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就算知道雙11是個“大騙局”,你能忍住不剁手嗎?

社長說

又是一年雙十一,買還是不買,

你們開心就好。

●●●

就算知道雙11是個「大騙局」,你能忍住不剁手嗎? 丨 觀影

讓人又愛又恨的雙十一終於要來了! 購物車已經堆得一劃刷不到底, 有沒有?

雙十一已經被定義為了全球狂歡節,每一年搶購數額越來越大,購買後的多巴胺分泌越來越讓我們沉醉,花唄的透支也越來越多。

究竟是什麽讓我們有越來越強的購買欲?是我們的自製力越來越差了?還是我們的需求越來越多?

是消費主義深入人心,“消費主義是把個人的自我滿足和快樂放到第一位的消費思潮或風氣。它促使人們不斷追求新的消費品,以滿足自己的精神快樂。消費已不再看作一種手段,而看成目的本身,為消費而消費。”在一個消費主義的社會中,消費是終極目的,因此不停有人幫我們開發出新的需求,以此生產新的產品,促成無節製消費。

2014年,BBC推出紀錄片《無節製消費的元凶》,記者採訪調查了工業生產者、消費者和專家,試圖揭露究竟是什麽在誘導大眾消費,什麽是讓人不斷購買新品的幕後黑手。

1. 是什麽讓我們不得不消費?

我們都理直氣壯地覺得,我們買東西是出於實際需要,比如音響用著用著壞了,鞋子穿了一年跟都磨掉了,蘋果手機越用電池帶電時間越短,儲存也不夠了。我們也感歎,現在東西越來越不經用了,既然它壞了,我們也只好扔了再買。

但是,它們不是自己意外壞掉的,而是在計劃中“被”壞掉的,這就是可以被稱為世紀大陰謀的“計劃報廢”。

“計劃報廢”是20世紀20年代,製造商提出的一種理念,成為了當今消費經濟的基礎,人為地縮短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即故意設計出容易損壞的產品,而這一計劃開始於一個特別普通的東西——電燈泡。

簡單來說,就是將原來可以使用2500小時的燈泡,強製把壽命雖短到1000小時,違約的公司會得到懲罰。超出25小時就要交罰金,超出50小時後罰得更多。

別驚訝,這是公開秘密,許多的電子產品中,都有“內置報廢屬性”,比如洗衣機中易損的加熱元件,或裝有密封面板無法更換電池的電動牙刷。還有印表機的墨盒,裡面設有內置計數器,會倒數5萬張,等到計數器歸零,墨盒就會顯示墨用完了。不過如果這時候手動把計數器重置,回到5萬,墨盒又可以用了,可以如此操作反覆3次。

“計劃報廢”帶來最深的影響,不是商品的物理壽命縮短,我們不得不花更多錢換新,而是它實際上縮短了人們花錢的時間間隔,培養了人們快速花錢的習慣。

花錢如流水真的不是吹的,我們可能因為衣服掉了一顆扣子就扔掉,因為買新的比找時間釘一顆扣子容易多了。台燈不亮了想到的不是檢查燈泡而是買一個新的台燈。商家讓買買買成為我們的心理舒適區,一旦消費上癮,被設計報廢的就算是局部,我們也情願整體更換。畢竟,主動花錢是一件多麽爽的事。

2. 買買買背後的心理邏輯是什麽?

如果以為“計劃報廢”是商家的終極武器就太天真了,消費早已不止局限於商品,焦慮和恐懼帶來的消費比欲望帶來的更多,為了緩解這種焦慮,消費社會讓我們相信,唯一的辦法就是花錢解決問題。

比如為了延緩衰老而進行的血清注射。抽取身體裡的血漿,花550英鎊,就可以通過專業技術操作得到血清,再把血清注入臉部,一段時間內可以讓臉看上去更年輕,如果需要保持,則要不斷重複這樣的行為,也就意味著不斷消費。

不過,注射血清真的是因為相信生物學科技可以延緩衰老嗎?不是,是因為我們不甘心相信,面對自然的衰老,我們無力抵抗的事實。

當記者問醫生,“所以說你是為人們提供解決方案嗎?”,醫生特意避開了正面回答,而是說,“我可以減輕他們的恐懼和焦慮。” 醫生不是來解決衰老問題的,是來解決人們的焦慮情緒的。

不過我們的焦慮不會停止,因為有人希望我們焦慮,商業廣告製造充分利用了心理學,幫助商家製造焦慮。

看看公眾號和微商,就可以知道販賣焦慮已經創造了多大的消費市場。公眾號裡展現的永遠是更年輕、更漂亮的人過著更成功的生活,如果要成為他們,就要用商家推薦的東西,如果不用,那就會走向失敗的人生,這就是行銷的策略的一種——恐懼式行銷。

而最早利用恐懼式行銷成功的,竟然是不起眼的“漱口水”。在此之前,沒有人意識到口臭是個問題,而且會影響人們的人生。於是,商家們發明了一種悄悄話式的行銷方式,他們做了一個廣告。

廣告邏輯異常簡單,有口臭就嫁不出去,想要嫁出去就要買漱口水。結果,漱口水直到現在仍是每個美國家庭的必備生活用品。

這招百試不爽,在今天的廣告裡依然換湯不換藥。失戀分手,買個新的護膚品就可以宛若新生。工作不順,多學一節網絡精英課就可以改造自己,現代人的焦慮與迷茫讓人們難以找到內心的平衡和安靜,一方面常常落入自卑的情緒,一方面又渴望成功與自信,在感受不到這個社會愛意的時候,商家通過扮演救贖者這個角色,至少可以讓消費者飲鴆止渴。

3. 消費主義是罪魁禍首嗎?

整部紀錄片幾乎都在譴責商家的罪行,來總結下,第一種,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商家用給商品設定使用期限的辦法,逼消費者提高淘汰東西的頻率,買買買。第二種,用講故事的辦法把焦慮、恐懼的情緒植入到消費者大腦裡,再讓消費者通過消費進行自我拯救,花花花。

然而消費者不是無辜的。紀錄片裡有一句話:“並不完全是因為我們被操縱了,而是我們消費者選擇了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有透支的錢可花,有無限的東西可買,這是人類千百年來不曾經歷的好生活,當人們從匱乏中掙脫出來,無節製的消費成為我們享受自由、感受自我價值的方式,甚至成為人們工作的動力,有多少人是看到新款包包後暗下決心,要回去加個班多拿點年終獎了。

記錄片的最後說,“他們製造出無法滿足的欲望,無論我們擁有什麽,市場上永遠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這就是無節製消費的元凶。” 這個元凶就是消費者、商家共同組成的消費社會。

就像法國社會學家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裡寫道:消費社會,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它帶著某種豐盛的香氣,帶著某種全民的福音,普照大地。但所謂的豐盛,沒有解放我們,我們只是和以前的任何一次時代變遷一樣,失去了一些壞處,而得到了新的束縛。

你以為你得到了更多,實際擁有越多,越覺得不夠,欲望從升起到被滿足的過程越來越短,我們似乎真的開始相信,沒有什麽是花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包括感情問題,如果和伴侶產生矛盾,不知道怎麽辦,那就買個禮物解決矛盾,畢竟,連道歉禮物淘寶都給準備好了。明明可以靠人與人溝通解決的問題,最終也落到了“買”上。以至於我們越來越不會處理情緒,越來越缺乏溝通技巧。

無節製消費造成的問題不止影響個人,還可能長期影響整個生態環境和社會價值體系。為鼓勵人們持續消費而淘汰越來越快的時尚單品,一方面大量生產,一方面又大量浪費,不僅浪費資源,更在處理中造成環境的汙染。Burberry, Zara等大牌燒毀過季衣服一直被人們詬病,人們譴責浪費行為的潛台詞卻是,燒了還不如送我。連對豐盛物質的譴責都是在表達欲望。

消費主義的社會中,購買力即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陷入其中的人們,將不僅把消費作為唯一證明社會地位的手段,還把消費作為實現社會地位後的唯一目的。這也是為什麽越是發展中國家,消費主義越盛行,而北歐、日本等發達國家,已更加注重商品的可持久性和回收利用率,並提倡“斷捨離”的低欲消費。

也許,當社會進步,人們認知提高後,理性消費會戰勝無節製消費,但是我們如果不做改變地等下去,等來的或是一個更好的社會,或是一個資源被耗盡的星球和財政信用崩潰的自己。

雙十一來了,再看一看購物車,買還是不買?

●●●

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