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肩周炎?臨床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指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廣泛慢性炎症反應,其主要特點為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又俗稱「五十肩」、「凍結肩」,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

肩周炎臨床表現包括:

1.疼痛 表現為一側肩關節無明顯外傷而出現疼痛,疼痛的程度及性質有較大的差異,可為鈍痛、刀割痛、夜間加重,甚至痛醒,疼痛常放射至頸、背、前臂及手部。

2.活動障礙 因肩周圍軟組織廣泛性粘連而使關節活動受限,以外展、外旋、內旋障礙最明顯,如不能梳頭、洗臉、穿脫衣服。

3.壓痛 多數患者病變關節及其周圍,均可觸到明顯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肩部前、外側(肱骨大結節、結節間溝、啄突、肩峰下)。

4.肌肉萎縮與痙攣 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萎縮。

5.部分患者經X線片檢查 可出現岡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鈣化征。

肩周炎的治療主要是以保守治療配合堅持自我鍛煉為主。保守治療的方法有:針灸、推拿、超短波、微波、超聲、蠟療等治療方法。均可改善肩關節周圍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的吸收,另一方面,通過患者自我不斷鍛煉,在患者疼痛忍受範圍內,向肩關節各個運動方向做牽伸,使肩關節功能儘快恢復

在一些地方,一些肩周炎病人喜歡找按摩醫生,幫助功能鍛煉,而有些按摩醫生為了達到立竿見影的目的,往往用力搬、扭,強力活動肩關節。病人也常常自己用大勁活動肩關節,這樣做合適嗎?

當然不對。因為這種手法治療有危險,不論什麼花樣的手法,都會造成或加重軟組織損傷,甚至造成骨折、脫位,這在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尤為危險。如外旋肩關節時可造成肩胛下肌腱及其肌纖維不同程度的撕裂,外展肩關節時,可造成關節囊下部撕裂,甚至肱二頭肌腱斷裂,甚至肱骨外科頸骨折,所以正確的手法治療應是輕柔的、逐漸進行的,有時需在麻醉狀態下進行,操作緩慢,逐漸活動肩關節,達到松解黏連而又最大程度地少損傷其他結構。所以患肩周炎的朋友一定要慎重選擇手法治療,尤其不要接受強力手法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