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級毒株突襲全球:新冠疫苗和特效藥再臨考驗

Omicron是一個“超級變形金剛”,集突變之大成。突變重重疊加,可能提高其傳播能力,也可能降低部分抗體藥物對Omicron變異株的保護效力,對現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有待進一步監測研究。

歐洲疾控中心答覆南方周末記者稱,已檢測到33名Omicron陽性患者的症狀非常輕微,大部分都接種了疫苗。目前暫無Omicron傳播能力的報告,但個別已有病例報告的國家正在做病毒載量的分析,“是保密信息”。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文|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

南方周末實習生 郭璿

Omicron,新冠病毒界的“超級變形金剛”登場。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6日,世衛組織召開緊急會議並發布聲明稱,將新冠變異毒株B1.1.529列為“值得關切變異株”(VOC),並以第15個希臘字母Omicron(中譯名:奧密克戎)命名。

新冠病毒無時不在變化之中,但不是所有變異毒株都能擁有姓名,列入VOC名單意味著對世界發出最危險的信號:Omicron或許比Delta還要難纏。Omicron共有50個突變,其中關鍵位置S蛋白(或稱刺突蛋白)上就有32個突變,遠超Delta等其他變異株。

“S蛋白是決定冠狀病毒侵染細胞能力大小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重要的突變也是發生在這裡。”結構生物學專家王年爽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憑借研究SARS和MERS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蛋白的功底,王年爽和他的同事曾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的一個月內解析和發表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超清結構。

觀察時間有限、數據監測有限,全球科學家對這個新出現的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暫時還不能進行確切的判斷。

令人擔憂的是,截至12月1日,已有南非、意大利、加拿大等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現Omicron確診病例。11月26日,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很快被點燃,反映全球風險偏好的恐慌指數VIX飆升50%以上。與此同時,包括日本、以色列在內的56個國家和地區再次收緊了旅行限制。

“Omicron的橫空出世不失為一記警鍾——我們許多人以為新冠疫情快要結束了,不,它還沒完。”世衛組織總乾事譚德賽在11月29日舉行的會議上這樣表示。

1

“零號病人”與病毒來源

2021年11月9日,一份特殊的采集樣本放在南非科研人員面前。

這是之前從未見過的新冠變異毒株,天生攜帶大量的突變,來自目前已知的第一例Omicron確診患者。

11月24日,南非首次向世衛組織報告了該新型變異毒株,彼時“大象王國”博茨瓦納已出現了感染者。

短短兩天后,世衛組織在首份關於Omicron的全球聲明中即表示,這種變異毒株可能具有增長優勢,且導致人體再次感染病毒的風險增加,被列為VOC進行密切觀察。

說到從報告發現到“頂流”VOC的升級速度,Delta花了七個月,而Omicron只花了兩天,可謂以迅雷之勢打破了全球市場的平靜。

根據傳播力、致病力等要素,世衛組織將各地報告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按危險系數由低到高分為VUM(已監測的變異株)、VOI(待觀察的變異株)、VOC(待關切的變異株)三類。當下VOI包括2020年12月秘魯報告發現的Lambda和2021年1月哥倫比亞報告發現的Mu;VOC家族就是人們熟悉的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新晉的Omicron。

事實上,在向世衛組織報告之前幾周,南非很多省份就出現了新型變異毒株的蹤跡。在這期間,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扮演了重要角色。

11月25日,NICD官網發文稱目前該國已有22例陽性樣本,科研人員正密切觀察研究,用於分析基因序列。“新的變異毒株在南非檢測出來,這並不奇怪。”NICD執行負責人Adrian Puren教授在官網文章中如是表示。

如果把南非的疾病流行情況聯繫在一起,這句話就不難理解。

作為非洲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南非目前累計確診人數近300萬,累計死亡人數近9萬,但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種的人口隻佔全國的24%。不僅如此,南非的艾滋病情況也不容樂觀,全國5600萬人中,超700萬感染HIV病毒,患者的免疫系統因此受到損傷,易於感染其他疾病。

“有缺陷的免疫系統,無法在短時間內清除病毒,因此在人體與病毒的長時間共存中,免疫系統在不斷給病毒施加選擇壓力,於是病毒會加速進化產生逃逸突變,而有缺陷的免疫系統會進一步對突變進行選擇,這樣循環往複,突變積累的速度大大加強。”王年爽進一步為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簡單來說,免疫缺陷患者體內更容易產生新冠病毒變異株,如艾滋病患者、器官和骨髓移植患者、癌症患者等,體內進化積累大量突變後通過偶然機會傳播。

11月29日央視新聞報導的Omicron專項解答中,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對Omicron來源還給出了另外兩種可能:其一,某種動物群體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在動物群體傳播過程中發生適應性進化,突變速率高於人類,隨後溢出傳染到人類;其二,該變異株在新冠病毒基因組變異監測落後的國家或地區持續流行了很長時間,由於監測能力不足,其進化的中間代次病毒未能被及時發現。

2

變異毒株裡的“超級變形金剛”

無身體接觸的情況下,14秒內感染者完成傳播;短短10天內,就在廣州傳播五代;南京、揚州等地不少接種疫苗的人員亦被感染……導致上述感染的元凶皆被證明是Delta病毒。

最近發生在上海、黑河、額濟納旗等地的多起新冠肺炎疫情,源頭也是Delta。從全球疫情來看,Delta依然佔據主導地位。

“Delta是迄今為止傳播性最強的SARS-CoV-2病毒,但這不會是你聽到我們談論的最後一個病毒變種。”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技術主管Maria Van Kerkhove博士曾在2021年7月30日記者會上發出這樣的警示。

“Omicron在Delta的重重圍攻之下能否突圍,還要看未來一段時間的傳播情況。”但讓王年爽擔憂的是,Omicron在S蛋白上面總共積累了超過30個突變,遠超之前的幾種變異株,其中在病毒結合並入侵人體細胞最關鍵的受體結合區(RBD)有多達15個突變,之前逃逸能力相對強的Beta和Gamma變異株在RBD區域分別只有3個突變。

王年爽還注意到,Omicron除S蛋白以外,在Nsp6和N蛋白上也存在突變,其中Nsp6與調整人體天然免疫有關,N蛋白的突變也有可能增加傳播能力。

中國疾控中心在11月29日的公開解答中進一步指出,研究表明,新冠病毒S蛋白若出現K417N、E484A或N501Y突變,提示免疫逃逸能力增強,而Omicron變異株同時存在“K417N+E484A+N501Y”三重突變;此外,Omicron變異株還存在其他多個可能降低部分單克隆抗體中和活性的突變。

要知道,Delta在S蛋白等關鍵位點上的突變,已經使其擁有比同類更強的傳播力,同時還獲得了降低抗體識別的能力,可對完全接種疫苗的人造成突破性感染,因而被視為“一個攻防兼備的變形金剛”——“攻”指的是傳播能力,“防”指的是免疫逃逸能力。

相比而言,Omicron可以說是一個“超級變形金剛”,集突變之大成。突變重重疊加,可能提高其傳播能力,也可能降低部分抗體藥物對Omicron變異株的保護效力,對現有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有待進一步監測研究。

至於早前的VOC們,境遇各不相同。有跡可循的是,傳播能力強而逃逸能力相對弱的Alpha、Delta會快速擴散至全球,逃逸能力強而傳播能力弱的Beta和Gamma最終沒有傳播開來。

實際上,病毒的生存規律就是優勝劣汰,“後浪推前浪”。新冠病毒每時每刻都在變異,但絕大部分變異株都沒有存活下來,即使存活下來的部分變種,也只有極少數能夠成為優勢株,在一定區域和時間內傳播。

3

檢測試劑不受影響,疫苗效果尚在研究

當地時間11月29日,歐洲疾控中心(ECDC)官網發文稱,目前已檢測到33名Omicron陽性患者,無重症或死亡病例報告。

病毒載量越高,意味著這個變異毒株的致病性越強,反之則表示致病性越弱。南非醫學協會主席Angelique Coetzee醫生近日對媒體表示,她接診的多位Omicron患者中,大部分是年輕男性,症狀是肌肉酸痛(極度疲倦),症狀輕微,無一人失去嗅覺或味覺。

在擔憂致病性之前,科學家還擔憂現有的檢測試劑能否靈敏檢出Omicron病毒。

11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文波指出,Omicron突變位點主要集中在新冠病毒S蛋白上,中國主流的核酸檢測試劑引物和探針靶標是在ORF1ab基因和N基因,這兩個靶標區域是比較穩定的。“因此中國主流的核酸檢測試劑敏感性和特異性沒有變化,可以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輸入。”

與此同時,多家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如聖湘生物、金域醫學、華大基因等紛紛表示,旗下產品在檢測Omicron時不會出現漏檢和脫靶情況。

“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大約有3萬個連續核酸組成,每個變異株通常只有幾十個或者幾百個核酸發生改變,佔整個基因組不到1%。因此大部分檢測試劑都不會受到影響,而且目前的核酸檢測技術能夠很快研發出適應新突變的檢測方法。”11月30日,金域醫學病毒診斷與轉化中心學科帶頭人陳敬賢書面答覆南方周末記者。

如果檢測試劑可以應對Omicron,那現有疫苗接種策略是否依舊有效?世衛組織11月26日強調,依據科學家對新毒株基因序列的研究情況,“需要幾個星期了解這一變種對任何在研疫苗的影響”。

對於歐盟地區出現的三十餘例Omicron陽性患者,歐盟疾控中心在郵件中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我們所知的大部分患者都完全接種了疫苗。”

“中國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經做好了包括滅活疫苗、蛋白疫苗、載體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的前期技術儲備和研究,部分企業相關前期設計已經開始了。”許文波在前述發布會上提到。

同時,跨國疫苗公司阿斯利康、輝瑞/百歐恩泰(BioNtech)、莫德納、強生等也在研究Omicron對疫苗的影響。

4

誰才是“特效藥”?

這是新冠病毒和人們走過的第三個冬天,目前全球正在經歷第四波疫情,最近一周每天確診病例在50萬例上下浮動,震中還在歐美。

11月27日,意大利,羅馬兒童醫院科研團隊發布了新冠病毒Omicron的全球首張S蛋白圖片,以及和Delta的對比圖。在國內外社交平台上,圖片得到無數次轉發和評論,那些彩色且比Delta數量更多的突變讓人心驚。

萬一Omicron傳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倍增,新冠特效藥是否可以期待?此前備受關注的默克Molnupiravir和輝瑞Paxlvoid是小分子藥物,作用靶點未發生重大改變,預期兩種藥物依然有效。

也有學者提出擔心。“目前沒有人知道這些特效藥在真實世界中是否依然有效,但不久的將來就會有答案。”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地球的另一端,58歲的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站在《財經》年會演講台,傳遞了他對Omicron的理解:“不必過於擔心,它剛剛出來,它的真實面貌怎麽樣,我們還不能完全認識,在真實世界它會不會超越德爾塔成為全球的主要流行株,不僅僅取決於它的生物特性,還取決於我們感染的人的社會特性。”

也就是說,既然人和人的交往是傳染病流行的最主要的方式,那麽如果交往有限,就很難成為全球的主導毒株。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或許是應對Omicron流行的“特效藥”。

“只要我們堅持常態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夠防止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吳尊友說。

過去幾天,全球多國宣布對南非及其周邊國家實施旅客和班機入境限制等措施。“在國際公共衛生界,大家公認這種旅行禁令是短期有效的,從長期來說是無效的。比如說要是封的時間晚了,可能Omicron已經蔓延開來,那麽禁令的意義已經不大了。”陳希說。

陳希還觀察到,目前報告的Omicron病例數量較低,而且南非周邊國家並沒有出現整體暴發趨勢,所以不必過度緊張。但是對於免疫缺陷群體,即使打了疫苗,他們的抗體水準也可能是不夠的甚至無法產生抗體。

“國外的經驗是要加強這類群體的密接者的病毒感染監測頻率和免疫水準,提高照料者的兩劑接種率並及時打加強針,尤其是老年照料者。目前兒童疫苗接種率也不高,節假日家庭團聚增大代際傳播風險,因此加強與免疫缺陷群體接觸的兒童免疫也很關鍵。”陳希說。

截至台灣時間12月1日,南非政府官方網站顯示,自2021年10月1日將防疫措施調整為level 1後,未有任何防疫升級措施。Level 1表示最低級別的防疫策略,表明疫情流行程度較低,已接種疫苗者感染概率低,無旅行限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