親說我早飯吃得早,怕我餓,上午11點鍾便開始生火做午飯了。2017年10月4日。

父親趁趕集一早就到了集市上,首先去寒口唯一的銀行打存折,看農林補貼發下來沒有,早去人少,不要排隊。2017年10月7日。

父親住在老家,經常去鄉裡面趕集買些日用品,偶爾也買點肉菜,從我老家到集市父親大概要走一個半小時。2018年2月3日。

伯父死後,堂哥搬隔壁村子去了,大哥起了新屋住開了,這一大棟老房子就住著父親一個人。圖為父親行走在老屋坪裡,2018年2月13日。

父親大半輩子種田,深深熱愛著這些土地。1999年父親開始不種田,轉給大哥耕種,大哥沒種兩年也不種了,種上了厚樸(藥材)。圖為父親察看他曾經耕種的稻田,2018年2月20日。

老家沒有信號,父親要到屋旁邊的半山腰上才能打得通我們的電話。2018年6月15日父親給我妹妹打電話,問她來不來我大哥家過端午節。

沒有洗衣機,父親的衣服都是他自己手洗,被子、蚊帳就拿到妹妹家用洗衣機洗。圖為父親在洗衣服,2018年6月17日。

我在母親生前最後一個生日的時候拍的視頻,是用磁帶機拍攝的,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能夠播放的機子,後來在網上找到轉錄的專門機構轉錄出來,我把視頻存到手機裡播放給父親看。2018年10月3日。

農歷正月初四這天,父親把鬍子刮乾淨,準備去我二姐家。母親健在時,父親很少做家務,母親去世以後,家裡面的什麽事都只有父親做了,父親把家裡面收拾得乾淨整潔,包括他自己的穿著,他總說,出去了就不能給我們兄弟姐妹倒醜。2019年2月8日。

農歷正月初四,大哥大嫂陪父親去二姐家。二姐家在江西省遂川縣高坪鄉,其實就在我所在的寒口鄉與江西省交界處,有一段路車子去不了,從我老家去大概有四十分鐘車程,另外還要走二十分鐘的路,因為路比較遠,父親平時很少去二姐家。2019年2月8日。

父親一個人在家經常一天隻吃兩餐,上午十點鍾吃早餐,中午一點半父親開始做午餐,下午四點鍾中餐晚餐一起吃。2019年4月6日。

楊徽評圖

胡永平:用攝影詮釋家與愛的溫暖

攝影家胡永平先生的攝影紀實作品《父親》嚴格說來,不是新銳主題,也並非新銳影像,但卻以其敘事的完整、情感的浸潤、文化的感染,給人深刻的印象,帶給人思考或啟迪。

攝影家應該是名副其實時代的眼睛,一個成功的影像作品,既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又要有藝術的感染力。深刻就是要穿透影像的表象發現內在的本質特徵、規律和意義等,可以縱橫貫穿,古今開合,甚至引經據典的升華。感染力主要來自影像表現的個性特色視覺符號和情感注入的飽和度。

胡永平先生的《父親》不只是影像本身,還將家文化的內涵展示開來,讓作品更具價值。華夏內陸地貌形成的農耕文明,蘊釀並沉澱了中國獨有的家文化,家,始終是中國人磨滅不掉的印記,對每個中國人都意義非凡,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灣,是個人情感的依托,它承載著所有人對生活的太空戰士和歸屬,家文化將中國的政治、傳統宗教、禮俗與文化生活融為一體,使中國文化具備巨大兼容性,並且超越了民族的局限性,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成為中國人治理國家的“典範”。

可以說,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 “基因”,讀懂了家文化,也就讀懂了中國人。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發展史上狂飆突進的世紀,社會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是現代化趨勢的不可阻擋,世界經濟格局與文化格局一再被改寫,但家的魅力煙火不絕。所以,曹雪芹的《紅樓夢》魅力依然,焦波的《俺爹俺娘》特別紅火,《父親》引人共鳴。

隨著攝影科技的飛速發展,數位相機的家庭普及,全民攝影成長為一種真正廣泛參與的大眾文化樣式。文化價值取向日益呈現出多元紛呈的格局,似乎抹平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消解了審美,文藝活動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大眾傳播媒越來越全球化,而內心則越來越自我日常化、私人化和意識形態化。與講究構圖/曝光/色彩的傳統攝影不同,它們似乎更在乎個人情緒和意念的傳達,其他的都成為次要的東西了……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圖像儲存,南戈爾丁(Nan Goldin)般“自己記錄 自己的歷史”的私攝影,將成為趨勢。

胡永平先生的《父親》就是一種較好的嘗試,用南戈爾丁的話:“我隻拍攝我非常熟悉的人……我不是通過攝影尋找美的事物,只是把我所看到的那個人拍攝下來。雖然有人說攝影 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但對我來說,拍攝照片是觸摸、愛撫我眼前的這個人的一 種行為,是我自己特有的表達我的敬意的一種方式。照相機在那種時候就是我的 眼睛與手。”用來形容胡永平先生的拍攝,也應該貼切,只是對美的追求和表達還是相當注重。

家與父親,一定離不開情感的底色,細節的描繪。看似隨意拈來的平凡人的平常事,如嘮家常,翻來覆去都親切、說來道去都走心。平凡人的生活,平常心,平常事總能咂出人生味道。有親情、有鄉愁、甚至家國情懷。透過照片,都能看到自己父母顫微的身影,看到一種無言的震撼,讓我們撫摸我們的心靈,回望我們的父母,回望故鄉,審視自己的生活,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種溫暖和力量……

當然,對於成熟的攝影家來說,影像的思想表達與視覺表現的個人化元素尤為重要。與其完美的大眾,不如有瑕疵的個性更有價值和份量。期待!

微訪談 楊徽@胡永平

1、您覺得攝影人最重要的是什麽?

我覺得攝影人最重要的是熱愛攝影、熱愛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用心、用情、用功去對待攝影,融入攝影,把攝影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記錄生活、書寫生活、謳歌生活。

2、促使您按下快門的因素有哪些?

促使我按下快門的主要因素有:興趣,好奇,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3、攝影給您帶來最大樂趣是什麽?

攝影給我帶來最大的樂趣是:感受生活,留住記憶。

4、對下一步攝影最想做的是什麽?

對下一步攝影想做的是:一深入細致地拍好自己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二認真整理自己拍的片子,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感受我攝影的快樂。

來源|HPA湖南攝影網

編輯|夏雪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