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孩子千萬應該把握的分寸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養心靈的甘露

每天閱讀 如飲甘露

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的渴望

而誕生的孩子。”

——紀伯倫

最近,一部中國風的動畫短片火遍全網。它就是由皮克斯史上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雖是美國出品,片中卻隨處可見“福”字、青花瓷、太極等中國元素,讓人看了倍感親切。導演用近八分鐘的篇幅,講述了一個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話題——親子關係。

點擊邊框調出影片工具條

皮克斯2018中國風動畫短片《包寶寶》

一位生活在加拿大唐人街的華人婦女,發現自己包出來的小包子有了生命,變成了一個小男孩。

小包子軟萌的樣子在一瞬間擊中了她的心,她憐愛地給小包子洗澡、打扮、餵食,像呵護一個孩子一樣,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它長大。

時光流逝,小包子慢慢長成一個渴望結交朋友、渴望闖蕩世界的少年,而母親卻擔心小包子獨自出門後會磕著、碰著,從而拒絕了他的請求。

“母子”之間,第一次產生了嫌隙。

可母親的憂慮與牽掛,永遠擋不住孩子的步伐。小包子還是離開了,再次回來的時候,還帶回一個金發碧眼的女朋友,而她手上閃閃發光的鑽戒,似乎在向老母親宣告著“主權”。

面對即將和女朋友搬出去、徹底離開自己的小包子,老母親失控了。她一把揪起小包子,將它吞進肚子。隨後癱倒在地,放聲大哭。

這個片段,無疑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可在恐怖之餘,隻覺得無限心酸。

這不就是現實版的中國式親子關係?

愛與恨並存,兩代人撕扯掙扎,直至兩敗俱傷。

而親子教育中的“人吃人”,

也正在無數家庭中上演。

為人父母,不過是一場關於愛和放手的修行。兩代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總要學會慢慢松開對方的手。聰明而有遠見的父母,都能在孩子幼年時給予孩子最濃烈的熱愛,也能在孩子走向獨立時體面地退出,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有界限感的親情,才不會讓子女淪為父母的傀儡,深陷令人絕望的沼澤,找不到出口。

《包寶寶》的結局,驚悚過後總算回歸溫情。老母親在吞掉小包子後,突然從噩夢中驚醒,原來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的夢中幻想而已。

而她真正的兒子——一個髮型很像小包子的男人也回到她身邊,母子間的隔閡慢慢消除了。

母親接納了兒子的獨立與離開,也學著與洋媳婦和睦相處,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包寶寶》的導演石之予說,這正是一個關於家庭與愛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放手的故事。

願所有深愛對方的父母子女,終將彼此原諒,終將達成和解,迎來屬於自己的豐盈歲月。

回 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佛經|佛法|文化|空性|慈悲

美好的一天從發菩提心開始:

如昔諸善逝 先發菩提心

複此循序住 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 我發菩提心

複於諸學處 次第勤修學

佛教慧日

分享喜樂 智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