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管局長親自出馬穩房價?6000漲跌幅後樓市「寒冬」還是「退燒」?

房企拿地情況是房市變動的指向標。

熱得發燙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了嗎?

近日,部分自媒體報導稱,合肥市某建案降價6000元/平米,房產局長親自前往調研。不久,房價便又回漲。據安徽當地地產自媒體稱,10月後,樓市遇冷,相關部門密集召集開發商開會,強調開發商要講政治,要對城市有信心,要拿地,不能降價,頒布了不能公開的政策。

安徽省某房企管理層告訴時間財經,文中的「某建案」是指泰禾集團的合肥院子。時間財經發現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以下簡稱房管局)官網的一則新聞動態顯示,10月24日上午,市房產局黨組書記、局長許道和先後調研了廬陽區「文泰院」和「半島公館」兩個項目現場。文中還有一張許道和局長在「合肥院子」項目現場的照片。

真的到了要救市的地步嗎?

隨著萬科鬱亮的一句「活下去」,並率先主動降價賠償,今年8月還在監管政策的韁繩下直衝向前的樓市,居然在「金九銀十」的寶貴時間歇了下來。樓市波雲詭譎,任何小的變動都牽動大眾熱切的注意力。

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資訊綜合處回應時間財經稱:「媒體要這麼寫,我們也沒辦法,局長調研地方項目和房價沒有任何關係,不論是普遍的還是個別的。」

不讓降價?

合肥房管局局長親臨的「合肥院子」,是個有故事的地產項目。該項目位於安徽合肥廬陽區北二環,是泰禾集團在合肥打造的豪宅項目,因邀請明星章子怡親臨發布會等高調宣傳而廣為人知。

開場即巔峰的合肥院子很快跌了跟頭。9月下旬,備案價2.2萬元/㎡的合肥院子,突然降價到只賣1.6萬/㎡,平均降價6000元/㎡,因為豪宅面積較大,老業主一夜之間虧損上百萬,開始維權。「聽說售樓部都砸了」,某知名地產公司安徽銷售部曾安(化名)向時間財經透露,合肥院子之前的業界評論很高,價格高得離譜,所以首當其衝。

在合肥市房管局局長許道和調研房地產項目的官方報導中也強調,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性,規範銷售行為。

於是有自媒體表示,政府調控樓市不僅不讓漲也不讓跌,甚至有部分觀點認為,政府已經在開展救市行動了。

但時間財經致電「合肥院子」時,對方回應,這僅是一次促銷活動,並且活動在中秋國慶節後便停止了。此前合肥院子也發表聲明稱,「合肥院子此次是一次正常的節慶促銷活動,且只針對個別戶型,嚴格來說隻算是當前市場相對冷清情況的一個行銷噱頭」。是針對中秋國慶拿出個別戶型做促銷,降到1.5萬/㎡左右,但是支付方式嚴苛,僅限全款認購。

合肥市房地產管理局資訊綜合處也向時間財經表示,合肥市不存在房價下行壓力,首先並未看到相關降價事件,其次,即便降價也是市場行為,房管局只是按照政策行事,現階段並無不允許房價下降的相關政策。

不過,某知名地產公司安徽銷售部曾安表示,政府沒說不讓降價,每個建案都有自己的備案價格,只要不超過這個備案價格銷售,政府也不會過問。而備案價格規定的是不能超過的上線,並未規定降價下線。如果降價幅度太大肯定會引起已購業主的投訴,「業主直接拉橫幅」,導致政府不敢不管。

但曾安明顯感覺,「寒冬」來了,部分地產企業想降價,實現先發製人。

寒冬?退燒!

處於銷售一線的曾安認為,「現在整個房市像這氣象一樣,慢慢的寒冷起來,很多小地產公司都凍死了,大公司也會裹緊衣服準備挺過去。」都是嗅到了寒冷的氣息所以先發製人降價,以免整個市場完全不景氣的時候被動。「擔心公司把我給優化掉了,這段時間各大房企都在裁員。」

房產專家蔡為民10月下旬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房企的降薪、裁員之潮,所發出的信號讓市場憂心,說明開發商們認為這波不景氣將維持一段不短的時間,為了節省成本、渡過難關,逼不得已只好裁員、降薪。與之相對的則是,如果開發商認為這段不景氣的時間不會持續超過半年,那麼就沒有必要採用「裁員」、「降薪」這種「傷感情」的方式。

房企拿地情況是房市變動的指向標。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全國土地成交金額TOP10城市總計成交10760億元,同比下降11%,增速較1-9月回落2個百分點。

商品住宅成交面積也不容樂觀。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也表明,10月份,監測的29個重點城市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3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環比下降6%,當月整體成交面積不及2018年1月以來的月均水準。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在11月的採訪中表示,從成交量上看,房地產市場確實出現了轉捩點,定價也有所鬆動,但整體降幅不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卻並不認同。他告訴時間財經,10月拿地數據的環比變動並不具有參考價值。因為每一年都是10月數據不如9月,畢竟中秋和國慶長假基本集中在10月,放假期間相關部門是不賣地的。

就樓房銷售數據而言,張大偉也認為絲毫稱不上寒冬,「最多算入秋吧」。首先大局未動。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中國2018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看,房地產行業不論是第三季度還是前三季度,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增幅約為4%;其次,跨區域的大型房企銷售量還在增長,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2018年1月1日-10月31日期間各房企建案銷售額顯示,碧桂園、恆大與萬科3家企業銷售額均值為5325.9億元,同比增長率均值為18.9%,碧桂園突破六千億大關至6124.3億元,1000億至4000億元的企業共21家,銷售額均值為1617.2億元,同比增長率均值為62.8%。

當銷量還在上漲,降價便無從說起。張大偉表示,確實存在個別企業資金鏈緊張以及項目銷售困難導致降價,但是普遍來看,企業資金鏈並未緊張到普遍降價,畢竟除了北京等一線城市,全國而言銷售額仍在增長,只是增速有所減緩。

關於降價,明源地產研究院執行主編艾振強向時間財經表示,房價下降要分幾種情況分析。第一種是真降,第二種是看起來降其實幾乎沒有降,第三種是像萬科廈門的「白鷺郡」項目那種,前期跟業主說的規劃無法兌現,需要退錢的特殊情況。

艾振強認為,第二種情況相對較多。很多業主看到絕對值降了,就跑去維權,其實交付標準等不一樣。但是對於維權者來說,鬧一鬧能得到好處,大多房企想儘快息事寧人,便會給點好處給業主。

真降的也並不是沒有,但艾振強表示,這是因為過去幾年日子太好過了,很多房企老闆野心膨脹,拿了大量的地,而且是高價地,槓桿很大,導致現在現金流緊繃,融資困難,急需回籠資金紓解困境。

據新京報統計,2018年下半年以來,已經至少有20起涉房融資計劃中止/終止,涉及融資規模超過650億元。此前,人民網有消息報導稱,證監會官員保薦機構專題培訓會議上指出,不允許房地產企業通過再融資對流動資金進行補充,募集資金只能用於房地產建設而不能用於拿地和償還銀行貸款。這意味著通過再融資募集的資金將不能用於補充流動性資金、拿地以及償還貸款。

僅就合肥一城而言,某不願具名的置業顧問對時間財經表示,有優惠,但不存在普遍性降價,只是「房子賣得慢了」,「金九銀十」表現寡淡。前文所言的合肥院子是打響合肥房地產降價的第一槍,但他認為合肥院子降價更多的是「合肥院子」產品品質不值這個價格,導致銷量不好,從而不得不降價促銷。畢竟,同在合肥,並且售價更高的融創壹號院已經賣完了,也並未降價。

張大偉和艾振強均認為,之所以市場會有「寒冬」來了的說法,是因為之前房企日子太好過了。「高燒50度,現在降到40度了。」張大偉說:「短期的3個月內,房市繼續退燒,秋意漸濃。」(時間財經 陳世愛)

「時間財經」微信號btimecaijing

加我進群,和大佬暢聊財經熱點事

轉載本公號文章請留言,轉載時請在文首註明來源和ID,同時請勿刪除文中時間財經(ID:caijingbtime)字樣,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