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秋節氣 健康養生有方法

立秋是秋天的開端,氣象逐漸由夏入秋。但雖然立秋將至,此後氣溫還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會虎視眈眈。如何在立秋時節養生健體呢?中醫專家建議,立秋養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飲食上及時調理膳食,宜祛暑滋陰,同時合理應對早晚溫差,還要預防高溫傷害。

立秋健康養生

起居:重視起居調養,保持充足睡眠

立秋後,起居調養方面,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順應陽氣收斂,卻又不是太過,使肺氣得以舒展。且季節變換之期,當隨冷熱變化,適度調整衣著,以利機體適應氣候變化,方得以避免受涼感冒。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後不僅僅是困,還讓人覺得渾身乏力提不起勁。入秋之後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壓力大,易熬夜,睡眠時間也就隨之減少。人睏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應避免秋乏的現象出現,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鍛煉的時候要循序漸進。

精神:注重精神調養,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氣定則神閑,神閑則性靜。」秋季五臟歸屬為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煩躁悲憂之情緒。秋季人們既有收穫的喜悅,也難免觸景生情,產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失落感。因此,在進行精神調養時,要堅持內心平靜,神志安寧。

收斂神氣,才能養氣。有時候,心神消耗的氣血,比身體勞作更多,因此不要讓自己的心思太辛苦。在情志上要忌悲憂傷感,遇傷感事則主動排解,以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不妨多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登山、旅遊等,以消解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

飲食:宜清淡飲食、滋陰潤燥

立秋時節的飲食養生,如《飲膳正要》所言,「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因此入秋宜注意滋陰潤燥,適當選食芝麻、糯米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夏秋交替時節,身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大量消耗,再加上食欲不振,活動減少,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於相對低下的水準,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因此,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可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製品等,也可以飲用一些果汁,如橙汁、檸檬汁、番茄汁等既可補充維生素,還可幫助消化、健脾開胃、提高食慾。

此外,立秋時節還應嘗試多吃一些清淡食物。清淡飲食能清熱、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同時注重蛋白質的攝入,每日攝入量在70至90克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為魚、蝦、雞肉、鴨肉、蛋、奶和豆製品等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質蛋白質。

防病:注意預防感冒和咽喉炎

經過長期高溫的襲擊,人體的免疫力已經下降。大氣相交,季節變化,勢必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中醫認為,小孩是幼陽之體,易寒易熱,容易受外因的侵蝕,從而導致感冒、咳嗽、發燒。因而,小兒要注意飲食起居,尤其是睡眠,無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睡眠都要放在第一位。

氣候上來看,秋季風干物燥,一旦勞累過度,容易誘發咽喉炎或是使本來已痊癒的咽喉炎複發。做好咽喉炎的預防,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積極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過冷、過燙、油炸、醃製等刺激食物。

秋季適當進補少辛多酸

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立秋進補應當堅持「少辛多酸」的原則,盡量少吃蔥、薑、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適合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的食物。甘味食物性質滋潤,具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當心「秋老虎」依舊傷人

立秋是一年之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此後濕氣逐漸減弱,讓人難以忍受的「桑拿天」也會逐漸減少。但立秋並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炎夏的餘熱未消,處暑節氣也將在8月底接踵而來,「秋老虎」甚至還可能虎視眈眈,而氣象也逐漸轉向乾熱。特別是立秋過後,還可能再處於炎熱之中,而這種炎熱氣候有時候也可能要延續到九月,氣象才能真正涼爽起來。因此,立秋後應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為預防中暑,市民最好要保證充足睡眠,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要長時間待在冷氣機房裡,以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熱傷風」。外出時,記得隨身備好藿香正氣、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時做好防曬工作。

與肉食相比,葉類、白花椰菜和部分瓜果的平補功效更為突出,如鮮藕、蘋果、綠花椰菜、梨、冬瓜等,可適當食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