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醫案練習【607期】

醫承有道 用中醫改變生活

今日練習

王某,女,13歲,2003年3月6日初診。

自感身癢1周多,自服阿司咪唑(息斯敏)效不明顯,白天癢輕,晚上癢較重,用手搔之起小丘疹,白天卻看不到,有時感面熱,無汗出,口中和,別無所苦,舌苔薄白,脈細寸微浮。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桂枝去芍藥湯

上期原醫案

張某,女,28歲,1967年8月3日初診。

由於心情不佳,疲勞受涼,出現感冒發熱,服A.P.C(阿司匹林)後,熱退而胸悶、汗出、惡風、身微痛,口中和,不思飲,舌苔薄白,脈沉細、左寸浮。

處方:桂枝10g,生薑10g,大棗4枚,甘草6g。

晚服1煎,眠中微汗出,諸症已。

按語

脈左寸浮,舌苔薄白,惡風、汗出、身微痛,太陽中風。脈沉細,左寸浮,胸悶,桂枝去芍藥證。口中和,不思飲,裡無熱。此為太陽中風表未解,為桂枝去芍藥湯方證。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21條: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各家論述

《尚論篇》:用桂枝之辛甘,以亟散太陽之邪;其去芍藥之意,酸收二字不足盡之,以誤下故不敢用,恐其復領陽邪下入腹中也。

《傷寒貫珠集》:邪氣仍在陽分,故桂、甘、薑、棗甘辛溫葯,從陽引而去之;去芍藥者,恐酸寒氣味,足以留胸中之邪,且奪桂枝之性也。

——END——

推薦閱讀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