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裝劇服裝是否還原了歷史真面目?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中國人說‘衣食住行’,衣排第一,服裝何其重要,而且服裝對傳統文化的意義太重大了。” 西南交通大學的李任飛教授說。在《百家講壇》解讀中國衣裳以來,李任飛致力於研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現代熱播的古裝劇是否還原了歷史真面目?傳統服裝到底有什麽文化蘊含?深衣和旗袍兩種服裝各自有什麽表達特質?中國古代的審美觀念與現代生活有什麽聯繫? 3月2日,李任飛在成都圖書館帶來講座,講解了中國衣裳的文化表裡。

李任飛

在細致研究古代服飾的李任飛看來,現在播出的古裝劇裡,許多服裝都是不合格的,存在改造型、改配置、改花色、改尺度、改國籍的現象。

比如《武媚娘傳奇》裡武則天登基的衣服,在背後打造了一條巨龍,“武則天繼承周朝,周朝的棉服是黑色,而且上面龍的圖案並不大”,李任飛說,“據說是劇組重金打造,這可能帶來視覺上的衝擊力,但跟歷史並不符合。”

提到古代服飾配置,李任飛舉例古代皇帝帶的冕旒,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持皇帝的威儀,一旦坐姿不端正,冕旒就會嘩嘩作響。他注意到,許多電視劇裡皇帝戴著冕旒搖頭晃腦,和歷史極不符合。而且,冕旒一般前後各垂十二旒,但有電視劇裡的旒配了二十多條。

《武則天傳奇》劇照

李任飛還曾看到有將冕被設計成兩頭上翹的,冕旒高高掛在前額上方。“歷史上,古代冕板前低後高,其寓意是謙恭勤勉;其次,冕旒一定要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則無魚。”

李任飛認為,古代中國是禮儀之邦、衣冠上國,所以對服裝非常重視,所以常拿服裝來說事兒。比如古代衣服配色是有嚴格規定的,黑色和紅色若放在一起,黑色必須在紅色上面,“孔子說過,黑色尊貴,不能作為鑲邊,尤其是周朝服飾 嚴格尊崇裡這一點。”

衣襟的方向也有規矩,自古以來都是“右衽”,以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即是說如果沒有管仲,就會得淪為蠻夷那樣,穿著左衽的衣服,披散著頭髮。

從服裝尺度上說,唐朝服裝雖然是歷史上尺度最大的,但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影視劇裡,仍然過分放大了其中的尺度。不僅如此,影視作品裡經常把漢服與韓服、和服弄混淆,還有將日本武士服裝誤用的情況。

除了中國傳統服飾,李任飛還分析了東西方的服裝差異。在他看來,不論是頭髮、五官還是身材,東西方人的形態不同,帶來的美感也是不同的,因此中國人需要形成自己的審美認同,形成屬於自己的個性方案。

人物名片:

李任飛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百家講壇》(《名相晏嬰》《中國衣裳》、《穿越春秋品管仲》)電視欄目主講人;山東淄博管仲紀念館名譽館長;北京大學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其慕課《中華名相之管仲管理思想》、《中國衣裳~傳統服裝文化》也相繼連續榮獲教育部國際級精品開放課;著有圖書《向管仲學管理》、《中國衣裳》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